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蓑鳩

綠蓑鳩

綠蓑鳩(學名:Caloenas nicobarica):為鳩鴿科、蓑鳩屬大型鳩鴿,體長32–38厘米,體重460-600克。體型粗壯,脖子上有獨特的長長的蓑羽,頭部及上頸部為灰色,身體為青銅綠色,尾部短,呈白色,暗色喙上有蠟質肉瘤,粗壯的腿為暗紅色,虹膜為黑色。雌鳥體型略小於雄鳥,身體下部偏褐色。亞成鳥尾部為黑色,缺乏彩虹色的羽毛。在各分布地區的綠蓑鳩族群幾乎沒有外型差異,僅有帛琉亞種擁有較短的頸部蓑羽。

綠蓑鳩一般在清晨和傍晚時分活動,成群地從一個島到另一個島漫遊,在島嶼及島嶼間成群飛行,晚上多半會在離岸缺乏掠食者的小島上休憩,白天則飛往食物較豐富的島嶼覓食,包括有人類棲居的地區。飛行迅速而有力,並且能夠維持很長的距離,以水果及嫩芽或大量落下的種子為食,偶爾也吃無脊椎動物。它們在近海的離島上的密林中繁殖,並利用樹枝在樹上築巢。雌鳥會在巢中產下1枚橢圓形的略帶淡藍色的白卵。分布於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默吉群島、馬來半島、高棉和越南南部的小島,穿過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直至紐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附近的島嶼。

為蓑鳩屬下唯一的現存種,已滅絕的近親包括渡渡鳥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綠蓑鳩
  • 拉丁學名:Caloenas nicobarica
  • 別名:綠蓑鴿、尼柯巴鳩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鴿形目
  • 鳩鴿科
  • :蓑鳩屬
  • :綠蓑鳩
  • 亞種:2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 保護級別:近危(NT)IUCN標準 
  • 外文名:英文 Nicobar Pigeon, Nicobar Dove
    西班牙文 Paloma de Nicobar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遊蕩,行為,聲音,食性,分布範圍,國家,區域,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動物學史

1738年,英國博物學家埃利亞扎·阿爾賓(Eleazar Albin)在他的《鳥類自然史》(A Natural History of Birds)中對綠蓑鳩進行了描述並有兩幅插圖。1758年,瑞典博物學家卡爾·林奈為第十版更新了他的自然系統一書,他將綠蓑鳩與所有其他鴿子歸入了鴿屬(Columba)。林奈根括了一個簡短的描述,創造了二項式名稱“Columba nicobarica”並引用了阿爾賓的論述。該物種最後被歸入由英國動物學家喬治·羅伯特·格雷於(George Robert Gray)1840 年引入的“蓑鳩屬”(Caloenas),以綠蓑鳩為模式物種。
該物種有2個亞種得到認可:
C. n.nicobarica (Linnaeus, 1758) :分布於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馬來群島到紐幾內亞、菲律賓和索羅門群島。
C. n. pelewensis Finsch, 1875:分布於帛琉島。
根據對mtDNA細胞色素b和12S rRNA序列的分支分析,綠蓑鳩有時被稱為已滅絕的渡渡鳥亞科(Raphinae)最接近的現存親屬,其中包括著名的渡渡鳥。然而,該研究的結果表明,這是來自有限分類群樣本的一種微弱可能性。無論如何,nDNA β-纖維蛋白原內含子7序列數據與Raphinae作為鳩鴿科的一個亞科(而不是一個獨立的科,由於其奇異的變形而被認為是鴿子亞科)的想法是一致的,它是多樣化的印太輻射的一部分,綠蓑鳩也屬於其中。

形態特徵

綠蓑鳩體長32–38厘米,雄性體重460-525克,雌性490-600克。體型粗壯而深色,脖子上有獨特的長長的蓑羽,全白的尾巴很短;頭部和毛茸茸的上頸部的羽毛呈深黑灰色,帶有銀紫色花紋;上體是有光澤的深綠色或銅綠色;下體暗,呈虹彩綠色或綠藍相間;粗大的黑色喙;腿紫紅色,爪黃色或棕黃色。雌性相似,但頭較小、蓑羽較短下體較棕色。在各分布地區的綠蓑鳩族群幾乎沒有外型差異;成熟的綠蓑鳩在白尾長出之前是長有絨毛的;腿和腳呈褐色。
綠蓑鳩亞成鳥脖子上沒有被毛,完全是棕黑色,尾部為黑色,缺乏彩虹色的羽毛。幼鳩沒有白色尾巴是同種動物清楚地看到它們不成熟的信號——對於成年綠蓑鳩來說,一眼就能看出哪些群成員既不是潛在的配偶,也不是潛在的配偶競爭者。
帛琉亞種頸部蓑羽較短,翅膀219毫米,指名亞種的翅膀長243毫米。體羽顏色更藍,而不是更綠。脖子上的蓑羽較短,只有指名亞種的一半長度,顏色也更深。其中有一些個體,但不是全部,羽毛尖端帶有分叉。

