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毛雀稗(學名:Paspalum urvillei Steud.)是禾本科雀稗屬植物,多年生疏叢型草本。具短根狀莖。稈叢生,高50-150厘米。葉鞘密生糙毛,鞘口具長柔毛;葉片長15-30厘米,寬5-15毫米,無毛或基部生毛。總狀花序10-20枚,長8-15厘米,組成長20-40厘米的大型總狀圓錐花序。花果期5-10月。種子卵圓形,表面有茸毛,千粒重2克。
原產於南美洲的阿根廷、烏拉圭和巴西的南部;世界較溫暖的地區廣泛種植;1962年中國從越南引進種子在廣西試種,在廣西、雲南、廣東、福建、江西、湖北、貴州和台灣等地均有種植。生於村旁路邊和荒地。
絲毛雀稗適口性好,各種家畜喜食,也可養魚。除此之外,還可曬制乾草、製作青貯。 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生長速度快,也是極為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疏叢型草本。具短根狀莖。稈叢生,高50-150厘米。葉鞘密生糙毛,鞘口具長柔毛;葉舌長3-5毫米;葉片長15-30厘米,寬5-15毫米,無毛或基部生毛。
總狀花序10-20枚,長8-15厘米,組成長20-40厘米的大型總狀圓錐花序。小穗卵形,頂端尖,長2-3毫米,稍帶紫色,邊緣密生絲狀柔毛;第二穎與第一外稃等長、同型,具3脈,側脈位於邊緣;第二外稃橢圓形,革質,平滑。花果期5-10月。在中國湖北省3月返青,6月開始開花,7月下旬種子開始分批成熟。種子卵圓形,表面有茸毛,千粒重2克。
生長環境
生於村旁路邊和荒地。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性強,可耐-10℃的低溫,是熱帶牧草中耐寒性較強的草種之一。抗旱能力也較強,可耐一定時期的乾旱。耐酸性土壤,在pH為4.2的紅壤中,仍能正常生長。耐熱、耐濕、耐刈、耐牧、抗病蟲害。抗逆性強,適應範圍廣。對中國南方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氣候有著極好的適應性。
分布範圍
原產於南美洲的阿根廷、烏拉圭和巴西的南部;世界較溫暖的地區廣泛種植;1962年中國從越南引進種子在廣西試種,在廣西、雲南、廣東、福建、江西、湖北、貴州和台灣等地均有種植。
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可用種子繁殖,也可分株繁殖。因種子細小,播種前應精細整地,施有機肥1.5-3萬千克/公頃,磷肥450千克/公頃,酸性土加施石灰450千克/公頃作基肥。適時播種是種植成敗的關鍵,宜3月播種。播種量 30-37.5千克/公頃,條播或撒播均可。條播,行距40-50厘米,播種深度1-2厘米。
分株繁殖,以3-6月雨季進行最好,按行株距35厘米×25厘米栽植。每穴栽3-4個分櫱,覆土5-6厘米,栽後澆水,陰雨天定植可提高成活率對氮肥反應敏感,刈割後施氮肥可以加速再生草萌發和生長。夏季灌溉可大大提高鮮草產量和品質。末期刈割留茬高度以8-15厘米為宜。種子成熟不一致,持續時間長,易脫落,故應分批採收。
栽培技術
絲毛雀稗由於青苗期生長緩慢,與雜草競爭力弱, 中耕除草1-2次,如為分株帶根定植則不需中耕。絲毛雀稗草地的土壤容易板結,每隔3-4年地面要深翻1次, 以破壞其老根,促進植株的更新。
絲毛雀稗耐踐踏和重牧,是中國南方紅、黃壤低山丘陵夏季髙溫地區草山草坡改良的適宜草種。刈割最好在抽穗前進行,留茬高度4-6厘米,既保證了較高的營養價值又有利於刈後再生。也可與豆科混播用於放牧。
主要價值
絲毛雀稗鮮草和乾物質含粗蛋白質分別為18%和8.7%,無氮浸出物分別為8.8%和42.5%。適口性好,各種家畜喜食,也可養魚。除此之外,還可曬制乾草、製作青貯。 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生長速度快,也是極為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