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在相關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對產業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這三大金融創新理論進行了闡述,並對中國的巨觀大環境進行了深入分析,重點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金融體系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十三五”規劃等進展情況進行了系統梳理,深入分析了經濟體制改革、金融體系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十三五”規劃對濰坊市轉型發展的具體影響。在此基礎上,就產融結合的發展歷程和主要模式進行了梳理,選取了國內外產融結合發展的典型國家、地區和代表企業作為研究樣本,分別就其產業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的發展政策、經驗及啟示進行了研究、分析和總結。最後結合濰坊市的發展現狀和其發展產融結合的內在需求,提出了濰坊市產融結合的發展戰略。
作品目錄
創作背景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濰坊市實業收入增長放緩,通過成本控制帶來的紅利到了盡頭;產業實體在供應鏈、資金、渠道方面的傳統優勢逐步弱化;產業實體“存量資源”的再利用、再創利能力逐步減弱。加之,濰坊市經濟結構轉型壓力較大,金融服務需求更加多元化,更加市場化的金融體系改革亟待加快。新常態背景下,隨著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濰坊市投資及淨出口增長放緩,消費和服務的內生性增長難以彌補不斷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企業發展出現增長動力空檔期,各種經濟發展難題接踵而至。如何及時化解經濟發展矛盾,實現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是擺在濰坊市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從國內外實踐經驗看,產融結合作為企業改革和經濟發展的“催化劑”,是破解經濟發展矛盾,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實現“降風險、調結構、促轉型、提增速”等巨觀目標,助推實體經濟健康發展的有效手段和強勁動力。基於此,《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濰坊市產融結合發展規劃研究》對濰坊市產融結合發展規劃做了深入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在對國內外代表性國家、地區和企業在產業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的研究基礎上,結合濰坊市的發展現狀和發展產融結合的內在需求,提出了濰坊市產融結合的發展戰略,具體戰略概括總結如下。
一、大力發展產業金融:(1)產業發展是基礎。強化產業和金融結合的發展布局,建立以產為主、以融助產的產融結合模式。(2)要素聚集是關鍵。做大做強主導產業,構建濰坊市主導產業要素集聚區。(3)產業金融是催化。強化產融結合,構建“產業+金融”的產業金融體系。(4)區域合作是拓展。整合區域要素資源,完善區域合作機制,在濰坊市形成產業金融要素集聚區和區域合作新機制。
二、構建科技金融功能區:(1)建設創新金融集聚示範區。以濰坊市高新區作為試點,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將產融結合和創新業務在高新區先試先行,並逐步面向全市推廣。(2)搭建科技金融發展體系。開展科技金融結合試點,發揮銀行部門的科技創新服務功能;創新銀行科技金融服務,以擔保機制為抓手,健全銀行信貸市場體系;以機構建設為抓手,完善資本市場體系和直接融資功能;以產品創新為抓手,大力發展保險市場體系。(3)拓展科技金融產品體系。構建包括科技信貸、融資租賃、直接融資、組合融資等在內的多樣化科技金融產品體系。
三、加快綠色金融規劃與發展步伐:(1)建立對綠色發展的業績評價機制。(2)釋放發展綠色金融的積極政策信號。(3)將改善環境質量作為濰坊市發展規劃的硬性約束指標。(4)用市場化機制來撬動社會資金投入綠色產業。(5)充分利用已有的國內外綠色金融產品創新的成果。(6)健全綠色金融統計和業績評估制度。(7)提升濰坊金融機構業務能力,讓綠色金融覆蓋更多中小企業。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王波,山東臨朐人,管理學博士,現為濰坊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產業金融、綠色金融、網際網路金融、電子商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