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復興鼎”的設計以陝西出土文物西周大克鼎為原型,圖案反映現代絲綢之路與古絲綢之路文化。鼎雙耳傳統龍紋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鼎口沿下駝隊體現古絲綢之路的盛況“駝鈴響三洲、絲綢傳真情”;鼎腹紋飾雲雷紋打底。設計三個主圖案,正面圖案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長安,橄欖枝相托,象徵祈福世界和平、發展共贏的目標願望;兩邊分別飾輪船與高鐵圖案,體現“一帶一路”走向世界的盛況。鼎足上方飾獸面饕餮紋,是西周文化的精髓。鼎腹內側撰刻銘文,記載重啟絲綢之路的發展歷史。
絲綢之路復興鼎是是陝西歷史博物館與陝西“秦藝坊”珠寶有限公司邀請社會知名人士肖雲儒、陝西省文物局研究員尹夏青等專家歷經兩年多考察論證,精心策劃,打造出的文創拳頭產品。
在“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帶動下,陝西歷史博物館文創產業秉承“把博物館文化帶回家、用創意連通世界”的理念,讓文物活起來,講文物背後的故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絲綢之路復興鼎
- 作者:秦藝坊
作品內容,創作背景,作品賞析,工藝,
作品內容
“絲綢之路復興鼎”的設計以陝西出土文物西周大克鼎為原型,圖案反應了現代絲綢之路與古絲綢之路的文化縮影,鼎雙耳傳統龍紋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鼎口沿下駝隊體現古絲綢之路的盛況——“駝鈴響三洲、絲綢傳真情”;鼎腹紋飾雲雷紋襯底,設計三個主圖案,正面圖案是絲綢之路的起點長安,橄欖枝相托,象徵祈福世界和平、發展共贏的目標願望,兩邊分別飾輪船與高鐵圖案,體現“一帶一路”走向世界的盛況;鼎足上方飾獸面饕餮紋,是西周文化的精髓;鼎腹內側撰刻銘文,記載重啟絲綢之路的歷史性時刻。
創作背景
鼎在古代被視為重要禮器,乃權利與等級、文明與誠信的象徵,文則國泰民安,鑄則政通人和。鼎是文明的見證,也是文化的載體。周朝時候,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的時候都以鑄鼎記載功績,因此,鼎被賦予了神聖的色彩。五千年來,鼎是中華民族的見證,是中華民族的代表作品,是穩步發展、和平、富貴吉祥的象徵。
此次發布的“絲綢之路復興鼎”是陝西省歷史博物館2016年積極探索“先科研後產業”發展機制,站在打造“一帶一路”戰略高度上推出的文創拳頭產品,這件融文化內涵和傳統工藝為一體的文創精品必將在藝術品市場和收藏界產生廣泛影響。
作品賞析
為了體現工匠精神,提品質、創品牌,該鼎採用傳統工藝“失蠟法”鑄造而成。失蠟法起源於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它以傳統手工工藝製作,循環往復、做工精細、工藝流程的綜合性配合恰到好處,從塑型翻模、壓制蠟型、焙燒脫蠟、澆鑄原型到熱鏨冷刻打磨拋光等30多道手工製作工藝傳承至今,作品具備了藝術品的獨一性。
工藝
2016年09月03日,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寺秦藝坊,70歲的老工匠何師傅正在打磨新出爐的青銅鼎,這些青銅鼎是陝西歷史博物館新開發的文創產品“絲綢之路復興鼎”。除了銅材質的,“絲綢之路復興鼎”還有金鼎,銀鼎。
“絲綢之路復興鼎”採用失蠟法熱鑄冷刻工藝,要經過塑型翻模、壓制蠟型、焙燒脫蠟、澆鑄原型到熱鏨冷刻、拋光打磨等30多道工序。陝西歷史博物館文創基地——位於法門寺的秦藝坊,在繼承古法的基礎上採用現代科技,用全封閉鑄造機,提高了鑄件的成品率和質量,減少了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