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背山雀西南亞種

綠背山雀西南亞種(學名:Parus monticolus yunnanensis)。分布於緬甸、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甘肅寧夏陝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蒙自彌勒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綠背山雀西南亞種
  • 拉丁學名:Parus monticolus yunnanensi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雀形目
  • :山雀科
  • :山雀屬
  • 綠背山雀
  • 亞種:綠背山雀西南亞種
  • 定名人及年代:La Touche,1921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

外形特徵

雌雄羽色相似,額、眼先、頭頂、枕至後頸黑色具藍色光澤,眼下、面頰、耳羽和頸側白色,後頸黑色向兩側延伸,沿白色臉頰下緣與頦、喉和前胸黑色相連,使臉頰白斑被圍成一個近似三角形的白斑。上背和兩肩黃綠色,後頸黑色下面亦有一白斑,白斑與上背間黃色,下背和腰藍灰色。尾上覆羽暗灰藍色,羽緣較淡,尾黑褐色,外翈羽緣灰藍色,最外側一對尾羽外翈幾全為白色,其餘外側尾羽具白色端斑。翅上覆羽黑褐色,小覆羽具暗灰色羽緣,大覆羽和中覆羽外翈具灰藍色羽緣和寬闊的灰白色端斑,在翅上形成兩道明顯的白色翅帶。飛羽黑褐色,除最外側兩枚初級飛羽外,其餘初級飛羽外翈羽緣灰藍色,向羽端逐漸變為灰白色,次級飛羽外翈羽緣亦為灰藍色,羽端白色,三級飛羽具寬闊的灰白色端斑。頦、喉和前胸黑色微具藍色金色光澤,其餘下體輝黃色,兩脅輝黃沾綠色,腹部中央有一寬的黑色縱帶,其前端與黑色的胸相連,後端延伸至尾下覆羽。尾下覆羽黑色具寬闊的白色端斑,腋羽黃色,翅下覆羽黑褐色、羽端白色,脛羽黑色,脛下部具白色羽端。 雌鳥腹部中央黑色縱帶較雄鳥稍較細窄,其餘和雄鳥相似。幼鳥和成鳥相似,體色較暗淡而少光澤,頭側白斑沾黃,腹部黃色亦較淡,腹中央不具黑色縱帶或黑色縱帶不明顯。虹膜褐色,嘴黑色,腳鉛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9-15g,♀9-17g;體長♂108-140mm,♀108-133mm;嘴峰♂8-11mm,♀8-0.8mm;翅♂60-70.5mm,♀63-67.5mm;尾♂52-63mm,♀51-63mm;跗蹠♂18-21mm,♀8-21mm。

棲息環境

夏季主要棲息在海拔1200-3000米的山地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闊葉林和次生林,海拔高度較大山雀高。冬季常下到低山和山腳及平原地帶的次生林、人工林和林緣疏林灌叢,有時也出現在果園、庭院和農田地邊的樹叢中。

生活習性

常成對或成小群活動,也和其他山雀混群。性活潑,行動敏捷,整天不停地在樹枝葉間跳躍或來回穿梭活動和覓食,也能輕巧地懸垂在細枝端或葉下面啄食昆蟲,偶爾也飛到地上覓食。鳴聲和大山雀近似,似‘吇吇-黑黑’或‘吇吇-黑’,受驚時常發出急促的‘吇吇-黑黑’或‘吇-,吇-’聲,並低頭翹尾,不時左右窺視。食性 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所吃種類主要有金龜甲、步行蟲、瓢蟲、螞蟻等鞘翅目和鱗翅目昆蟲。此外也吃少量草子等植物性食物。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甘肅(天水、文縣、涇源)、寧夏(銀川)、陝西(秦嶺)、湖北(巴東、利川)、湖南(南部)、四川、貴州、雲南
國外分布:緬甸、越南(北部)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營巢於天然樹洞中,也在牆壁和岩石縫隙中營巢,主要由雌鳥承擔。巢呈杯狀,主要由羊毛之類的動物毛構成,有時混雜有少量苔蘚和草莖。巢的大小據對在四川寶興海拔2200米處的一棵李樹樹幹洞中的一個巢測量,外徑9cm,內徑6cm,高8cm,巢深5cm,巢距地高1.5m。每窩產卵通常4-6枚,有時多至7-8 枚。卵白色、具紅褐色斑點,大小為17.lmm×12.8mm,和大山雀的卵很相似。孵卵由雌鳥承擔,雄鳥常帶食物餵雌鳥,雛鳥晚成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