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臨證要旨—內科病證驗案析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信息

譯者
著者陳國權
書號978-7-5091-8850-7
出版日期2016年01月
書代號509188507
所屬類別中醫臨床
責任編輯王久紅
印張15.75
字數298
頁數240
開本16開 平裝
版次1

內容簡介

本書首次在全國公開出版的書籍中啟用傳統的中醫協定處方,或可為青年學子及年輕中醫提供使用經方或時方的一條新路徑乃至於捷徑;首次將頭暈作為一個獨立的證來診治,以彌補《中醫內科學》教材之不足。書中還收錄了陳國權教授關於感冒、發熱、咳嗽、喘證、頭痛、眩暈、胸痹、心痛、不寐、汗證、胃痛、痞證、腹滿及肢體疾病等21種常見病、多發證運用經方診治的經驗。在中醫的病證下涉及西醫學的甲流、強直性脊柱炎、癌症或癌症術後、中風后遺症及癔病性癱瘓等疑難病的辨治。每個病證均根據其發病臟腑、臨床症狀,再按五臟六腑分類,以防止某一病證機械地『標準』於某單一臟腑中,以拓寬辨治思路,提高臨床療效。本書可供中醫院校的學生,包括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後學習參考,對從事臨床工作的年輕中醫師也不無裨益。

