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學六變

廖平經學思想發展的6個階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學六變
  • 提出自廖平
初變始於1883年,廖平“襲用東漢法”(《四益館經學四變記》自序),今古文經學並重。以《周禮》為古文經學的大綱,代表孔子早年思想;以《王制》為今文經學的大綱,體現孔子晚年思想。這一階段約止於1886年,代表作是《今古學考》。二變為1887~1897年尊今抑古時期。廖平轉為信奉今文經學,認為先秦及西漢均無所謂古文經及古文經學,這些都是劉歆、鄭玄等人的偽造。1888年撰寫的《知聖篇》、《辟劉篇》代表了廖氏這一時期的觀點。三變約為1898~1901(一說止於1904年,另一說止於1905年)年間的思想。廖平在尊奉今文經學的立場不變的前提下,創造小統大統說。他認為《王制》及有關經典體現著孔子治理中國的王伯(霸)思想,這是小統。而《周禮》及有關經典則是孔子治理世界的皇帝學或大同思想,這是大統。《知聖續篇》、《地球新義》等是這一時期的主要著作。四變是1902~1917年間的思想。主要特徵是把中國傳統的儒、道、釋等家的典籍分別劃歸天學人學。他認為《尚書》、《春秋》、《周禮》、《王制》、《大學》等為人學;而談論六合以外的《易》、《詩》、《中庸》、《山海經》、《列子》、《莊子》等則為天學。代表作是《孔經哲學發微》。五變始於1918年(有的史家認為始於1912年),主要是“改去‘今古’名目,歸之‘小大’,專就六經分‘天人’、‘大小’”(《六變記》)。他確定《禮經》、《春秋》、《尚書》為人學三經,《樂》、《詩》、《易》為天學三經。並重申1912年的主張:孔子為作六經而制字,摒棄前此的拼音符記,創造了足以載道垂法的中國文字。代表作是其學生黃鎔箋述的《五變記》。六變始於1919年(一說1921年),主要是用《內經》去解釋《詩》、《易》二經。1930年完成的《詩經經釋》和《易經經釋》是其代表作。
除了他的學生對六變多所肯定外,俞樾等人對初變評價較高。學術界也普遍肯定二變對康有為的影響。綜觀其六變,也有不變之處:一是尊孔不變。他一直把孔子看做前知、生知的聖人,而且把孔學的範圍越變越大。他不但力圖把孔學的適用範圍由中國推至全世界,而且力圖把中國乃至世界各宗教和學術流派都納入孔學的體系中。二是始終堅持六經乃孔子所作。三是所作結論大都缺乏縝密論證,牽強附會的論斷甚多,從三變起尤為明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