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海酌波

經海酌波

《經海酌波》是一部闡釋經典,普及經典的嘗試之作。是作者張忠勇研讀文化典籍特別是儒道佛經典二十餘年的心血結晶。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勵小捷同志為書作序,點明著書之由:讓經典貼近時代和民眾,融入人類求真務實的探索之旅。這本書對人生,天下以及天然徵象做了重新審視。作者張忠勇年青時即鐘情經典研讀,多年來致力於儒道佛研究。結合其他文化典籍、現代科技成果、當代人文研究論著等,於傳統國學的背景下,聯繫世界文化優秀成果,深入開掘和剖析佛學的文化核心,試圖以現代方式解讀佛教及古代經典。全書5卷35萬餘字、並有多幅插圖。《經海酌波》以學術精神,由遠及近,曲意解道面目,直指心性淵奧,旨歸在於道德教育。全書以經典為據,精心選材,三教互證,兼及史籍、科考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海酌波
  • 作者:張忠勇
  •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 頁碼:508 頁
  •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經海酌波,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文摘,

經海酌波

百科名片
基本信息
·ISBN:9787802544543
·定價:39.00元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

這本書從不同角度和側面,對生命、世界以及一些奇特現象進行巨觀探索和深刻思考,特別是對現實道德問題和人類命運的關注和剖析,具有時代色彩和現實意義。書中採取經籍互證,有機融合考古、歷史、哲學及自然科學成果等現代學術方法,精心選材,由遠及近,深入淺出,貫通古今中外經籍,萃取經典精髓,明確提出:心是傳統文化之心,修養自性是一切宗教活動的基礎和核心。
書中提出,人生第一重要課題,即在於確立道德。道為德之源,心是道之本,修養自性是實現道德價值和超越自我的唯一津梁。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深厚基礎。胡錦濤同志最近在《求是》撰文,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時指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大力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本書以識道、解道、證道為旨趣,集中選取經典相關材料,以“真心”感悟經典文句,顯示“道”的崇高深奧的魅力,掀開古道神秘的面紗,闡發人的自性光輝巨大的潛能,揭示個體生命走向解脫、超越極限的可能和途徑,具有一定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意義。
本書結合科學探測和芸芸眾生存在的境況,深入經典,使道與心、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等對應關係淺顯化、鮮活化,啟迪智慧,開闊眼界,利於把握自性修養的途徑和方法。
專著內容共五卷,分卷要旨:
卷一“淵兮湛兮篇”,直面傳統文化之核心——道學,揭示大道即為真心、自性,本卷通過對《道德經》、《莊子》、《六祖壇經》、《玄奘傳》、《首楞嚴經》等相關經典的闡釋,探尋中華文化之心。卷首《莊子對後世學者的擔憂》一文,提出了歷史和現實中關於人自身發展的嚴重缺失,而這種缺失往往被人們所忽視。《六祖教人找自性》、《老子傳道的智慧》兩篇文章,集中顯示大道在於自性的純真,並非某種外來神秘力量所能夠賜予。而《熟視無睹的心》、《汝知身中有不滅耶》兩篇文章,則是理解以上觀點的基礎,文中用啟迪誘導的方式,由表及里,向人們顯示真心之廣大,引導人們認識自性、真心,即“反求諸己”,並且強調,對自性、真心的體悟,必須通過心香實踐去實現,而不能執著於任何語言文字和外在灌輸。《玄奘大師的淨土嚮往》一文,是向道、證道的著名成功範例,鼓勵人們樹立信心。
卷二“精真洞然篇”,集中揭示宗教文化中的解脫之道。如《佛教的文化品格》一文,從歷史、人文視角,分析佛教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以及與世界其他宗教的關係,包括同一性和差異性;《三袁之最話歸宿》一文,結合古代其他典籍,重點剖析明朝著名文學家袁宏道《西方合論》,認為該書理論系統,對於指導自性修證以及淨土追求,意義極為重要;《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一文核心是顯示古佛之道,讓人體悟心源即道的法理,避免盲目外向祈求而陷入迷信;《死與亡隱藏了什麼》一文,則陳列出經典對死亡的觀點,展示信道之由。
