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精度是指每種加工方法在正常生產條件(完好的設備、使用必要的刀具和夾具、操作者具有熟練的技術、合理的定額工時)下,能較經濟地達到的加工精度範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濟精度
- 類型:經濟術語
產生,粗糙度,
產生
經濟精度是由幾種不同加工方法相互比較的結果。如圖1所示為車、磨外圓加工成本的比較,可見,當零件的加工誤差小於△A時,採用磨削比較經濟;而當零件的加工誤差大於△A時,則採用車削比較經濟。△A就是磨削加工經濟精度的下限,同時也是車削加工經濟精度的上限。加工經濟精度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工藝技術的發展,設備和工藝裝備的改進而變化。
咟喥咟萪
粗糙度
加工過程中,各種切削加工方法所用設備和加工條件不同,它們所能達到的精度也不一樣。各種工具機的平均台時成本(每台工具機加工1小時的成本)也有很大的差別。在相同工具機上用同一種加工方法進行加工,操作精細、選擇較低的進給量和切削深度,就能獲得較高的加工精度和較細的表面粗糙度,即較高的加工精度往往是靠降低生產率和提高加工成本獲得的。反之,生產率高成本低,加工誤差增大加工精度就會降低。加工方法的成本一精度曲線如圖2所示,從圖2中可以看出,某一種加工方法所能達到的精度有一定的極限值,成本也有一定的極限值,只在一定敏感範圍內,精度與成本大致成正比關係,在此範圍內才可能經濟。
各種典型的加工方法所能達到的經濟精度和經濟粗糙度等級都已製成表格,在各種機械加工手冊中可以查到。同樣也有相應的各種加工方法所能達到的經濟形位精度。
要特別注意,在設計零件時,不是選用公差等級越高越好,而是在保證技術要求前提下,選用較低的公差等級,以求較高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