圖書目錄

引言 1
第1章 感冒(甲型流感) 發熱證 15
第一節 感冒 15
一、肝感冒 15
二、少陽感冒 16
三、脾感冒 17
四、肺感冒 19
第二節 發熱證 20
一、肝發熱 20
二、少陽發熱 21
三、三焦發熱 25
第2章 咳嗽 27
第一節 肝咳 27
一、疏肝健脾兼調肺 27
二、清肝潤肺兼補腎 28
三、立足四髒不治肺 29
第二節 膽咳 30
一、清膽化痰養肺腎 30
二、清膽瀉肺溫脾腎 30
三、清膽養肝兼理肺 31
第三節 心咳 32
清養心肺補脾氣 32
第四節 脾咳 33
一、健脾滋腎理肺氣 33
二、健脾養血除濕熱 33
三、健脾清心和營衛 34
四、健脾運濕宣降肺 35
五、補脾益氣兼理肺 36
六、補脾清心兼理肺 36
七、補脾潤肺兼理氣 37
八、健脾理肺兼養心 37
九、補脾理氣養心肺 38
十、健脾化痰兼理肺 39
十一、補脾生金利濕熱 40
十二、暖脾化痰宣肺氣 40
十三、溫脾養肝理肺腎 41
十四、培土養血兼補肺 41
十五、暖脾理肺兼清心 42
十六、暖脾清膽兼理肺 42
十七、補脾益腎扶胸陽 43
十八、瀉脾理肺兼祛風 44
第五節 肺咳 45
一、清養肺心健脾氣 45
二、理肺清膽調脾腎 45
第六節 肝腎咳 46
一、滋補肝腎調脾肺 46
二、養肝益腎兼理肺 47
三、養陰祛邪兼理肺 47
四、瀉脾養陰兼理肺 48
五、養陰潤肺兼清熱 49
六、理肺補脾養肝腎 49
七、滋補肝腎調氣機 50
八、養肝清心理肺氣 50
九、養肝溫腎理肺氣 51
十、養肝滋胃治咳嗽 52
十一、化痰理肺滋肝腎 52
十二、調補脾肺養肝腎 53
第七節 脾腎咳 54
補脾益腎化痰飲 54
第3章 喘證 55
第一節 肝喘 55
清肝瀉脾兼降氣 55
第二節 膽喘 56
一、化痰瀉肺兼活血 56
二、化痰扶陽理氣血 57
第三節 脾喘 58
一、暖脾降氣扶胸陽 58
二、暖脾化痰降肺氣 58
三、瀉脾潤肺兼補腎 59
第四節 腎喘 60
納氣清利兼活血 60
第五節 肝腎喘 61
瀉脾清膽補肝腎 61
第4章 頭痛 63
第一節 厥陰頭痛 64
表里雙解調肝脾 64
第二節 少陽頭痛 65
一、疏肝養血兼祛風 65
二、溫肝暖胃養陰血 65
三、暖肝養血開太陽 66
四、溫暖肝腎兼利膽 67
五、清膽活血養肝腎 68
六、養陰清膽除濕熱 68
七、養陰暖肝理氣血 69
八、滋補肝腎兼補脾 70
九、滋補肝腎解少陽 70
十、健脾養陰利濕熱 71
十一、健脾理血扶胸陽 72
十二、調補肝脾祛濕熱 73
十三、養陰健脾除濕熱 74
十四、利膽養陰祛風熱 74
第三節 陽明頭痛 75
養陰祛邪補心脾 75
第四節 太陽頭痛 76
一、太陽頭痛治少陽 76
二、調肝扶陽開太陽 76
第5章 眩暈(附:暈厥) 78
第一節 肝暈 79
一、疏肝養血開太陽 79
二、養陰清熱開太陽 79
三、清膽養陰兼平肝 80
四、養陰祛邪治眩暈 81
五、疏肝養陰開太陽 81
第二節 脾暈 82
一、辛開苦降除痰濕 82
二、養陰清熱調氣機 83
三、平調陰陽除眩暈 84
四、清膽健脾兼溫陽 84
五、補益脾腎治眩暈 85
六、養血祛風化痰濕 86
七、補脾養血理肺腎 87
第三節 肺暈 87
一、開泄太陽養肝腎 87
二、開泄太陽調陰陽 88
三、養陰扶陽開太陽 89
四、開泄太陽養肝腎 89
第四節 腎暈 90
益腎調肝兼活血 90
附:暈厥 91
健脾補腎兼調肝 91
第6章 頭昏(附:夢遊 ) 92
第一節 肝昏 92
一、疏肝養陰兼活血 92
二、疏肝養陰除濕熱 93
三、養陰祛風除濕熱 94
四、養陰瀉脾理氣血 94
五、理血化痰兼平肝 95
六、調肝理血兼健脾 96
七、養肝瀉脾驅濕熱 96
第二節 膽昏 97
利濕化痰兼養陰 97
第三節 脾昏 98
健脾補腎暢三焦 98
附:夢遊 98
健脾利濕養心肺 98
第7章 胸痹 心痛 心悸 100
第一節 胸痹 101
一、痹在肝 101
二、痹在膽 102
三、痹在心肺 103
四、痹在脾 104
五、痹在肺 106
六、痹在三焦 106
第二節 心痛 108
一、痛在肝 108
二、痛在心肺 110
三、痛在脾 111
第三節 心悸 113
一、悸在肝 113
二、悸在膽 114
三、悸在心肺 115
第8章 不寐(附:嗜睡) 116
第一節 關乎肝 117
一、滋補肝腎清心肺 117
二、疏肝養陰健脾胃 118
三、滋補肝腎兼養心 118
四、養肝滋腎兼活血 119
五、疏肝養陰顧心脾 120
六、養陰疏肝兼縮泉 121
七、母(肝)子(心)
同治兼滋水 122
八、養陰活血兼清膽 123
九、滋陰祛濕治夢多 123
十、疏肝健脾兼扶陽 124
十一、疏清肝膽兼祛痰 125
十二、滋補肝腎祛濕熱 126
十三、暖肝滋陰兼益氣 126
十四、養陰清熱兼寧心 127
十五、滋肝補腎調上焦 128
十六、疏肝養陰除濕熱 129
