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經略使(古代軍事長官)
唐宋時期為邊防軍事長官,後多由節度使兼任。如范仲淹曾任陝西經略副使。金末﹐曾在被蒙古軍攻破各路設經略使﹐總理一方軍政。元初﹐曾以史天澤為河南經略使。順帝...
- 經略使(北洋政府時期官名)
北洋政府時期偶置。轄地大小不一,如民國初年尹昌衡任川邊經略使、1918年以曹錕為川粵湘贛四川經略使,1921年以張作霖兼蒙疆經略使等。 ...
- 河南經略使
官名。元朝憲宗二年(1252)置。以忙哥、史天澤、楊惟中、趙璧為經略使,陳紀、楊果為參議。掌管河南軍屯鎮戍和刑名財賦,鄧州屯田萬戶、河南道總管等皆聽節制。...
- 嶺南五府經略使
嶺南五府經略使,官名。開元二十一年(733年)設定嶺南五府經略使,後為天寶十節度使之一。...
- 福建經略使
唐開元21年(733年)設“福建經略使”,始稱“福建”。 ...... 中文名 福建經略使 唐開元21年(733年)設“福建經略使”,始稱“福建”。[1] 參考資料 1. 舊唐...
- 十節度經略使
十節度經略使,古代武官名。唐自景雲中到天寶元年(742年),陸續於邊境地區“置十節度、經略使以備邊”。即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東、范陽、平廬、隴右、...
- 經略安撫使
【經略安撫使】有安撫使、經略使、宣慰使、宣撫使等名稱,是中國古代的官名。唐代邊疆地區設“經略使者”。“觀察使者”還兼經略使。宋代沿邊大將都兼“經略”。...
- 金經略使司之印
此展品為金代文物,出土於五女山山城。印邊長7.3厘米,厚1.3厘米,寬1.4厘米,高3.6厘米。印為正方形,背有直紐,印文系陽文九疊篆書“經略使司之印”六字,背印...
- 經略大臣
經略大臣是官名。簡稱“經略”。始於唐代之經略使或經略安撫使,明清時則稱經略或經略大臣。清一代共封授過十次九人為經略大臣。...
- 江淮諸翼軍馬經略使
江淮諸翼軍馬經略使 性質 古代官名 朝代 元朝 職責 掌管唐、鄧、陳、蔡、棗陽等軍隊 官名。元世祖中統元年(1260)設,以河南路宣撫使史天澤兼任,掌管唐、鄧...
- 經略府
據《中國歷代官制詞典》,經略是經略使或經略安撫使的簡稱。經略使是唐邊州軍事長官,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始於沿邊重要地區設定,掌管地方軍隊。其後常以節度使兼任。...
- 經略
南北朝時曾設經略之職,唐初邊州置經略使,宋置經略安撫使,掌一路民兵之事,皆簡稱“經略”。明及清初有重要軍事任務時特設經略,職位在總督之上。民國初尚有沿置...
- 桂州舉前容管經略使嚴公素自代狀
《桂州舉前容管經略使嚴公素自代狀》是唐代李渤創作的一篇散文。...... 《桂州舉前容管經略使嚴公素自代狀》是唐代李渤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桂州舉前容...
- 容州經略使元結文集後序
《容州經略使元結文集後序》是唐代李商隱創作的一篇散文。...... 《容州經略使元結文集後序》是唐代李商隱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容州經略使元結文集後序 創作...
- 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經略使元君表墓碑銘
《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經略使元君表墓碑銘》是唐代顏真卿創作的一篇散文。...... 《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經略使元君表墓碑銘》是唐代顏真卿創作的...
- 廣州都督嶺南按察五府經略使宋公遺愛碑頌
《廣州都督嶺南按察五府經略使宋公遺愛碑頌》是唐代張說創作的一篇散文。...... 《廣州都督嶺南按察五府經略使宋公遺愛碑頌》是唐代張說創作的一篇散文。...
- 邕州管內經略使
邕州管內經略使,治邕州,下轄邕州(今廣西南寧市)、貴州(今廣西貴港市)、橫州(今廣西橫縣)、欽州(今廣西欽州市)、澄州(今廣西上林縣)、賓州(今廣西賓陽縣)、...
- 宣徽使河東經略使鄭文肅公輓歌二首
宣徽使河東經略使鄭文肅公輓歌二首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作者 司馬光 年代 宋 璿璣敷帝命,金節...
- 五司
北宋真宗鹹平三年(1000)﹐始設西川﹑峽路安撫使﹐涇源等十五軍州安撫經略使等。以後﹐凡諸路遇天災及邊境用兵﹐輒派安撫使“體量安撫”﹐事畢即罷。僅陝西﹑河東...
- 三管(歷史行政區劃)
唐朝政區。貞觀六年(632)置邕州都督府,永徽(650~655)後隸嶺南五府經略使,上元(674~675)後置邕管經略使。鹹通三年(862)分嶺南道為東、西兩道,隸嶺南西道...
- 黃少卿(歷史人物)
因不堪受唐王朝繁重剝削和民族壓迫,繼承父輩黃朝曜等武裝反抗鬥爭,於唐貞元十年(794) 5月,領導西原人民起義,攻邕管, 圍攻經略使孫公器,回響的遍及左右江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