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中國:水界傳奇》主要講述了育龍星因為過度開發而毀滅,龍族成員不得不來到地球上的元明堂森林居住。誰知,禍不單行,金礦老闆黑心熊為了利益,破壞了水界源頭,龍族成員達達龍和波波龍的生活因此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為了拯救龍族、拯救元明堂森林乃至拯救水界和天下蒼生,達達龍和波波龍不得不踏上去收集能喚醒白色水晶球的七水的征途。征途中,他們既要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又要與兇狠的敵人周旋,他們能實現願望嗎。
基本介紹
- 書名:綠色中國:水界傳奇
- 出版社: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 頁數:188頁
- 開本:16
- 品牌: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 作者:楊奇斌 朱自強
- 出版日期:2012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9755407, 9787539755403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綠色中國:水界傳奇》寄寓著我們對中國社會發展的一種期望,對中國的童年生態的一種理想。
作者簡介
楊奇斌,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人。目前已在全國數十家報刊、雜誌社發表散文、小說、童話、寓言等各類文學作品千餘篇,兒童小說《洛克王國大電影人物傳記》系列叢書之《恩佐傳說》多次榮登開卷月度暢銷書榜。作品至今已獲得十餘項文學獎。
圖書目錄
第1章 死裡逃生
第2章 禍不單行
第3章 水源之爭
第4章 兄弟之爭
第5章 逃離礦廠
第6章 歷史背景
第7章 激戰塔頂
第8章 因果相報
第9章 智取泉水
第10章 一波三折
第11章 神秘島主
第12章 高手對決
第13章 滴水之恩
第14章 單槍匹馬
第15章 來遲一步
第16章 不擇手段
第17章 大義滅親
第2章 禍不單行
第3章 水源之爭
第4章 兄弟之爭
第5章 逃離礦廠
第6章 歷史背景
第7章 激戰塔頂
第8章 因果相報
第9章 智取泉水
第10章 一波三折
第11章 神秘島主
第12章 高手對決
第13章 滴水之恩
第14章 單槍匹馬
第15章 來遲一步
第16章 不擇手段
第17章 大義滅親
序言
提筆為“綠色中國”叢書作序時,我的眼前浮現出畢卡索的名畫《格爾尼卡》。
在西班牙內戰期間,應國民軍政府總統佛朗哥的請求,希特勒於1937年4月26日,派飛機對西班牙的不設防小城市格爾尼卡進行了無差別的猛烈轟炸,造成平民的嚴重傷亡。身在巴黎的畢卡索聽到這一噩耗,憤然創作了巨幅壁畫《格爾尼卡》,控訴法西斯的暴行。
在《格爾尼卡》中,畢卡索並沒有直接表現遭轟炸的格爾尼卡的悽慘情景,而是通過伸張手臂的婦人、受重傷的馬、士兵雕像等耐人尋味的符號式表現,傳達自己對戰爭的控訴。人們對《格爾尼卡》的內涵有很多不同的解釋,而我最為關注的是它不使用任何彩色的黑白畫面。畢卡索在創作中有意識地拒絕了彩色。據說,畢卡索在創作之初,曾經採用將著色的壁紙貼入畫布這一實驗性手法,但是,最後又把那些壁紙撕了下來。畢卡索的一位雕刻家朋友問他:“你為什麼沒有使用彩色?”畢卡索回答:“因為彩色會意味著某種拯救。”可見,畢卡索是在以無色彩的繪畫表達自己的憤怒和絕望。
西班牙內戰被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奏,在這個意義上,黑白畫面的《格爾尼卡》也預言了人類社會陷入黑暗的那場噩夢。
畢卡索創作《格爾尼卡》的過程已經明示出,在藝術創作中,色彩是情感、願望乃至理念的一種表達。文學創作也是如此。梅特林克的《青鳥》,如兒童文學作家陳伯吹所說,其青色是希望的顏色。李商隱的“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兩句詩,其“青鳥”在我的眼裡,也是希望之所在。
而我們賦予“綠色中國”這套原創兒童文學叢書的顏色是“綠色”。在我們的眼裡,綠色是希望的顏色、生命的顏色、成長的顏色。我們對“綠色”的追求和呼喚具有特殊的現實指向——在我們的生活中,自然生態和心靈生態都因為物慾橫流而慘遭破壞,綠意正在逐漸消失。
倡導綠色之思,對於兒童文學創作是一個切近的話題。我所理解的“綠色”包括了生態性。我認為,文學的生態主題包含三個層面:自然環境的生態性(包括自然生態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人類社會生活的生態性(比如,遊戲生活、身心“閒逛”的時間都是童年生活的生態性的表征,如果這些生活和時間被剝奪,童年的生態性就會遭受破壞),自然環境的生態性與人類社會生活的生態性之間的關係。在邀約作家們加人“綠色中國”叢書的創作時,我只是就此與他們做過一些溝通,在創作中如何表現,則全憑作家的個性理解和自由表達。因為文學創作是個體的思想與藝術形式相結合的勞作,不是“八股”式作文。如果說有相對硬性的要求,那就是本叢書收人的應該是幻想文學,在文體上,採用幻想小說或童話的創作手法。
