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北歐: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與建築

綠色北歐: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與建築

基本介紹

  • 書名:綠色北歐: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與建築
  •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 頁數:227頁
  • 開本:16
  • 定價:180.00
  • 作者:張彤
  • 出版日期:2009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64113871, 9787564113872
  • 品牌: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綠色北歐: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與建築》可供城市規劃、建築設計、城市研究人員學習,也可以供相關專業師生閱讀。

圖書目錄

1 可持續發展的北歐城市與建築
1.1 綠色福利——可持續發展的瑞典城市與建築
1.1.1 可持續發展作為國家的整體戰略
1.1.2 城市與建築領域內的可持續發展策略
1.1.3 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與建築範例
1.2 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與建築
1.2.1 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1.2.2 可持續發展的建築
1.3 哈默比湖城——可持續性城市建設的傑出範例
1.3.1 目標遠景
1.3.2 內向型建設
1.3.3 哈默比模型
1.3.4 以人為本是哈默比模型中的重要一環
1.3.5 結論
1.4 可持續性評估方法在北歐建築設計和城市規劃中的套用
1.4.1 可持續性評估方法
1.4.2 可持續性評估案例
1.4.3 結語
1.5 兩種瑞典可持續住區模式的研究——以哈默比湖城和生態村為例
1.5.1 簡介
1.5.2 兩種模式
1.5.3 討論
1.5.4 結論
2 哈默比湖城
2.1 項目簡介
2.2 區位與歷史背景
2.3 空間規劃與建築設計
2.3.1 規劃主旨與用地分區
2.3.2 都市肌理與建築設計
2.3.3 街區設計導則
2.3.4 公共服務、休閒與文化設施
2.4 景觀設計
2.5 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規劃
2.5.1 環境目標
2.5.2 哈默比模型
2.5.3 水處理
2.5.4 垃圾處理
2.5.5 能源
2.5.6 交通
2.5.7 土地淨化與建築用材
2.6 工業遺產的保護與改造
2.7 先鋒性與實驗性——建築單體案例介紹
2.7.1 “玻璃房子”——哈默比湖城的環境信息中心
2.7.2 “柯本”——哈默比湖城的生態住宅典範
2.8 後續建設
3 馬爾默西港區改造
3.1 城市層面:西港區,馬爾默
3.1.1 歷史沿革
3.1.2 規劃構想
3.1.3 規劃理念
3.1.4 規劃布局
3.1.5 作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範例的西港區
3.2 街市層面:B001歐洲住宅展覽會,西港區
3.2.1 建設概況
3.2.2 空間規劃
3.2.3 環境規劃
3.3 建築層面:探戈街坊,B001歐洲住宅展覽會
3.3.1 規劃設計
3.3.2 生態技術
3.4 景觀層面——濱河公園,B001歐洲住宅展覽會
3.4.1 棲息地的萌生——設計的初始理念
3.4.2 棲息地的演化——自然的最終選擇
3.5 環境評估:B001歐洲住宅展覽會——西港區
3.5.1 環境評估的方法
3.5.2 環境評估的展開
3.5.3 環境評估的地方投資計畫(LIP)
4 芬蘭赫爾辛基維基實驗新區
4.1 規劃層面
4.1.1 建設概況
4.1.2 空間規劃
4.1.3 環境規劃
4.2 組團層面:Tilanhoitankaari20號生態街坊
4.2.1 項目概述
4.2.2 功能和空間布局
4.2.3 結構布置
4.2.4 材料和面層
4.2.5 能量和室內熱環境控制
4.3 建築層面:展現生態理念的居住和公共建築
4.3.1 居住建築的生態措施
4.3.2 維基區的生態型公共配套設施
5 既有建築的再利用與生態化改造
5.1 北歐的舊建築利用與改造
5.1.1 北歐城市建設歷史簡介
5.1.2 居住建築改造
5.1.3 產業建築改造
5.1.4 公共建築改造
5.1.5 北歐舊建築改造的特點
5.1.6 結語
5.2 打開新的一頁——瑞典皇家工學院新圖書館設計
5.3 城市更新中的住宅生態化改造案例——丹麥哥本哈根Hedebygade街區
5.3.1 改造中的太陽能利用技術
5.3.2 通風、採暖和熱水供應一體系統
5.3.3 山牆的節能措施
5.3.4 結合太陽能利用措施的靈活立面
5.3.5 自然採光
5.3.6 能耗消費分戶計量
5.3.7 垃圾分類
5.3.8 植物淨化空氣
5.3.9 社區公共用房
5.3.10 基於生態原則的公共活動場地設計
5.3.11 綠色廚房計畫
5.4 BACCHUS3
5.5 斯德哥爾摩法院的改造與加建
s.5.1 設計理念
5.5.2 功能組織
5.5.3 室內設計
5.5.4 技術系統及其他
6 其他案例
6.1 里克斯艾普萊特:瑞典皇家工學院南校區綜合教學樓
6.1.1 光和空間
6.1.2 材料和環境
6.1.3 自然通風和能量
6.1.4 聲音
6.2 卡路斯特瑞格生態住宅:奧斯陸,挪威
6.2.1 建築設計
6.2.2 生態技術設計
6.3 卡桑:懷特建築師事務所辦公樓
6.3.1 建築設計
6.3.2 生態技術設計
6.4 綠色旅館:桑加一賽比培訓與會議中心

序言

我們並不是從祖先那裡繼承了地球,而是向子孫借取。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自然資源和礦物燃料的過度消耗使人類面臨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機,消耗型的發展模式與呈指數式增長的社會生產導致了區域和全球範圍內日益沉重的環境壓力。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第一次闡述了現在被廣泛引用的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滿足自身需求能力的發展模式。”
城市與村鎮的建築環境是一系列社會與經濟過程的結果,對於可持續發展具有核心作用,並標誌其發展水平。中國正在經歷迅猛的城市化過程,2005年我國建築行業消耗的鋼材與水泥分別占全世界總量的26%和47%,新增建築面積占全世界總量的近50%,而建築行業的總能耗則達到了社會能源消耗總量的45%。在某種程度上,中國當前的城鎮建設,其積極與消極的方面,都將對全球的可持續發展進程產生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斯堪的那維亞半島成為世界上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最為均衡、人民平均生活水平和社會福利最高的地區。長期以來,該地區在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方面一直處於世界的前沿,國家和地方的各項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突出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目標和執行策略。在城市建築領域,除了強調優質健康的生活環境外,還要求對建設優質與可持續的地區生態環境和全球生態環境有所助益。為此,政府設立專門部門,制定嚴格的規範與制度,大力推進可持續發展政策的執行。同時建築行業內部對於生態節能和環境保護具有廣泛的自覺意識,在相關技術的研究與套用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從20世紀年代以來,以芬蘭維基住區、馬爾默西港區改造以及斯德哥爾摩哈默比湖城為代表的大規模高質量生態城區的建設充分證明了北歐諸國在可持續性城市建設方面毋庸置疑的領先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