綠蛙

綠蛙

綠蛙,也叫大綠臭蛙。棲息于海拔450—1200m森林茂密的大中山溪內及其附近。國內分布於南方多省區;國外見於南亞及東南亞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綠蛙
  • 外文名:green frog
  • 屬於:蛙科
  • 學名:R. c. melanota
  •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 兩棲綱 Amphibia 
  • :無尾目 Anura 
  • :蛙科 Ranidae
  • : 蛙屬 Rana 
  • :大綠臭蛙 R. livida 
生物簡介,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

生物簡介

green frog
池蛙(Rana clamitans)的一綠蛙(Rana clamitans melanota)亞種,學名為R. c. melanota。見於美國東北部的池塘、溪流及其他淡水水域。體長5~10公分(2~4吋),綠色略呈褐色,背部和四肢常有斑紋。池蛙的另一亞種青銅色蛙(R.c. clamitans)見於美國東南部的沼澤地和溪流邊;背部褐色,約長8.5公分(3.3吋);鳴聲如池蛙,帶刺耳的鼻音。歐洲的沼澤蛙、池塘蛙和食用蛙亦稱綠蛙。
綠蛙(Rana clamitans melanota)綠蛙(Rana clamitans melanota)
人們習慣將綠蛙稱為“Rana”、“鐵皮綠蛙”、“Frog-Kowalski”、“蛙斯基”、“庫娃斯基”、“科瓦爾斯基”等名,並且發音略帶二哥腔顯得更加地道。綠蛙與長臂猿、白象(不是指得白化病的大象)和稱為“三大IT物種”。同時綠蛙自稱為PCF(Professional computer fixer),也常常被尊稱為ACF(Advance computer fixer)。據研究人員多次實驗與觀察,綠蛙對頭皮屑、褶皺的紙張以及平菇(尤其是每周二YFG做的)有較為嚴重的過敏反應或翻滾反應,所以思密達牌的蒙脫石散成為綠蛙必備品之一。此外LXM一名暫時無法考證其出處。

形態特徵

頭扁平,長大幹寬;吻端鈍圓,吻棱明顯;鼻孔位於吻眼之間;眼間距小於鼻間距;鼓膜明顯,約為眼徑的2/3,雌性為1/2;犁骨齒兩短斜行。指、趾端均有吸盤和橫溝;脛跗關節前伸超過吻端。皮膚光滑,背側褶較寬不太明顯;眼下方有腺褶,鼓膜後下方有頜腺,上唇緣無鋸狀突。生活時背面純綠色,頭及體側淺棕色,腹面白色。雌性體長91mm左右,明顯大於雄性,雄蛙有一對外聲囊。

生活習性

棲息于海拔450—1200m森林茂密的大中山溪內及其附近。5月下旬至7月間產卵,卵乳白色,卵徑2.4mm。蝌蚪體形細長,尾部細斑點較顯著,上唇齒Ⅰ:4—4。

分布

國內分布於南方多省區;國外見於南亞及東南亞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