應該說,選擇幻想文學,也與我們對兒童成長的生態性思考有關。今天的孩子,被圍困在充滿功利主義的應試教育的柵欄里,面對的是潮水般湧來的書本里的那些灌輸性“知識”,其結果將導致內心的想像世界越來越逼仄。兒童文學作家凱斯特納說過:“兒童的理性可以在學校發展,兒童的身體也可以通過體育來鍛鍊,但是,可悲的是,兒童的心靈所擁有的第三種力量卻被世間所無視,正受到嚴重損害。由於這一原因,人類社會長期以來存在著可怕的缺陷。由於不用而枯萎了的這第三種力量就是幻想力。大人們在另外的領域發揮著理智的作用,可是,卻因為幻想力的枯竭,使社會以及個人的生活失去了根基,而且還全然沒有察覺。”激發、解放兒童的幻想力,是兒童教育的一個根本。我以為,其實現途徑有兩種:一是還給兒童以大自然和遊戲中的身體生活,一是給兒童以張揚想像力、幻想力的幻想文學。我相信,對受著“知識灌輸”壓迫的兒童來說,幻想文學可以給他們以掙脫的力量。
總之,“綠色中國”叢書寄寓著我們對中國社會發展的一種期望,對中國的童年生態的一種理想。
當這篇簡短的序言結束的時候,願我們追求“綠色”生命狀態的思緒還在無邊地蔓延開去……
朱自強
在西班牙內戰期間,應國民軍政府總統佛朗哥的請求,希特勒於1937年4月26日,派飛機對西班牙的不設防小城市格爾尼卡進行了無差別的猛烈轟炸,造成平民的嚴重傷亡。身在巴黎的畢卡索聽到這一噩耗,憤然創作了巨幅壁畫《格爾尼卡》,控訴法西斯的暴行。
在《格爾尼卡》中,畢卡索並沒有直接表現遭轟炸的格爾尼卡的悽慘情景,而是通過伸張手臂的婦人、受重傷的馬、士兵雕像等耐人尋味的符號式表現,傳達自己對戰爭的控訴。人們對《格爾尼卡》的內涵有很多不同的解釋,而我最為關注的是它不使用任何彩色的黑白畫面。畢卡索在創作中有意識地拒絕了彩色。據說,畢卡索在創作之初,曾經採用將著色的壁紙貼入畫布這一實驗性手法,但是,最後又把那些壁紙撕了下來。畢卡索的一位雕刻家朋友問他:“你為什麼沒有使用彩色?”畢卡索回答:“因為彩色會意味著某種拯救。”可見,畢卡索是在以無色彩的繪畫表達自己的憤怒和絕望。
西班牙內戰被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奏,在這個意義上,黑白畫面的《格爾尼卡》也預言了人類社會陷入黑暗的那場噩夢。
畢卡索創作《格爾尼卡》的過程已經明示出,在藝術創作中,色彩是情感、願望乃至理念的一種表達。文學創作也是如此。梅特林克的《青鳥》,如兒童文學作家陳伯吹所說,其青色是希望的顏色。李商隱的“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兩句詩,其“青鳥”在我的眼裡,也是希望之所在。
而我們賦予“綠色中國”這套原創兒童文學叢書的顏色是“綠色”。在我們的眼裡,綠色是希望的顏色、生命的顏色、成長的顏色。我們對“綠色”的追求和呼喚具有特殊的現實指向——在我們的生活中,自然生態和心靈生態都因為物慾橫流而慘遭破壞,綠意正在逐漸消失。
倡導綠色之思,對於兒童文學創作是一個切近的話題。我所理解的“綠色”包括了生態性。我認為,文學的生態主題包含三個層面:自然環境的生態性(包括自然生態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人類社會生活的生態性(比如,遊戲生活、身心“閒逛”的時間都是童年生活的生態性的表征,如果這些生活和時間被剝奪,童年的生態性就會遭受破壞),自然環境的生態性與人類社會生活的生態性之間的關係。在邀約作家們加人“綠色中國”叢書的創作時,我只是就此與他們做過一些溝通,在創作中如何表現,則全憑作家的個性理解和自由表達。因為文學創作是個體的思想與藝術形式相結合的勞作,不是“八股”式作文。如果說有相對硬性的要求,那就是本叢書收人的應該是幻想文學,在文體上,採用幻想小說或童話的創作手法。
應該說,選擇幻想文學,也與我們對兒童成長的生態性思考有關。今天的孩子,被圍困在充滿功利主義的應試教育的柵欄里,面對的是潮水般湧來的書本里的那些灌輸性“知識”,其結果將導致內心的想像世界越來越逼仄。兒童文學作家凱斯特納說過:“兒童的理性可以在學校發展,兒童的身體也可以通過體育來鍛鍊,但是,可悲的是,兒童的心靈所擁有的第三種力量卻被世間所無視,正受到嚴重損害。由於這一原因,人類社會長期以來存在著可怕的缺陷。由於不用而枯萎了的這第三種力量就是幻想力。大人們在另外的領域發揮著理智的作用,可是,卻因為幻想力的枯竭,使社會以及個人的生活失去了根基,而且還全然沒有察覺。”激發、解放兒童的幻想力,是兒童教育的一個根本。我以為,其實現途徑有兩種:一是還給兒童以大自然和遊戲中的身體生活,一是給兒童以張揚想像力、幻想力的幻想文學。我相信,對受著“知識灌輸”壓迫的兒童來說,幻想文學可以給他們以掙脫的力量。
總之,“綠色中國”叢書寄寓著我們對中國社會發展的一種期望,對中國的童年生態的一種理想。
當這篇簡短的序言結束的時候,願我們追求“綠色”生命狀態的思緒還在無邊地蔓延開去……
朱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