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彩蛙為馬達加斯加蛙科,屬於脊索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為世界瀕危物種之一,是聯合國《瀕危野生動物名錄》其中一種。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種群分布,繁殖方式,
形態特徵
雄性體長22-25mm,雌性25-30mm。體色為綠色中亦摻有黃色。身體可分為頭,軀幹和四肢 3 部分。青蛙前腳上有四個趾,後腳上有五個趾,還有蹼。青蛙頭上的兩側有兩個略微鼓著的小包包。那是它的耳膜,青蛙通過它可以聽到聲音。青蛙的背上是綠色的,很光滑、很軟,還有花紋,腹部是白色的。可以使它隱藏在草叢中,捉害蟲就容易些,也可以保護自己。它的皮膚還可以幫助它呼吸。它的氣囊,只有雄蛙有。青蛙用舌頭捕食,舌頭上有黏液。
生活習性
棲息於森林的乾枯沼澤中。常棲息於河流、池塘和稻田等處,主要在水邊的草叢中活動,有時也能潛伏到水中。大多在夜間活動,以昆蟲為主食,也取食一些田螺、蝸牛、小蝦、小魚等。所食昆蟲絕大部分為農業害蟲。有人估計,一隻青蛙一天可捕食70個蟲子,一年可消滅害蟲15 000隻。因此,青蛙是一種對農業有益的動物,應提倡保護。在秋末天氣變冷時,青蛙帶蟄伏在水底或洞穴之中冬眠,翌年春季天氣變暖時再回到水中繁殖。繁殖期間,許多雄蛙常聚到一個共同的區域,高聲鳴叫,連續不斷,這就是所謂的“哈蟆吵坑”。其實這是雄蛙的一種求偶行為,通過鳴叫來吸引異性,結成配偶。配對以後,雌蛙便開始向水中排卵,每次排卵約3 000—6 000粒;與此同時,雄蛙向水中排出精子。精、卵細胞在水中結合成受精卵,經4—5天的孵化發育成為蝌蚪。蝌蚪必須生活在水中,以尾游泳,用鰓呼吸,並取食矽藻、綠藻等植物性食物。經過兩個月的發育之後,蝌蚪變態成為幼蛙,尾部逐漸消失,體長大為縮短,並開始上陸生活,食性也開始轉變為以動物性食物為主。從幼蛙到性成熟大約需要三年時間。
種群分布
馬達加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