十七、滋補肝腎調氣血 130
十八、滋陰疏肝理血脈 131
十九、滋肝養血寧心神 131
二十、養血疏肝兼補腎 132
二十一、養陰健脾兼祛風 133
二十二、養陰清胃除濕熱 134
二十三、養陰和解兼補腎 134
二十四、調肝清心兼祛風 135
二十五、養陰潤肺兼清心 136
第二節 關乎膽 137
一、清膽養肝實其子 137
二、清膽養肝暖脾氣 138
三、清膽潤肺補肝腎 139
四、調理膽肝養心肺 140
五、利膽滋肝調心腎 141
第三節 關乎心 142
一、補養心肺調肝脾 142
二、調補五臟安心神 143
第四節 關乎脾 144
一、健脾清心兼補肝 144
二、健脾養陰扶胸陽 144
三、辛開苦降運脾氣 145
四、暖脾養肝通陽氣 146
五、健脾養肝實子母 147
第五節 關乎心脾肝 148
一、滋補心脾兼養肝 148
二、補脾養心兼暖肝 149
附:嗜睡 150
一、養陰健脾扶胸陽 150
二、健脾理氣兼醒神 150
第9章 汗證 152
第一節 肝汗 152
一、調肝養陰兼祛風 152
二、調和陰陽疏肝氣 153
第二節 肝膽汗 154
疏肝利膽化痰熱 154
第三節 膽汗 155
和解少陽調營衛 155
第四節 肝脾汗 155
一、養陰健脾兼清心 155
二、疏肝健脾調氣血 156
三、疏肝健脾除濕熱 157
四、疏肝活血化濕邪 157
第五節 肝肺汗 158
調肝潤肺除濕熱 158
第六節 心胃汗 159
滋養心胃祛濕熱 159
第七節 心腎汗 159
養陰清熱交心腎 159
第八節 脾汗 160
一、振復胸陽調肝脾 160
二、健脾養陰兼補腎 161
三、暖脾祛風調陰陽 161
四、調和營衛補脾腎 162
第九節 脾肝汗 163
辛開苦降養肝腎 163
第十節 脾心汗 164
調和陰陽理心脾 164
第十一節 肺汗 165
隨機更方不離肺 165
第十二節 腎汗 165
益氣溫陽兼扶表 165
第10章 胃痛(附:胃脘灼熱) 167
第一節 從肝膽論治 168
一、健脾除濕疏肝氣 168
二、清膽化痰養肝腎 169
三、養陰清膽理氣血 169
第二節 從脾胃論治 170
一、暖脾祛濕養肝腎 170
二、辛開苦降養肝腎 171
三、暖脾養血兼治肺 172
四、瀉脾養陰兼溫陽 172
五、暖脾養肝兼補腎 173
六、暖脾養陰理氣血 174
七、暖脾清膽理氣血 174
八、滋陰清胃養肝腎 175
第三節 從肺論治 176
養陰除濕開太陽 176
附:胃脘灼熱 177
健脾除濕暢三焦 177
第11章 脾胃雜病 178
第一節 從肝論治 178
一、溫暖肝胃調陰陽 178
二、養肝健脾扶胸陽 179
第二節 從心論治 180
滋陰扶陽理氣血 180
第三節 從脾胃論治 181
一、補脾養心暢三焦 181
二、暖脾行痹兼祛風 181
三、暖脾養陰兼祛風 182
四、補脾養陰清心肺 183
五、健脾養肝除痰濕 183
六、養胃健脾兼清膽 184
第12章 痞證 185
第一節 從肝論治 186
一、滋陰扶陽益氣血 186
二、疏肝瀉脾理氣血 186
三、養肝暖脾理胃氣 187
四、疏肝養陰開太陽 188
五、養陰暖脾理氣血 189
六、疏肝暖胃滋肝腎 190
七、疏肝養陰兼補腎 191
八、暖肝疏肝兼化濕 191
九、養血活血兼理氣 192
十、養肝瀉脾理血氣 193
十一、疏肝健脾除濕熱 193
十二、養血活血利濕邪 194
第二節 從膽論治 195
一、和解疏肝兼苦降 195
二、清膽養肝兼理肺 195
第三節 從脾論治 196
一、溫暖肝脾振胸陽 196
二、瀉脾疏肝暢氣血 197
三、養陰清熱兼扶正 198
四、健脾養肝除濕熱 199
五、暖脾化濕調營衛 199
六、暖脾養陰兼補腎 200
七、暖脾養肝理氣血 201
八、暖脾降胃兼化濕 202
九、暖脾養肝兼理氣 202
第四節 從三焦論治 203
調暢三焦疏肝氣 203
第13章 腹滿 204
第一節 肝滿 204
一、散寒清熱理肝氣 204
二、疏肝健脾兼益腎 205
三、養肝活血兼開降 206
四、養肝利膽兼活血 207
五、疏肝養陰理氣血 207
第二節 脾滿 208
一、健脾養陰兼溫腎 208
二、補脾化濕養心肺 209
第14章 肢體疾病 210
第一節 頸、肩、背疼痛 211
一、從肝論治 211
二、從脾論治 213
三、從肺論治 213
第二節 肢體麻木 217
一、從肝論治 217
二、從脾論治 218
三、從肺論治 220
第三節 肢體、關節疼痛 220
一、從肝論治 220
二、從肺論治 221
三、從腎論治 224
第四節 頭部、肢體抖動 225
一、從肝論治 225
二、從肺論治 227
三、從腎論治 228
第五節 惡冷 手足腫紫 229
從脾論治 229
第六節 強直性脊柱炎 232
從肝腎論治 232
後記 23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