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在對研究背景、研究意義、研究目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路徑、研究架構、研究內容等進行規劃設計的基礎上,對於國內外智庫發展、國外絲綢之路智庫戰略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智庫建設等核心問題進行了研究。該書分析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智庫研究的國際環境,剖析了相關國家戰略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對接領域,明晰了中國各類智庫的現狀與不足,確認了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智庫建設發展的方向及可循路徑。
作品目錄
創作背景
智庫,又稱智囊、思想庫,是以公共政策為研究對象、以影響政府決策為研究目標、以公共利益為研究導向、以社會責任為研究準則的專業研究機構。智庫的運作相對穩定、獨立,是實現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一種制度和組織安排,發揮著搶占思想高地、提高決策質量、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功能;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關係著一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以及人民的幸福安康。國外學者對現代意義上的智庫研究始於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學者的研究大致始於20世紀80年代。從2013年開始,中央連續下發推進中國智庫建設的重要檔案,以這些政策檔案為新契機,全國範圍內的智庫建設和智庫研究隨即從點到面迅速發展起來,學術界對智庫的關注也越來越多。基於此,《絲綢之路經濟帶智庫建設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核心觀點如下:(1)通過研究國外知名智庫的管理機制、籌資機制、人才管理機制、成果宣傳機制和研究課題管理可以看出,國外智庫有較為寬鬆的制度環境,政府也高度支持其發展,這為智庫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巨觀環境。多元化的資金來源為智庫的發展提供了較為充足的資金,靈活、完善的用人機制給智庫提供了優秀的人才,良性的人員流動機制保持了智庫的活力,良好的傳播途徑進一步放大了智庫的社會影響力。
(2)通過對比各國的絲綢之路計畫發現,從地域上看,各國的絲綢之路計畫有所重合,覆蓋範圍雖大小不同,但它們有著共同的核心目標區域——中亞。歐亞聯盟是從東歐到中亞,“新絲綢之路計畫”是從中亞到南亞,而絲綢之路經濟帶也是以中亞為起點向外輻射。同時,各國戰略均以經濟為基本形式和內容,各國的“絲路”計畫都視中亞為連通歐亞的物流、資源、經濟乃至政治紐,並寄望自己和這個樞紐“無縫對接”,更有效地拓展自身商路與經濟輻射圈,擴大本國的經濟、能源、安全外延。
(3)針對絲綢之路研究的智庫機構紛繁叢生,類別形式各異,圍繞絲綢之路開展專項研究的智庫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但中國智庫尚處於發展初期,存在“大而不強”“多而不精”的尷尬境遇,國內五大類別智庫在智庫性質組織形態、經費來源和研究方向上差別各異,且面臨“黨委、政府及社科院智庫獨立性缺乏、黨校智庫研究範圍較窄、高校智庫與社會貼合度不高、民間智庫發展仍不健全”的發展困境。
(4)通過建立智庫成果評價體系對“一帶一路”專項智庫影響力進行評價,發現“一帶一路”專項智庫發展程度差異巨大,主要集聚在國家政治中心北京和絲綢之路起點、打造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的西安。排名結果與它們所具有的地域優勢相一致,應當繼續充分發揮和利用。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盧山冰,男,生於1966年,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北大學現代學院院長,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院長。研究方向:產業組織理論與前沿動態、“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