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再生產的基本內容
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理論是生態經濟學理論的核心,研究生態經濟系統內在矛盾運動規律,就必須揭示現代經濟社會的生態經濟再生產及其可持續發展原理。現代社會生態經濟再生產同一般意義上的社會再生產,既有聯繫又有區別。主要區別在於這一再生產過程,包括物質再生產、人口再生產、生態質量再生產和精神產品再生產。
物質資料再生產
生態經濟再生產的物質基礎。物質資料再生產是社會生態經濟再生產的基礎,它創造著人類社會的物質財富,滿足全社會的人口再生產、精神產品再生產和生態質量再生產的物質需求。這一過程一旦停止或出現惡性循環,或停留在簡單再生產水平上,整個社會生活、經濟生活及其他各類生活過程將停止、紊亂或解體,所以它是生態經濟再生產的基礎。
物質資料再生產的兩重性。物質資料再生產過程具有兩重性,即社會再生產和自然再生產有機結合。但其社會再生產過程起著主導作用,和自然再生產融合交織在一起。在社會屬性中,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是同等重要的環節,各自只是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並無主次之分。就自然屬性講,物質資料再生產包括自然再生產在內,突出表現在與生態系統內物質、能量的循環、轉化和積累的關係上。社會物質財物的積聚,是以上述自然再生產為基礎的,是與自然生態環境對社會生產力的結構、規模的容納量為前提的。
人口再生產
人口是生活在一定社會、文化、經濟條件下和一定地域範圍內的,具有一定數量的所有人的個體的總和。顯然,人口是不分種族、膚色、性別、年齡和是否具有生理和身體缺陷的人的整體。人口再生產是生態經濟再生產的內在動力和主體。人口產生出內在需求,它是社會再生產的內在動力,又是生態經濟再生產的主體,同時人口本身也是生態與經濟的複合體。
人口是一切社會生活的基礎和出發點,是構成生產力的動力要素和體現生產關係、社會關係的實體。人口再生產是在一定的社會經濟、科技、文化教育和生態環境條件下的繁衍、更新過程,是生態經濟再生產的內在動力。它包括就業人口再生產(人力資本再生產)、新增人口再生產(人力資源再生產)和退業人口再生產。
生態生產力再生產
生態系統再生產與生態環境再生產,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前者是指自然生態系統的自然再生產過程,後者是指以人的生產活動為主體的生態環境再建設過程。
生態生產力再生產的含義。所謂生態系統生產力再生產是指生態系統以太陽光能為動力,以綠色植物為生產者、動物為消費者、微生物為分解還原者,以氣候、土壤、地貌、緯度等條件為環境的物質循環,能量轉化一起建造、積累的過程。這是一個完全的自然過程,人類經濟再生產只能順應、協調這一過程,而不能取消、阻止它,或對其進行掠奪經營,否則將產生結構或功能性紊亂。生態系統是自然界的物質能量轉化、循環的天然加工廠,這一周而復始的永恆轉化、循環、積累過程,就是生態再生產過程。
精神產品再生產
精神產品再生產含義及其分類。精神產品是指知識形態的智力(腦力)勞動成果以及專門為滿足人們精神消費需求的產品的再生產過程。
精神產品的種類。精神產品分為用於物質再生產的智力勞動成果和用於人口再生產的文化精神產品。智力勞動成果又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作用於物質資料生產力的精神產品;一類是作用於勞動者智力再生產的精神產品。前一類主要指科學研究成果、技術工藝方案、工藝流程、工程及生產實施、施工方案、經濟管理以及企業管理方案等。它們主要作用於直接物質生產過程,屬於社會生產力範疇。後一類主要是通過文化教育和科研培訓向勞動者傳授文化知識,為直接生產過程培養人才,稱為智力再生產,屬於社會上層範疇。至於專門為滿足人們精神消費需求的精神產品也分為兩類:一類是物質態的,如供觀賞的園林、旅遊景觀、雕刻藝術品等;另一類是非物質態的,如文學藝術作品等,這一類歸到文化精神產品中較好。
經濟再生產有機體的結構
經濟再生產過程是由物質資料再生產、人口再生產、精神產品再生產和生態系統生產力再生產四個子系統構成。其中每個子系統又可分成兩個二級子系統,即每個再生產的兩大部類。
