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孔雀滇南亞種

綠孔雀滇南亞種(學名:Pavo muticus imperator)。分布於緬甸、泰國、越南以及中國大陸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寮國博洛文斯高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綠孔雀滇南亞種
  • 拉丁學名:Pavo muticus imperator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雞形目
  • :雉科
  • :孔雀屬
  • 綠孔雀
  • 亞種:綠孔雀滇南亞種
  • 定名人及年代:Delacour,1949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

外形特徵

體型碩大(雄鳥240厘米,雌鳥110厘米)烏頌拒而不會被錯識的雉類。雄鳥尾特長,頭部冠羽豎起,頸、上背及胸部具綠色光澤,尾上覆羽特長並具閃亮眼斑而成尾屏。雌鳥無長尾,色彩不及雄鳥艷麗,下體近白色。
虹膜-紅她漿褐;嘴-角質色;腳-暗灰。
大小量度:體長最長可達2300mm;嘴峰♂42-44mm,♀38-41mm;翅♂470-500mm,♀425-435mm;尾♂560-571mm,♀395-430mm;尾屏1550-1580mm;跗蹠♂160mm,♀ 115-147mm。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2000m以下的熱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混交林,淚連嚷疊尤其喜歡在疏林草地、河岸或地邊叢林以及林間草地和林中空曠的開闊地帶活動,不喜歡過於濃密的熱帶雨林。

生活習性

常成群活動,多由一雄數雌和亞成體組成小群,有時亦見單只和成對活動。善奔走,不善飛行,行走時步履輕盈矯健,行走姿勢有似一步一點頭。疾走時像奔跑一樣,一般在逃避敵害時多大步急馳,逃竄於密林中。通常很少起飛,但向下滑翔時亦飛得很快。白天活動,尤以早晨和下午活動較多,中午多上樹或在林中陰涼處休息,晚上凶精凶棲息於樹上。性機警,膽小怕人,活動時不時抬頭觀望周圍動靜,發現人時老盼榜虹遠即逃走或鼓翼向遠處飛去。鳴聲高而洪亮,似‘ga-wo,ga-wo’。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雲南(西南部,西雙版納,東南部)
國外分布:緬甸(東部),泰國,越南

繁殖方式

繁殖期3-6月。2月中下旬即出現求偶行為。此時雄鳥羽色特別艷麗,常追逐於雌鳥周圍,把鮮艷的尾上覆羽尾屏展開如扇狀,並不斷抖動,使其相互摩擦碰撞而發出‘沙-沙-沙’的聲響。雄鳥間還常為爭雌而發生毆鬥。通常營充再棗員巢於灌木和草叢中地上。巢較簡陋,多利用地上天然凹坑或親鳥自己挖出一淺坑,內墊以雜草、枯枝、落葉和羽毛即成碑煉炒。每窩產卵4-8枚,通常5-6枚,1年繁殖1窩。卵乳白色、淡棕色或乳黃色、光滑無斑,微具光澤,卵的大小測量為72-78mm×51-55.5mm,重110-138g。據人工飼養下的37枚卵的測量為70.6 (61-90)× 52.1 (43-36)mm,重122.6(115-140)g。通常隔日產卵1枚,卵產齊後開始孵卵,由雌鳥承擔,孵化期27-30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