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德石雕

綏德石雕是陝西省榆林市綏德縣的地方傳統手工技藝。

2014年11月11日,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Ⅶ-56。

歷史,產品,

歷史

傳統的榆林大地上,土多,沙多,石頭也多。土多,生長出土窯洞;沙多,瘋狂成大沙漠;石多,便孕育出石雕藝術。
榆林的石雕之鄉在綏德。歷經秦漢唐宋,於明清時期,綏德古城內遺留的人文景觀、摩崖石刻以及民間廣泛流傳的石雕藝術品就更是不勝枚舉。諸如秦時扶蘇監軍駐綏時“太子府”遺址,“賞月台”遺址、扶蘇屈死於城南二里許的盧家灣,遂有嗚咽泉景觀和疏屬山巔的扶蘇墓、扶蘇祠等景觀;“晉溪洞”“龍洞清流”“天下名州”等摩崖石刻;以及民間老鄉家保鎖娃娃的炕頭石獅獅,與那些深埋墓葬而被挖掘出土的東漢畫像石,足以證明石雕藝術源遠流長,代代相傳。
勤勞智慧的綏德人,憑藉著得天獨厚、天然優質的山石資源和精湛的技術力量,打造出了石文化的過去和現在,開拓了石雕工藝的新天地。一支數以千計萬計的石匠隊伍,為省內外城鄉建設打造出了光彩奪目的雄偉建築和斑斕絢麗的石雕藝術品,而且,經綏德工匠所雕刻的石獅子已漂洋過海,遠銷日本、美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由此,綏德有“石獅故鄉”,“石獅王國”等美稱。
綏德石獅是這塊黃上地上的文化和經濟的象徵。“獅”文化在名州文庫中應屬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無論是那威嚴高大,置於廟堂高山的鎮山獅,還是珍藏炕頭,扶正祛邪的炕頭獅,都以其顯明的個性特徵,獨特的造型意象和大膽誇張,粗細結合,自然而渾樸的雕刻技法,贏得了世人的讚譽、專家們的稱道。綏德石獅雕鑿自然、隨便,不受約束,神態生動,妙趣橫生。有的天真爛漫,一副稚氣,活象頑皮的孩子;有的憨厚老實如同陝北老農;有的穩重安詳、溫順可親好似慈母;有的剛健威嚴如同勇士。北京的評論家指出:“綏德石獅有一種大匠氣概。表現了生活中最可愛、最生動的一種神韻,是真正的寫意傳統,純正的民族特色”。在這塊貧窮、乾旱、生態環境極為惡劣的黃土地上,綏德漢創造的隸屬中華民族藝術本源的石雕藝術,凝聚了真正的寫意傳統、純正的民族特色。它充分體現了黃土高原那種渾厚、純樸的氣質,具有濃郁的泥土芳香。在創作方法上隨意、大膽、粗擴、潑辣、大氣磅礴,並採用圓雕、浮雕、鏤空、陰刻、陽刻、線刻並用等手法,線刻中陰線與陽線靈活多變,真可謂神能人石,石能傳神。綏德炕頭石獅中的兩面獅,絕對是立體派的東西,畢卡索探索了一輩子的立體派,在綏德的民間則隨處可見,綏德被譽稱為“石雕之鄉” 當之無愧!
社會和人生的風格畫都在綏德漢子的石雕藝術上放大或縮小。他們精雕細刻的手藝和傳統古典的審美情趣,在以下幾處建築物上得到了充分發揮和展現。千獅橋——千獅橋橫跨在無定河南北兩岸,因橋身兩側站立著神態各異的1008隻大小不一的石獅子而傳名。這裡是榆林石雕藝術的長廊,也是“天下名州”綏德城的標誌。
天下第一石牌樓——天下第一石牌樓矗立在210國道進入綏德縣城的南端,是中國最大的石結構牌樓,其間的時刻工藝令中外遊客嘆為觀止。
永樂大道石刻長廊——永樂大道石刻長廊石雕刻在1680米長的永樂大道上的一幅石刻長卷,集中展現了黃土地上古樸的民俗風情和文化、文物景觀,榆林信天游中的經典也躍然其上。有觀者嘆曰:走了永樂大道,就了解了黃土文化。
四十里舖石雕群——四十里舖在210國道上,國道兩旁,布滿生意興隆的石雕作坊。地上立著龍柱,蹲著石虎,站著石人石佛。其中最大最常見的則是石獅子。這裡的石獅子享譽海內外。
綏德石雕藝術是“綏德漢”情感的一種宣洩,是綏德男人的一種藝術。他凝結著“綏德漢”純樸、直率、頑強拼搏的品格;也象徵著綏德男人高大、英威、彪悍的氣質;更能體現綏德漢那種英勇頑強、不屈不撓、頂天立地、與時俱進的精神。所以,從古至今綏德的石雕工匠們,以明快簡括的刀法,大膽隨意的想像和自然嫻熟的雕刻技術,雕出了綏德漢五彩斑斕的情感世界。無論是雕刻的人物、山水、花草、禽、 獸等工藝品,還是雕刻的石獅、龍柱或石牌坊等大型建築物;亦不管是從地下挖掘出的的漢畫像石,還是世代相傳珍藏在老鄉家炕頭的石獅子,都發展了傳統的石雕技術,使其繼承、再造了石雕的新意。
綏德石雕藝術,以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大膽開拓創新的精神,用象徵、含蓄、寓意深刻的筆觸,古樸粗獷的筆觸,精雕細刻的刀法和博大磅礴的氣勢,為全世界所矚目。他所蘊含的藝術價值和學術價值是很高的,它對我們研究人文學、民俗學、歷史學、民族學、東方美學乃至世界美學都有很高的價值。
2009年,綏德石雕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2016年,綏德建成大型石魂廣場。
2017年10月,綏德成功舉辦“國際石雕文化藝術節”。

產品

有建築物、裝飾物、工藝品、墓葬品、生產用具、日常生活用品、野獸、家畜、家禽、紋飾、圖案、美術畫、花草、文具、健身器具、鳥類、魚類、交通設施和防護設施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