人口再生產分為兩大部類,即現有勞力(就業人口或人力資本)生產和新增人口生產(後備勞力或人力資源)。就業人口生產一方面需要精神產品生產部門提供精神產品,如文化娛樂性產品、知識性產品;另一方面需要物質生產部門提供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新增人口生產需供給生活消費資料和精神產品。
精神產品也分為兩大類,稱為精神產品生產的第一部類和第二部類,即作用於物質資料生產力的精神產品和作用於勞動者智力再生產的精神產品。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在精神產品生產部門中就業的人口數量將愈來愈多;同時,物質生產部門為該部門提供的生產資料如科研儀器設備等,也愈來愈多、愈來愈尖端;用於教育、文化、知識技能培訓的費用和投資數量也將會愈來愈大,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一條必然規律。此外,直接利用生態自然景觀發展起來的精神產品部門也將愈來愈發達。
生態系統再生產過程,也可分為兩大部類。第一部類是巨觀生態、物質、地理環境的物質、能量更新過程,它向物質生產部門提供各種礦物、能源和各種自然能量,如風能、水能、核能、海浪及潮汐能等。第二部類是以生命因素為主體的廣義農業生態系統再生產過程,這些部門向社會提供太陽能的轉化物——化學潛能、生物能以及由無機物合成的各種有機物質。
物質資料的再生產,同樣也分為兩大部類。生產資料的部門為第一部類,生存資料的部門為第二部類。第一部類生產是以生態系統的礦物、能量為源泉;第二部類的生產是以生態系統的生物為對象,以光能、氣候、土壤等為環境。兩大部類在再生產過程中相互交換其產品,用以維持就業人口的勞動能力,促進兩大部類各自內部的生產資料的更新;同時,還要吸收精神產品、更新就業人口,並不斷與生態系統交換物質和能量。
四個再生產部門之間,每個再生產中的兩大部類以及各生產領域的各部類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的本質聯繫,構成了有機整體,其中運轉著物質流、能量流、人力流、資金流和價值流,這些“流”依據著有序結構組合,制約著生態經濟再生產的發展演替。
經濟再生產有機體的要素關係
生態經濟再生產的系統結構包括四個子系統、八個二級子系統,再往下一級又可分出眾多結構要素,如三級、四級結構成分等。例如,生活、生存資料再生產部門的下一級結構成分是基礎產業部門,如農業、輕工業、第三產業等部門。在廣義農業中又有以生物為生產對象和生產資料的種植業、真菌栽培業、林業、漁業、畜牧業等部門,而農業生產又與農業生態系統相交織、融合。廣義的農業生態系統包括森林、草地、水域和農田生態系統。
在地質環境中,則包括各種礦物和能量資源。生態系統及廣大的地質環境是社會再生產的對象和生產資料,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它不僅是物質生產的基礎和前提,而且人口生產也越來越需要良好的人類生態環境作為自然物質基礎,就是精神產品生產也不能不考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生態環境甚至還包括了以自然景觀為內容的精神生產部門,如旅遊業、觀賞業(觀鳥、觀海潮、觀日出)和採風業。這些部門即屬於產業,又屬於科學研究。
就業人口流動在四個再生產過程的所有部門中,精神產品不是以具體的物質形態,而是以信息流作用於各個子系統,通過技術推廣,有的轉變為現實的物質生產力,有的通過文化、教育、培訓作用於後備的人口和人力資源再生產,但最終都要轉化為現實物質生產力。精神產品生產與生態再生產沒有直接物質和能量關係,但是卻有著不可替代信息交流。培養全民族的科學的生態文明意識對於生態質量再生產是至關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更多的環境欣賞價值,才能加速生態系統物質能量更新率。
意義
經濟再生產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其規模與速率應在不破壞自然再生產良性循環的前提下進行。經濟再生產要走內含擴大再生產之路,不斷提升資源有效利用率,節約資源,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量;充分利用與回收廢棄物,減少對環境的排放,實現經濟再生產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