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粳6號

綏粳6號

寒地水稻新品種——綏粳6號,綏粳6號是黑龍江省農科院綏化農科所以藤系137為母本,墾稻5號×龍花83-079F1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2003年1月通過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命名為綏粳6號。該品種經黑龍江省大面積試種、示範,表現出高產、穩產性好,米質優良等特點,受到稻農的廣泛歡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綏粳6號
  • 品系代號:綏97-046
  • 生育日數:133天
  • 植株高度:86.5cm
產量表現,特徵特性,產量試驗結果,栽培要點,適應區域,

產量表現

2000—2001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7950.0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2.7%:2002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7659.0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7.4%。

特徵特性

粳稻,,從出苗到成熟需活動積溫2520℃。,穗長16.7cm,每穗平均92.2粒,千粒重27.7克,結實率90.6%,分櫱力較強。穎色黃,無芒,穎尖黃色。品質分析結果:糙米率81.3%,精米率73.2%,整精米率64.9%,堊白大小7.0%,堊白米率6.0%,堊白度0.4%,膠稠度74.3毫米,鹼消值7.0級,直鏈澱粉18.73%,粗蛋白7.12%。經人工接種苗瘟4—6級、葉瘟5級、穗頸瘟3—5級,自然感病苗瘟4—5級、葉瘟3—5級、穗頸瘟3級。

產量試驗結果

1995年產量鑑定,公頃產量8166.7公斤,比對照品種東農416增產13.2%,1996年所內品種比較試驗,公頃產量8033.3公斤,比對照品種東農416增產14.0%,在慶安縣異地鑑定試驗,公頃產量8433.3公斤,比對照品種東農146增產16.7%。1997年省第二積溫帶早熟組8個點次區域試驗結果,平均公頃產量7942.2公斤,比對照品種東農416增產10.04%。1998年8個點次的區試結果,平均公頃產量8399.0公斤,比對照品種東農416增產7.0%,兩年平均增產8.52%。1999年參加省第二積溫帶早熟組生產試驗,6個點次平均公頃產量為7804.3公斤,比對照品種東農416平均增產10.46%。同年在鹽鹼土區進行生試,6個點次平均公頃產量7852.44公斤,比對照品種東農416平均增產16.6%,在嚴重低溫早霜年的1999年,7個點次生產試驗和5個鹽鹼地生試點沒有減產點,增產幅度在0.6-22%。
該品種抗鹽鹼,耐冷涼性強,適宜在黑土及鹽鹼井灌區培育多櫱苗進行單本超高產栽培。1997-1999年在綏化市綏西鹽鹼地,河夾信子黑土及井灌區和慶安等地進行較大面積單本植超高產示範,平均公頃產量在9886.9-11613.8公斤的超高產量。
適應區域及栽培要點:
適於黑龍江省第二積溫帶及鹽鹼井灌區插秧栽培,4月上中旬育苗,5月中下旬移栽,插秧規格一般採用9×4寸或9×5寸,每穴3-4苗稀植。中等肥力公頃施二銨100-150公斤,尿素150-200公斤,硫酸鉀50公斤,在鹽鹼井灌區可採用8×4寸至9×4寸,每穴3-5株,採用單本植栽培,可在4月5-10日,中大棚旱育苗,每平方米播芽種75g,秧齡40-50天,秧苗帶3個櫱以上進行移栽,移栽規格採用9×5寸,10×5寸或10×6寸,每穴1苗,每平方米15-20苗。

栽培要點

早育稀植,4月上中旬播種,播種量每平方米200—250克。5月中下旬移栽,本田移栽規格為30X13厘米或26X13厘米,每穴3—4苗。中等肥力條件下,本田底肥磷酸二銨100公斤/公頃,尿素100公斤/公頃,硫酸鉀50公斤/公頃。追肥:分櫱肥和穗肥共施尿素150公斤/公頃。

適應區域

黑龍江省第二積溫帶插秧栽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