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綿腐病 病原 Pythium aphanidermatum,症狀 主要為害果實。一般多是植株下部,尤其是接觸地面的果實發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絲瓜綿腐病
- 病原中文名:瓜果腐霉
- 病原拉丁學名:Pythium aphanidermatum Fitzp.
- 病原分類地位:鞭毛菌亞門
- 病害類型:真菌
- 主要為害部位:全株
為害症狀,病原形態特徵,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防治方法,基本方法,藥劑方法,
為害症狀
苗期染病引起猝倒,主要在幼苗長出1~2片真葉時,先在胚莖露出土面的基部現水浸狀斑,很快病部變為黃褐色乾癟收縮成線狀,在子葉還沒萎凋之前即猝倒。3片真葉後猝倒明顯減少。果實染病引起綿腐,初現水漬狀斑點,擴展後變為黃色或褐色水浸狀大病斑,與健部分界明顯,後半個或整個果實腐爛,並在病部外圍長出一層茂密的白色棉絮狀菌絲體,果實染病始於臍部或從傷口侵入,在
傷口附近顯症,後引致全果腐爛。絲瓜果實生長期長,綿腐病發生重,長江以南尤為普遍。
病原形態特徵
Pythium aphanidermatum(Eds.)Fitzp.稱瓜果腐霉和P.delienseMours稱德里腐霉,均屬鞭毛菌亞門真菌。在CMA上菌叢白色綿狀,菌絲體發達,具分枝無隔膜,菌絲寬3~7微米;遊動孢子囊頂生,膨大成形狀不規則的姜瓣狀,萌發後形成球狀泡囊,泡囊內含遊動孢子8~29個,遊動孢子腎形雙鞭毛,休止時呈球狀,大小11~12微米;藏卵器頂生球狀,無色,大小18~36微米,雄器同絲或異絲生,近橢圓形;卵孢子球形光滑,不滿器,淺黃色,直徑17~28微米。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該菌腐生性強,在土壤中長期存活,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或渡過不利環境條件,條件適宜時萌發產生遊動孢子或直接長出芽管侵入寄主;在土中營腐生生活的菌絲也可產生孢子囊,釋放出遊動孢子侵染瓜苗,引起猝倒病;在病殘體上又產生孢子囊和遊動孢子借雨水濺射到近地面的果實上,侵入後形成綿腐,在田間不斷地進行重複侵染。傳播主要靠風雨或流水及帶菌有機肥,秋後病菌又在病部組織里形成卵孢子越冬。結瓜期陰雨連綿、濕氣滯留易發病。
防治方法
基本方法
①選用綠旺、3號絲瓜、短度水瓜、長度水瓜等耐濕的品種。
②育苗期及絲瓜長出3片真葉以前要注意防止幼苗猝倒病,具體方法參見黃瓜猝倒病。
③定植時採用高畦或起壠種瓜,南方畦面做成龜背形,排水溝深約30~40厘米,防止雨後畦面積水,定植穴施入充分腐熟有機肥或酵素菌漚制的堆肥,絲瓜架棚要搭得高些,下垂的果實不要與地面接觸,同時要注意通風,防止濕氣滯留。北方要注意及時插架,前期少澆水,多中耕,棚室栽培時要注意放風、降濕。
藥劑方法
①苗期發病初期噴淋72.2%普力克水劑600~7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4%防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克露、克霜氰或霜脲錳鋅(克抗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
②生長中期可選用18%甲霜胺錳鋅或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56%靠山水分散微顆粒劑800倍液,每667m2噴對好的藥液60升左右,雨季隔10天左右1次,連續防治2~3次。對上述殺菌劑產生抗藥性的可改用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或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採收前5天停止用藥。
③生物防治法。即利用抗生菌,將人工培養的抗生菌施入土中能抑制病菌生長。如在瓜田施用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或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的培養物,以利土壤中拮抗微生物得到繁育,從而達到抑制病原菌生長之目的,可以收到防病增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