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物流理論

綠色物流理論

綠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是指在物流過程中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實現對物流環境的淨化,使物流資源得到最充分利用。隨著環境資源惡化程度的加深,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威脅越大,因此人們對環境的利用和環境的保護越來越重視,現代物流的發展必須優先考慮環境問題,需要從環境角度對物流體系進行改進,即需要形成一個環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統。這種物流管理系統建立在維護全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基礎上,改變原來發展與物流、消費生活與物流的單向作用關係,在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形成一種能促進經濟與消費健康發展的物流系統,即向綠色物流轉變。因此,現代綠色物流管理強調了全局和長遠的利益,強調全方位對環境的關注,體現了企業綠色形象,是一種新的物流管理趨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綠色物流理論
  • 詞性:名詞
  • 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等
  • 意義:體現了企業綠色形象
綠色物流理論基礎,如何實施綠色物流管理,

綠色物流理論基礎

1.可持續發展理論。
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內容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生態持續。生態持續要求改變單純追求經濟成長、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傳統發展方式,切實保持整個生命支持系統的完整性,保持生物多樣化,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不受污染和肆意侵害,積極治理和恢復已遭到破壞和污染的環境。
第二,經濟持續。經濟持續要求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和開發套用高新技術,轉變經濟成長方式,改善質量,最佳化配置,節約能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實行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減少有害廢棄物的流出和排放,使經濟和發展既能滿足當代人需要,又不致對後代人構成危害。
第三,社會持續。社會持續要求以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為目的,積極促進社會向文明、公正、安全、健康的方向發展。為此,必須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合理調節社會分配關係,消除貧富不均和兩極分化;大力發展教育、文化、衛生事業,提高全體人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水平;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保持社會政治穩定。由此可見,可持續發展既不是單指經濟發展或社會發展,也不是單指生態持續,而是生態——經濟——社會三維複合系統的可持續。在這個可持續經濟、可持續生態和可持續社會組成的三維複合系統中,是以生態可持續為基礎、經濟可持續為主導、社會可持續為根本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套用於現代物流活動中,就是要求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對現代物流進行研究,形成一種與環境共生的綜合物流系統,改變原來經濟發展與物流之間的單向作用關係,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危害,同時又要形成一種能促進經濟和消費生活健康發展的現代物流系統。這就產生了“綠色物流”這一全新的概念。
2.生態經濟學理論
所謂生態經濟學理論,是指研究再生產過程中,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之間的物流循環、能量循環和價值增值規律及其套用的科學。物流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重要一環,物流過程中不僅有物質循環利用、能源轉化,而且有價值的實現。因此,物流涉及了經濟與生態環境兩大系統,理所當然地架起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之間彼此聯繫的橋樑。經濟效益涉及目前和局部的更密切相關的利益,而環境效益則關係更巨觀和長遠的利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是對立統一的。後者是前者的自然基礎和物質源泉,而前者是後者的經濟表現形式。綠色物流以經濟學的一般原理為指導,以生態學為基礎,對物流中的經濟行為、經濟關係及規律與生態系統之間的相互關係進行研究,以謀求在生態平衡、經濟合理、技術先進條件下的生態與經濟的最佳結合以及協調發展。
3.生態倫理學理論
人類所面臨的生態危機,迫使人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為,不得不忍受人類對於生態環境的道德責任。這就促使了生態倫理學的產生和發展。生態倫理學是從道德角度研究人與自然關係的交叉學科,它根據生態學提示的自然與人相互作用的規律性,以道德為手段,從整體上協調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生態倫理迫使人們對物流中的環境問題進行深刻反思,從而產生了一種強烈的責任心和義務感。為了子孫後代的切身利益,為了人類更健康和安全地生存與發展,人類應當維護生態平衡。