卷三“流變三疊篇”共8篇書稿,是對經典中世界的認識,利用現代科學知識,包括宇宙學、天文學、歷史學、考古學等,融入作者《周易》研究新發現,對銀河系、太陽系、地球等天體存在規律進行了深入探索。其中《須彌山王與銀河系中心》一文,主要通過先後天八卦圖的對比,藉助於現代科考成果,對人類在帝堯、女媧末年兩次全球性大災難原因進行探究,並對所謂“瑪雅預言”的荒謬性進行批判。《天外有天高几許》、《遙不可及的鄰居》等文,援引佛經向人們介紹銀河系、地球中的生命存在和河外星系的情形,從現代天文學角度予以必要的印證。《兔子如何會寄跡月輪》、《鯤鵬並非虛有》、《海水曾經是天堂的清潔水》、《畜生原來會說話》、《讓日月喪失光明的阿修羅王》等文,則是對經典中提出的一些奇特生命現象予以介紹和分析。
卷四“不捨晝夜篇”,則是對生生不息的生命現象和形形色色的生命特質的揭示。如《我們怎樣來到世間?》(上下篇),從人性、心理學、考古、文化典籍等多方面,猶如畫卷舒展,對人類在世間的存在及其意義著意凸顯,重點援引《起世經》、《法苑珠林》等佛教經典對成住壞空四“中劫”內人類的出現和消失予以闡釋,同時對各種生命的中間狀態“中陰身”的特點進行描述。《聖人之言信而有徵》一文,通過儒家、道家經典讀解,對經典與現實的關係做了仔細對照,並通過三教典籍和古代歷史記述分析,對古代“聖人”存在的社會歷史價值以及龍、地震等現象進行剖析。《孔子說人有五種》、《出離地獄的生命特質》是對生命類型和改造途徑的揭示。《揮宵練以擬起世緣》是對人的情慾、淫慾的研究,幫助人們正視並及時、正確化解人類的作惡造罪之源。
卷五“相在爾室篇”集中體現了對修證過程以及可能出現的偏差的認識。針對人們對大道修證所謂“超凡脫俗”的模糊觀念,書中明確提出“多情乃佛心,終不捨眾生”。針對一些修行人種種錯誤心理,本卷通過“古風”形式,從經典中採擷出修行路上誤入邪魔之道的狀況,凝鍊成詩,便於記憶,提醒人們樹立正確信仰。本卷中《生與死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眾生殘厄為哪般》等文章,通過對《聊齋志異》、儒道佛經典相關內容的開掘,對傳統文化中的輪迴、報應思想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指出各種誤區。
書中特別提出,弘揚傳統文化,品讀經典,是對自我靈魂的錘鍊,也是對現代文明的充實,是對社會進步的促進,並不是盲從和復古。作者從解讀傳統經典入手,積極肯定諸如“實踐論”、“為人民服務”、“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科學發展觀等哲學思想和執政理念。對於宗教信仰問題,書中強調,樹立信仰必須志向純潔,從體認、改善自性出發,絕對不能貪著,否則的話,就是效法形貌,全然一副自私自利摸樣。書中對一些禍害人類的封建迷信現象和一切邪教表示深惡痛絕,對其種種反科學、反社會、反人類的奇談怪論予以有力的駁斥。書中特別提示,不能把信仰與世間事業、工作、學習等對立起來,否則就是捨本逐末。
全書的編排思路和次序是,大道——信仰——世界——生命——修證,能夠反映出作者對宇宙、人生、道德、社會、科學等問題的思辨精神和心路歷程,也符合現代認識論和實踐論的思想。書中融合古今中外各種文明成果,包括現代政治領袖的思想,彰顯出異彩紛呈的文化思想,對於處於不精神境界和生活層面的人們,產生著切實而具體的引領作用,誰也無權排斥和否定。對待文化之要旨,重在具備開闊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懷。而對於優秀傳統文化,更需要我們倍加珍愛,全面認識,不斷開掘。
書中呼籲,弘揚中華國學,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共建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任重而道遠,需要全民的積極投入。

作者簡介

作 者:張忠勇甘肅省慶陽人 甘肅慶陽師範中文高級講師,中國教育學會甘肅分會會員,甘肅詩歌學會會員。主要論文有:《吶喊,彷徨與中國小說的現代化》(《魯迅研究》),《整體性思維方式與中國古代文學審美特質》(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科版2001第3期),《古代文學自主性教育》獲全國中師語文學會一等獎。 《文選教學中的語言教育問題》獲甘肅省師範青年教師論文競賽一等獎 (甘肅教育獲獎專輯)。
主要著作:報告文學《背起爸爸上學》(合著,光明日報出版社);《中國企業家事跡成長錄》(合著,甘肅人民出版社);《中國小語文作家作品詞典》(民眾出版社);《中師生優秀教案選編》(科學出版社)。