棲息環境

棲息在熱帶雨林、乾旱森林、紅樹林和灌木叢中。僅發生在樹木繁茂的小島上,這些小島通常無人居住並具有相當完整的森林覆蓋的較大陸地面積;在海拔至少700米的紅樹林、灌木叢、低地和山麓森林中生活。在某些地方,也生活在持續存在的次生林棲息地,並且會能夠適應選擇性砍伐的森林。

生活習性

遊蕩

綠蓑鳩是高度遊蕩的鳥類,2009年11月有記錄,這個指名亞種族群,來自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波納佩,距離最近的已知有該物種居住的地方1500公里(在美拉尼西亞東北部)。在島嶼之間往返,去較大的小島覓食,有時甚至到達“大陸”島嶼,例如紐幾內亞,除南部外,它局部分布於海岸。在馬來西亞半島附近,只在8月和10月至翌年4月出現在西海岸的小島上,其他月份似乎不存在。能夠在海上長距離飛行,通常成群結隊。到達當地常見的樹木結果的時間和地點,隨後就離開了。

行為

綠蓑鳩通常成對或單獨出現,在遷徙過程中常集群20-30隻,最多可達85隻。飛行迅速而有力,並且能夠維持很長的距離,一般在清晨和傍晚時分成群結隊,在60米或更高的高度飛行;飛行輪廓獨特,頸部長,翅膀寬,尾巴很短;當鳥兒從地面衝出時,會振翅飛起,降落在森林的中層或上層。它們成群結隊地棲息和築巢。夜間棲息在森林內部,黎明時分降落到地面,也會聚集到有種植穀物的區域。
綠蓑鳩的飛行模式與其他鳩鴿類似,不過群體飛行時多半呈多列或一路縱隊。它們的飛行速度很快,有規律的節拍,偶爾會猛烈地拍打翅膀,這是一般鴿子的特徵。與其他鴿子不同,群體傾向於成列或單列飛行,而不是鬆散的鳥群。白色的尾巴是成年綠蓑鳩最顯眼的特徵,尤其是在暮色中遠處觀察時。在飛行時可以發揮類似尾燈的效果,讓其他綠蓑鳩在凌晨或黃昏的時刻依然能夠追尋其他個體。綠蓑鳩的亞成鳥與幼鳥個體缺乏白色尾羽,對於成年的綠蓑鳩來說,這樣的特徵可以協助它們將這些未成年個體從潛在的繁殖對象、繁殖競爭者、鳥群的領頭排除。在黎明或黃昏穿越大海時將鳥群聚集在一起。

聲音

通常是無聲的,但偶爾會出現刺耳的呱呱聲或吠叫聲,呈現為“ku-RRAU”、輕柔的咕嚕聲或咕咕聲,以及豬一樣的咕嚕聲,其中一些可能是非常深沉、低沉和迴蕩的“rrr-rrr-rrr-” rrr ...”在繁殖區可聽到。

食性

該物種的覓食生態區主要集中在小的近海島嶼,以水果及嫩芽或大量落下的種子為食。偶爾也吃無脊椎動物。綠蓑鳩的厚壁肌胗內襯有角質板,可磨碎大堅果;因為砂囊石有助於磨碎堅硬的食物,它們還攝取直徑達10毫米的砂礫和石頭作為胃石,以幫助消化大的種子。

分布範圍

國家

分布於高棉、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帛琉、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索羅門群島、泰國、東帝汶、越南。