如何實施綠色物流管理

綠色物流管理作為當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義,無論政府有關部門還是企業界,都應強化物流管理,共同構築綠色物流發展的框架。
(一)政府的綠色物流管理措施
1、對發生源的管理:主要是對物流過程中產生環境問題的來源進行管理。由於物流活動的日益增加以及配送服務的發展,引起在途運輸的車輛增加,必然導致大汽污染加重。可以採取以下措施對發生源進行控制:制定相應的環境法規,對廢氣排放量及車種進行限制;採取措施促進使用符合限制條件的車輛;普及使用低公害車輛; 對車輛產生的噪音進行限制。我國自90年代末開始不斷強化對污染源的控制,如北京市為治理大氣污染髮布兩階段治理目標,不僅對新生產的車輛制定了嚴格的排污標準,而且對在用車輛進行治理改造,在鼓勵提高更新車輛的同時,採取限制行駛路線、增加車輛檢測頻次、按排污量收取排污費等措施,經過治理的車輛,污染物排放量大為降低。
2、對交通量的管理:發揮政府的指導作用,推動企業從自用車運輸向營業用貨車運輸轉化;促進企業選擇合理的運輸方式,發展共同配送;政府統籌物流中心的建設;建設現代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網路等,從而最終實現物流效益化,特別是要提高中小企業的物流效率。通過這些措施來減少貨流,有效地消除交錯運輸,緩解交通擁擠狀況,提高貨物運輸效率。
3、對交通流的管理:政府投入相應的資金,建立都市中心部環狀道路,制定有關道路停車管理規定;採取措施實現交通管制系統的現代化;開展道路與鐵路的立體交叉發展。以減少交通堵塞,提高配送的效率,達到環保的目的。
推進綠色物流除了加強政府管理外,還應重視民間綠色物流的倡導,加強企業的綠色經營意識,發揮企業在環境保護方面的作用,從而形成一種自律型的物流管理體系。
(二)企業綠色物流管理措施
1、綠色運輸管理
(1)開展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指由多個企業聯合組織實施的配送活動。幾個中小型配送中心聯合起來,分工合作對某一地區客戶進行配送,它主要是指對某一地區的客戶所需要物品數量較少而使用車輛不滿載、配送車輛利用率不高等情況。共同配送可以分為以貨主為主體的共同配送和以物流企業為主體的共同配送兩種類型。從貨主的角度來說,通過共同配送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如中小批發者,如果各自配送難以滿足零售商多批次、小批量的配送要求。而採取共同配送,送貨者可以實現少量配送,收貨方可以進行統一驗貨,從而達到提高物流服務水平的目的;從物流企業角度來說,特別是一些中小物流企業,由於受資金、人才、管理等方面制約,運量少、效率低、使用車輛多、獨自承攬業務,在物流合理化及效率上受限制。如果彼此合作,採用共同配送,則籌集資金、大宗貨物,通過信息網路提高車輛使用率等問題均可得到較好的解決。因此,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員、物資、資金、時間等資源的利用效率,取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同時,可以去除多餘的交錯運輸,並取得緩解交通,保護環境等社會效益。
(2)採取複合一貫制運輸方式:複合一貫制運輸是指吸取鐵路、汽車、船舶、飛機等基本運輸方式的長處,把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實行多環節、多區段、多運輸工具相互銜接進行商品運輸的一種方式。這種運輸方式以貨櫃作為連結各種工具的通用媒介,起到促進複合直達運輸的作用。為此,要求裝載工具及包裝尺寸都要做到標準化。由於全程採用貨櫃等包裝形式,可以減少包裝支出,降低運輸過程中的貨損、貨差。複合一貫制運輸方式的優勢還表現在:它克服了單個運輸方式固有的缺陷,從而在整體上保證了運輸過程的最最佳化和效率化;另一方面,從物流渠道看,它有效地解決了由於地理、氣候、基礎設施建設等各種市場環境差異造成的商品在產銷空間、時間上的分離,促進了產銷之間緊密結合以及企業生產經營的有效運轉。