目錄

《經海酌波》目錄
自序
卷一 淵兮湛兮篇(六篇)
一 莊子對後世學者的擔憂
二 玄奘大師的淨土嚮往
三 熟視無睹的心
四 汝知身中有不滅耶
五 六祖教人找自性
六 老子傳道的智慧
卷二 精真洞然篇(四篇)
七 佛教的文化品格
八 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九 死與亡隱藏了什麼
十 三袁之最話歸宿
卷三 流變三疊篇(八篇)
十一 須彌山王與銀河系中心
十二 天外有天高几許
十三 遙不可及的鄰居
十四 兔子如何會寄跡月輪
十五 鯤鵬並非虛構
十六 海水曾經是天堂的清潔水
十七 讓日月喪失光明的阿修羅王
十八 畜生原來會說話
卷四 不捨晝夜篇(六篇)
十九 聖人之言 信而有徵
二十 孔子說人有五種
二一 我們怎樣來到世間(上)
二二 我們怎樣來到世間(下)
二三 出離地獄的生命特質
二四 揮宵練以擬起世緣
卷五 相在爾室篇(九篇)
二五 古風·何為乎多情
二六 古風·不作聖心 名善境界
二七 古風·經論邪魔
二八 眾生殘厄為哪般
二九 苦不堪言之言
三十 生與死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
三一 中箭者的悲哀
三二 百歲何如
三三 人有八種弊惡態
後記

