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地球/地球一小時

綠色地球/地球一小時

《綠色地球》(作者《綠色地球》編委會)圖文並茂,全彩四色印刷! 《綠色地球》包括了生物多樣性;綠色植物編織生命搖籃;森林是人類的寶貴財富;大自然的平衡調控;千瘡百孔的地球;溫室效應與臭氧層空洞;威脅人類的大氣污染;化學工業污染;恐怖的核污染;農藥的功過利弊;水污染的嚴重危害等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綠色地球/地球一小時
  • 出版社中國長安出版社
  • 頁數:138頁
  • 開本:16
  • 作者:本書編委會
  •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0705564, 751070556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 在人類進步與發展過程中,一直無情地索取著她的資源,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廢氣排放……我們的地球在哭泣。我們應該愛護我們的共同的家園,保護好我們的地球,還給地球一個綠色的明天。《綠色地球》(作者《綠色地球》編委會)圖文並茂,全彩四色印刷!

圖書目錄

第—部分 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
地球,我們的綠色家園
自然資源及其主要類型
人類與自然環境
大氣圈、水圈與生物圈
人類與生態系統
人類離不開自然
生物和環境的關係
生物多樣性
綠色植物編織生命搖籃
森林是人類的寶貴財富
大自然的平衡調控
第二部分 人類對自然的破壞
千瘡百孔的地球
溫室效應與臭氧層空洞
威脅人類的大氣污染
化學工業污染
恐怖的核污染
農藥的功過利弊
水污染的嚴重危害
垃圾的危害
白色污染
地面沉降災害
水土流失
擴張中的“不毛之地”
夭折的湖泊
生物物種銳減
第三部分 大自然的報復
自然災難的警示
全球八大公害事件
城市中的空氣污染
水資源危急
食物污染
環境污染與“陰盛陽衰”
隱蔽的“殺手”
土壤污染
厄爾尼諾現象
酸雨的危害
酸霧的危害
第四部分 生命需要綠色,我們需要行動
關注地球,保護環境
讓大自然發揮自淨作用
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保護物種,讓世界多姿多彩
保護野生生物
重建地球的綠色“斗篷”
保護環境,積極行動
發展生態農業
綠色生態牆與生態屋
積極倡導綠色消費
垃圾處理,變廢為寶

文摘

大氣中氮氣的增多,除了與游離氧有關,還取決於生物的發展。生物在其生存期間,需吸收環境中含氮化合物,在體內合成蛋白質等複雜的有機物。當動植物及其排泄物腐爛時,蛋白質一部分轉變為氨和銨鹽,另一部分直接轉變為氮;氨在游離氧的作用下又釋放出氮。由於氮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在常溫下不與其他元素結合,所以它在大氣中會越積越多,終於成為大氣的主要成分。
總之,在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下,由於二氧化碳不斷減少和氧、氮的不斷積累,終於使得地球的第二代大氣演化成現代的第三代大氣。
水圈的由來
在地球上,很少有什麼物質會像水那樣變化多端。分布廣泛。上至高層大氣,下至地殼深處,幾乎處處都有水的蹤跡和水的影響。相互溝通的世界大洋。陸地上的江河湖沼以及埋藏於地表下面的地下水等。它們互相連通,共同構成了我們這個星球上所特有的“水圈”。在地球上的總水量中,海水約占97%,其餘3%存在於冰川、江河、湖沼、地下和大氣中。如果我們把地表看做是很平坦的,將地球水均勻覆蓋其上,那么全球將成為一個平均水深2745米的水球。
然而,地球上的水並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地球發展的產物。
最初,絕大部分水是以結晶水的形式,存在於地球的岩石之中的。目前江河湖海中的水,從根本上講,是來自地球內部,來自地下的岩石。但它們的直接來源,還是靠大氣降水集聚而成的。隨著地球內部溫度的升高,存在於岩石之中的結晶水會析出形成水汽。這些水汽主要是通過火山活動跑出地表,進入大氣,再遇冷凝結成水滴降落在地面,形成最初的水圈。 海洋水是水圈的主體。原始的海洋水是較少的,而且水質也與現在大不相同。嘗過海水的人都知道,它的味道又鹹又苦。其鹹味主要來源於氯化鈉,苦味主要來源於氯化鎂。海水由淡變成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海底火山噴發時,把大量鹽分直接帶給海水;其二是同陸地的河水注入有關,這是海水變成的主要原因。俗話說,水流千里歸大海,河流的最後歸宿是大海,而河水中總會含有一定量的鹽分。海水的唯一散失是蒸發,而蒸發出去的水總是純淨的淡水。這樣,海洋中的鹽分越聚越多,便逐漸變成了今天的狀態——含鹽量高達35‰了。
生氣勃勃的生物圈
在地球發展的最初階段,地球上本沒有任何生命現象。由於地球本身的特有性質和它在太陽系中得天獨厚的位置,決定r地球上物質的進一步演化。地球上自從有了原始的地殼、大氣圈和水圈,生命便合乎規律地出現和發展了。
現在多數人認為,生命是由無生命的物質轉化來的。這種轉化,需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即必須具備甲烷、氨、水汽和氫等。而這些物質在原始大氣中是大量存在的。實現這種轉化,還需有一定的能量,而來自太陽的紫外線、大氣中的電擊雷鳴和地下的火山熔岩等都是重要的能源。所以,在原始地球上,實現從無生命到有生命物質的這種轉化,便具備了可能性。
這種轉化的過程多半是有機分子及簡單有機物的產生,然後再由簡單的有機物轉化為有生命的物質。其中原始的海洋是重要的一環。大氣和地表上的有機物隨著降水和地面徑流匯集到海洋,這樣,它們就有更多的機會相互接觸,結合成更為複雜的有機分子,甚至成為能自行與周圍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獨立體系;再通過不斷進化。這些獨立體系開始進行最原始的新陳代謝和自我繁殖,最後發展成生命物質,人們叫它非細胞生命。這個過程大概發生在距今35億年以前,這是從無生命到有生命的一次飛躍。不過。正是因為生命的形成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人們要想在實驗室里獲得有生命的分子,目前尚不可能實現。 原始生命之所以在水中形成,也在水中發展,是因為那時的大氣中還缺少游離氧。高空還沒有形成可以抵禦太陽紫外線的臭氧層,原始生命只有從水中獲得氧和靠水的保護才能生存和發展。在陸地還未具備生命生存條件之前,原始生命一直生活在海洋里。它們在海洋里渡過了十分漫長的歲月,直到距今約6億年前,綠色植物在海洋里大量繁殖,成為海洋生物的主要成員之時,陸地仍然是一片荒漠,找不到任何生命的蹤跡。
綠色植物的出現為其登入創造了條件。因為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所產生的游離氧不斷積累,最終導致高空臭氧層的形成。它能有效地吸收紫外線,保護地面上的生物免遭傷害。於是,在距今約4億年前,綠色植物開始從海洋發展到陸地。首先登入的是陸地孢子植物,此後,依次出現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動物也開始登入和發展。依次出現了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P16-1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