(3)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與需方以外的物流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的業務方式。發展第三方物流,由這些專門從事物流業務的企業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務,可以從更高的角度、更廣泛地考慮物流合理化問題,簡化配送環節,進行合理運輸,有利於在更廣泛的範圍內對物流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和配置,可以避免自有物流帶來的資金占用、運輸效率低、配送環節繁瑣、企業負擔加重、城市污染加劇等問題。當一些大城市的車輛配送大為飽和時,專業物流企業的出現使得在大城市的運輸車量減少,從而緩解了物流對城市環境污染的壓力。除此之外,企業對各種運輸工具還應採用節約資源,減少污染和環境的原料作動力,如使用液化氣、太陽能作為城市運輸工具的動力;或回響政府的號召,加快運輸工具的更新換代。
2、綠色包裝管理
綠色包裝是指採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包裝。綠色包裝的途徑主要有:促進生產部門採用儘量簡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製成的包裝;在流通過程中,應採取措施實現包裝的合理化與現代化:
(1)包裝模數化:確定包裝基礎尺寸的標準,即包裝模數化。包裝模數標準確定以後,各種進入流通領域的產品便需要按模數規定的尺寸包裝。模數化包裝利於小包裝的集合,利用貨櫃及托盤裝箱、裝盤。包裝模數如能和倉庫設施、運輸設施尺寸模數統一化,也利於運輸和保管,從而實現物流系統的合理化。
(2)包裝的大型化和集裝化:有利於物流系統在裝卸、搬遷、保管、運輸等過程的機械化,加快這些環節的作業速度,有利於減少單位包裝,節約包裝材料和包裝費用,有利於保護貨體。如採用貨櫃、集裝袋、托盤等集裝方式。
(3)包裝多次、反覆使用和廢棄包裝的處理:採用通用包裝,不用專門安排回返使用;採用周轉包裝,可多次反覆使用,如飲料、啤酒瓶等;梯級利用,一次使用後的包裝物,用畢轉化作它用或簡單處理後轉作它用;對廢棄包裝物經再生處理,轉化為其他用途或製作新材料。
(4)開發新的包裝材料和包裝器具:發展趨勢是,包裝物的高功能化,用較少的材料實現多種包裝功能。
3、綠色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指物品在從生產地到使用地過程中,根據需要施加包裝、分割、計量、分揀、組裝、價格貼付、標籤貼付、商品檢驗等簡單作業的總稱。流通加工具有較強的生產性,也是流通部門對環境保護可以大有作為的領域。綠色流通加工主要包括兩個方面措施:一是變消費者加工為專業集中加工,以規模作業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如飲食服務業對食品進行集中加工,以減少家庭分散烹調所帶來的能源和空氣污染;二是集中處理消費品加工中產生的邊角廢料,以減少消費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廢棄物的污染,如流通部門對蔬菜集中加工,可減少居民分散加工垃圾丟放及相應的環境治理問題。
4、廢棄物物流的管理
從環境的角度看,今後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結果必然導致大量廢棄物的產生,儘管已經採取了許多措施加速廢棄物的處理並控制廢棄物物流,但從總體上看,大量廢棄物的出現仍然對社會產生了嚴重的消極影響,導致廢棄物處理的困難,而且會引發社會資源的枯竭以及自然資源的惡化。因此,21世紀的物流活動必須有利於有效利用資源和維護地球環境。
廢棄物物流指將經濟活動中失去原有的使用價值的物品,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收集、分類、加工、包裝、搬運、儲存,並分送到專門處理場所時形成的物品實體流動。廢棄物物流的作用是,無視對象物的價值或對象物沒有再利用價值,僅從環境保護出發,將其焚化化學處理或運到特定地點堆放、掩埋。降低廢棄物物流,需要實現資源的再使用(回收處理後再使用)、再利用(處理後轉化為新的原材料使用),為此應建立一個包括生產、流通、消費的廢棄物回收利用系統。要達到上述目標,企業就不能只考慮自身的物流效率化,而是需要從整個產供銷供應鏈的視野來組織物流,而且隨著這種供應鏈管理的進一步發展還必須考慮廢棄物的循環物流。即管理型物流追求與交易對手共同實現效益化;供應鏈型物流追求從生產到消費流通全體的效益化;循環型物流應追求從生產到廢棄物全過程效率化,這是21世紀綠色物流管理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