文摘

自序
有一面鏡子,映照萬物和內心,假如沒有它,世界和萬物就無所謂有沒有,每個人都可以找一找,它就在生命的靈動當中。
這面鏡子,是一切有情生命無上的瑰寶,也是宇宙的奇珍。沒辦法形容,沒辦法比擬。
請放心,鏡子永遠不會丟失。但人卻經常會被鏡子中的世間萬象搞的暈頭轉向,從此,鏡子中的東西就被看作是一種異乎尋常的真實,直叫人生死相許。
有這樣一個窮人,曾經造訪一位親友,親友盛情款待以後,他便酩酊大睡。恰好這位親友因公事急需出門,臨別時給窮人的衣服里繫結了一顆無價寶珠,意在解決他爾後的生計。等這個窮人酒醒之後,卻渾然不覺。生活無著的他,只能繼續流浪乞討,歷經艱辛,偶爾又遇到那位親友。這時,親友哭笑不得的說:小伙子啊,你怎么這么傻?解開你的破衣裳,裡面有一顆無價寶珠,現在還在呢,何不貿易以營謀生計呢?而我們恰恰是這樣,渾然不知身中有寶。
有這樣一位父親,他唯一的兒子年幼無知,在很小的時候就捨棄父親,遠走他方。父親找啊找,一直找了五十年,為了便於繼續尋找孩子,他在本國另外一座城市安了家,過著異常富貴豪華的生活,家中金銀寶物無數,奴婢僮僕盈道。有一天,流浪異域的兒子沿門乞討,父親一眼就認出了他,讓人往家中拽,卻險些把兒子嚇死。無奈,父親派人故意衣著襤褸,託言家中需要僱傭人,才把孩子請進家門,但只能讓他從打掃垃圾開始。經過一天天靠近,不斷增加薪水,又讓孩子增進了對主人的信任。直到臨終之際,這位父親才當眾宣布:這個傭人就是我失散多年的親骨肉,將全部家產悉皆交付兒子繼承。兒子震驚不已,終於認識到自己的父親和家庭竟然如此富有和美好。原來,慈父之所以為慈父,是因為清楚家園的珍重,而孩子之所以為孩子,是因為他只會流浪。也許會有人問:世間有這么傻的人嗎?我看不知自性珍寶,有甚於此。
唐代有一位大師,他在尋師訪道時,竟然不向老師行禮。當老師呵斥其傲慢時,他卻從容的說:“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意思是:我哪兒有閒工夫向您行跪拜之禮呢?他的老師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得道高僧,明白這位弟子是在印證自己是否找到了那面鏡子,遂成為默契之交。
有時候,我在想,人和孫猴子有什麼區別?
一派白虹,千尋雪浪。海風徐來,江月明亮。簾卷瀑布,流翠青嶂。——石猴一出世,便尋找到這樣一處人間仙境,美輪美奐,喜不自勝。
未料美猴王享樂,經歷三五百載,突然一天,頓生憂惱,墮下淚來。非同尋常且感人至深的是,石猴竟然也能從別人的生老病死中,感覺到自己生命無常,光陰難再。
苦尋靈台方寸山,幸逢菩提祖師。教他個“術”字門,卻道不能長生而不學!教他個“流”字門,譬做“壁里安柱”難依靠。教他個“靜”字門,又謂之曰“窯頭土坯”怕滂沱。教他個“動”字門,還喚作“水中撈月”空無聊。祖師戒尺三敲,夜半猴兒終得妙道:七十二般變化,十萬八千里筋斗雲,還有那躲過三災的核心妙道,那便是——“見性明心”。
書卷上的孫悟空,理想而虛幻。四個字門的評判,也未必公允和中肯。所謂鬥戰勝佛的名號,出自《大寶積經》卷九十“優波離會”及《決定毗尼經》記載的“三十五佛”之中,純屬張冠李戴。然而,悟空生命無常的感悟,卻異常珍貴;超越生死的奧妙(見性明心),亦全然不假。
找到了那面鏡子,孫猴子變成了孫悟空,這是生命的一次巨變。唐僧的三個徒弟中,數他本事最大,奧秘就在於這是一種暗示和象徵,他具備“悟空”的智慧,代表著西行求法智慧的最高境界。而體現戒、定的“八戒”、“悟淨”則往往捉襟見肘,事與願違,相形見絀,甚至成了人們的笑料。
明朝晚年,適逢佛教末法伊始,所謂魔強法弱之流,勢不可擋。孫悟空形象的塑造,正當其時,絕非偶然。意味著,追求大道的當務之急,就在於掃除一切內、外魔障。而明心見性,則是根本出路。
其實,尋找鏡子,是一種誤會,追尋之旅,有時顯得異常疲憊,也純屬多餘。鏡子本在自性,何必向外尋求?但人有時候確實笨的出奇,即使到了耄耋之年,有時候還被鏡中之像所迷惑。《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臨終前放心不下的就是:油燈怎么會點燃兩根燈芯呢?他的遺言肯定是:趕快去掉一根燈芯吧!吳敬梓寫的這個細節,我覺得一點兒也不可笑,比比皆是啊。
在實際生活中找尋鏡子,老師或經典異常重要。在天人之師沒有在世的年代,傳世經典,於個人,於社會,就成為我們尋找鏡子的嚮導和拄杖,成為指導人們明心見性的階梯,成為生命超越的跳板。作《河思》詩以贊:混濁一線奔東海,蒼莽大地劃疆塞。水深流平容顏老,曲意繞彎腸內熱。
尋寶之途,見於各種經典,只是我們眼界狹隘,活生生將其逐一判開分別。心性,為一切經典之心,和每個人本具之心,息息相通,怎么能夠於中見外?看似古老,實則生機勃勃;說來遙遠,原來就在心田。“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須臾”(《四十二章句經》)。經典是為人們解除無謂束縛的,是指導人們走向自由解脫的,所以,它本質上是鮮活透亮的,不能當死書來讀,也不能當成學問執著。自古以來,大道被世人視為高深莫測或子虛烏有,經典則指出直了本心便是,就那么簡單容易。老子所謂恆常之道不可言道之說,並非故弄玄虛,封閉人類求道之門,斷絕解道之想,而是意在提示,對道的領悟,重在實踐,用心體證,而不能執著於一切語言文字,也不要企圖靠人傳授。《金剛經》說:“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經海酌波,圓照萬象。心猶明鏡,萬象印心。心是傳統文化的心,真心是道的重要範疇,修養自性是找尋真心大道的津梁。只有用心感心,才能心心相印。佛祖曾以琴弦的緩急為喻,強調“心若調適,道可得矣”(《四十二章句經》)。現實中,經常以象觀心,即能體味“孔顏樂處”。對於自性的體證,六祖提醒,需要放下一切執著——“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內典指出,智慧和慈悲,是諸佛之母啊!離開了智慧心和慈悲心,還有何法可以依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