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棉木葉,中藥名。為衛矛科植物絲棉木Euonymus maackii Rupr.的葉。分布於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湖北、貴州。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用於漆瘡,癰腫。
基本介紹
- 中藥名:絲棉木葉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無患子目
- 科:衛矛科
- 屬:衛矛屬
- 種:絲棉木
- 採集時間:春季
- 用量:外用:適量,煎湯熏洗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葉。
性味
味苦,性寒。
功效
清熱解毒。
主治
用於漆瘡,癰腫。
相關配伍
治漆瘡:(1)絲綿木枝葉適量,煎湯熏洗。也可與香樟木等量煎湯熏洗。(《上海常用中草藥》
(2)絲綿木葉60g,香樟木30g,蒲公英6g,苦參6g,雪見草30g。煎水洗患處。(《青島中草藥手冊》)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煎湯熏洗。
採集加工
春季採收,曬乾。
形態特性
絲棉木又名:白杜、明開夜合、白皂樹、馬氏衛矛、華北衛矛、桃葉衛矛、合歡花。小喬木,高達6米。葉卵狀橢圓形、卵圓形或窄橢圓形,長4-8厘米,寬2-5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具細鋸齒,有時極深而銳利;葉柄通常細長,常為葉片的1/4-1/3,但有時較短。聚傘花序3至多花,花序梗略扁,長1-2厘米;花4數,淡白綠色或黃綠色,直徑約8毫米;小花梗長2.5-4毫米;雄蕊花葯紫紅色,花絲細長,長1-2毫米。蒴果倒圓心狀,4淺裂,長6-8毫米,直徑9-10毫米,成熟後果皮粉紅色;種子長橢圓狀,長5-6毫米,直徑約4毫米,種皮棕黃色,假種皮橙紅色,全包種子,成熟後頂端常有小口。花期5-6月,果期9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林緣、山麓、山溪路旁。分布於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湖北、貴州。
相關論述
《上海常用中草藥》:“外用解漆毒,主治漆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