區域

綠蓑鳩是生活在小島上的物種,該物種僅限於小島嶼,避開較大的島嶼和大陸。主要生活在有大森林的偏遠島嶼。它們出現於印度的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丹老群島、緬甸、泰國西南部的島嶼、馬來西亞半島周圍的島嶼、高棉南部和越南附近的島嶼、蘇門答臘島、華萊士和巴布亞(原伊里安查亞)周圍的島嶼、印度尼西亞、東帝汶、菲律賓的許多島嶼、巴布亞紐幾內亞和整個索羅門群島的島嶼,以及帛琉。在其分布範圍內普遍稀少,在最小、受干擾最少的島嶼上最為豐富。1985年,獨特的帛琉亞種的數量仍高達1,000隻,僅生活在科羅爾南部的小“岩島”(rock island)。在婆羅洲近海島嶼(西巴丹島、馬塔西里島、卡達潘岸島和馬拉巴圖安島)該物種可能很稀有。此外,印尼的哈爾馬黑拉島、巴坎島、沿海歐比島、松巴哇島、弗洛雷斯島、托吉安島、邦蓋島、蘇拉島、桑吉赫島、卡拉克蘭島、塞拉姆島的亞山地森林和伊里安查亞附近的幾個小島的記錄也很少。該物種沒有在內格羅斯的記錄,在錫基霍爾也很少見,甚至可能從西米沙鄢群島滅絕。該物種在蘇門答臘島附近的一些近海島嶼上很常見,但在整個大巽他群島可能較為罕見。
綠蓑鳩
綠蓑鳩分布圖

繁殖方式

綠蓑鳩繁殖季節明顯較長,繁殖季節因地點而異。在俾斯麥群島是6月築巢,一些鳥兒留在巢中直到一月;在安達曼和尼科巴是1-3月或4月;在馬來西亞半島是4-9月;在松巴島是5月;3月中旬在蘇門答臘島東部的林加群島;7月中旬在爪哇島西部的廷吉爾島產卵;11月在菲律賓西南的巴拉望島看到雛鳥;10月至翌年3月在伊里安查亞附近的小島上;越南南部8月可以看到幼鳩。在繁殖地築巢,有時與皇鳩混群,通常在小島上。在未受干擾的繁殖地綠蓑鳩可能會聚集1000對,但更常見的是100對,例如在美拉尼西亞。
綠蓑鳩是一夫一妻制,這對鴿子終生交配,繁殖期間通常聚大群。通常在未受干擾的地點或樹冠下方的樹上建造鬆散的棍子巢。巢是不整齊的樹枝平台,平均直徑30厘米,深23厘米;被放置在不受干擾的距離地面以上2米的位置,或放置在受干擾的地點的樹冠下方,最高達12米;幾個巢可以放在一棵樹上。每窩產1枚橢圓形的帶有淡藍色色調的白色卵,大小43-48毫米×33-34.5毫米,由兩性孵化,孵化約2.5周;剛孵化的雛鳥沒有羽絨,由父母共同照料,用豐富的農作物奶液餵養,需要長達一個月的時間才能長出羽毛,在大約3個月大時獨立。

亞種分化

綠蓑鳩(2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綠蓑鳩指名亞種
Caloenas nicobarica nicobarica
(Linnaeus, 1758)
2
綠蓑鳩帛琉亞種
Caloenas nicobarica pelewensis
Finsch, 1875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20年 ver3.1——近危(NT)。

種群現狀

全球種群規模尚未量化,但該物種被描述為普遍稀有到罕見,儘管在較小的小島上較為常見(Gibbs 等人,2001 年)。趨勢論證:假設由於棲息地破壞、食物誘捕和寵物貿易以及引入的捕食者的影響,該物種正以適度快速的速度下降。
2017年,部分綠蓑鳩個體在西澳大利亞州金伯利地區被人們目擊到,並在靠近布魯姆的單臂角地區捕捉到亞成鳥個體。這是第一次記錄到綠蓑鳩在澳洲大陸出沒。
大量獵殺綠蓑鳩是為了獲取食物,也為了獲取用於珠寶的砂石。該物種也被困在當地寵物市場,但正如CITES附錄I所述,禁止商業性國際貿易。在國際上,圈養繁殖能夠滿足動物園對鳥類的需求,在動物園裡,這種吸引人的、不同尋常的鳥類經常出現。直接利用該物種,甚至包括非法貿易,綠蓑鳩自身的繁衍可能是可持續的;然而,其可用的築巢棲息地正在減少。它所需要的離岸小島經常被砍伐成種植園,被建築活動摧毀,或被附近的工業或港口污染。此外,越來越多的旅行將捕食者引入越來越多的繁殖地,綠蓑鳩的群體可能會被驅趕到這些地方,或被徹底摧毀。儘管這種鳥分布廣泛,在一些地方非常常見——即使在小帛琉島上,它仍然相當豐富,估計還有1000隻成年鳥,但它的長期前途正日益受到威脅。出於這些原因,IUCN認為綠蓑鳩是一種瀕臨滅絕的物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