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長城(秦腔劇目)

絲路長城(秦腔劇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秦腔新編歷史劇《絲路長城》由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小梅花團打造。初次亮相在2015年第二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

該劇以瑰麗宏大的情節、輝煌壯闊的場景及精湛生動的表演,書寫了一首秦汁秦味的絲路史詩,這也是唯一一部在本屆藝術節上綻放光彩的秦腔劇目。

基本介紹

劇情提要,創作背景,創作歷程,高台教化,

劇情提要

《絲路長城》以唐太宗做出“開放邊境、胡漢互市”重大決策和果斷出兵平叛繼而“德化天下”、經略周邊為時代背景,講述了主人公柳娘一家悲歡離合與報國立功的感人故事,表達了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的緊密關係,展現了重新打通絲綢之路給絲路各國帶來的福祉。該劇以宏大的思路和洗鍊的結構,描繪了唐太宗李世民為維護邊疆穩定、民族團結、邦鄰和睦而重建絲綢之路的壯闊歷史圖景,展現了盛唐時代雄厚強大的軍事實力與李世民高瞻遠矚、縱橫排闔的宏偉氣概。“絲路”傳承出中華民族的傳統人文精神,“長城”則象徵堅毅英武的民族氣魄,以唐代開闢絲綢之路,與邊疆少數民族‘化干戈為玉帛’的歷史故事,詮釋了中華民族嶄新的外交思維,弘揚了民族團結、攜手共進的偉大夢想。
絲路長城

創作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具有融古通今,連線中外的鮮明特點,賦予古絲綢之路以全新的時代內涵。永久落戶陝西的“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將為充分展現世界文化多樣性,展示中華文化的永恆魅力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此盛會上以古老的大秦之腔演繹史詩般的《絲路長城》,無疑具有深刻的歷史內涵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創作歷程

《絲路長城》原為京劇。為了使這部劇目落戶陝西,省文化廳及相關部門領導多方奔走,大力協調,給予了小梅花秦腔團各方面的指導與支持,終使該劇順利開排。擔任作曲、配器的郭全民、黨中田反覆研究琢磨,將秦腔劇種的蒼勁豪邁、慷慨激揚貫穿於全劇之中,為其塑造了厚重深沉、大氣磅礴的音樂敘事形象。與京劇“以角取勝”不同的是,由國家一級導演楊君執導、小梅花秦腔團演出的秦腔《絲路長城》重在展示整體陣容,張揚團隊精神,充分彰顯全團強勁的藝術力量。導演發揮年輕演員們英武靚麗的特長,在唱念做舞的編排上巧妙構思,舞台調度新意迭出。王航飾演的唐太宗,李江偉飾演的北荒,魏艷妮飾演的柳娘,郭楠楠飾演的玉郎等主要人物,個個把握的生動準確,個性鮮明,滿台民眾演員精氣神十足,俊朗俏麗,英氣逼人。全劇唱腔激越悠揚,舞蹈靈動歡快,青春氣息撲面而來。音樂於秦韻之中又融入了西域、波斯等異域風情,舞美、燈光、服裝等方面的呈現可謂美輪美奐,異彩紛呈,令人賞心悅目。正如一朵盛開在第二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上芬芳富麗的鮮花,秦腔《絲路長城》給觀眾無比驚艷的審美體驗。

高台教化

小梅花秦腔團凝聚各方力量打造《絲路長城》這部承載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美好夢想的史詩之作,既是對民族歷史與傳統經典的回溯與傳承,也是對秦腔藝術立足歷史、關照現實、與時俱進的一次有益探索與嘗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