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學基礎(第二版)(王瑞卿著圖書)

統計學基礎(第二版)(王瑞卿著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統計學基礎》(第二版)是一本統計學基礎教材,闡述如何通過統計調查、蒐集和整理統計資料進行統計研究分析。其主要內容包括統計概述、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綜合指標、動態數列、抽樣推斷、相關與回歸分析、統計指數、國民經濟核算以及Excel統計實踐10個項目。

本書緊密結合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突出了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體現“實用、適用、先進”的編寫原則和“通俗易懂、精練、可操作”的編寫風格,在適度的基礎知識與理論體系覆蓋下,注重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技能操作,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經濟、管理、人文等相關專業的基本教材,以及自學考試、網路教育、成人教育的統計入門教材,也可供廣大統計工作者及有關人員學習參考。

基本介紹

  • 書名:《統計學基礎》(第二版)
  • 作者王瑞卿
  • ISBN:978-7-301-22944-6
  • 類別: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專科教材>理學
  • 頁數:340
  • 定價:¥34.00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08-29
  • 版次:2
目錄
第1章 統計和數據
1.1 統計及其套用領域
一、什麼是統計學
二、統計的套用領域
三、統計的誤用與濫用
1.2 統計數據及其類型
一、分類數據、順序數據、數值型數據
二、觀測數據和實驗數據
三、截面數據和時間序列數據
1.3 統計中的基本概念
一、總體和樣本
二、參數和統計量
三、變數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2章 數據的收集
2.1 統計數據的來源
一、數據的間接來源
二、數據的直接來源
2.2 調查設計
一、調查方案設計
二、調查問卷設計
2.3 統計數據的質量
一、統計數據的誤差
二、統計數據的質量要求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3章 數據整理與展示
3.1 數據的預處理
一、數據審核
二、數據篩選
三、數據排序
3.2 品質數據的整理與展示
一、頻數與頻數分布
二、品質數據的圖示
3.3 數值型數據的整理與展示
一、數據分組
二、數值型數據的圖示
3.4 使用圖表的注意事項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4章 數據分布特徵的測度
4.1 集中趨勢的度量
一、平均數
二、中位數和分位數
三、眾數
四、各度量值的比較
4.2 離散程度的度量
一、極差和四分位差
二、平均差
三、方差和標準差
四、離散係數:比較幾組數據的離散程度
4.3 偏態與峰態的度量
一、偏態及其測度
二、峰態及其測度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5章 抽樣與參數估計
5.1 抽樣與抽樣分布
一、機率抽樣方法
二、抽樣分布
5.2 參數估計的基本原理
一、估計量與估計值
二、點估計與區間估計
5.3 總體均值的區間估計
一、大樣本的估計
二、小樣本的估計
5.4 總體比例的區間估計
5.5 樣本量的確定
一、估計總體均值時樣本量的確定
二、估計總體比例時樣本量的確定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6章 假設檢驗
6.1 假設檢驗的基本原理
一、假設的陳述
二、兩類錯誤與顯著性水平
三、檢驗統計量與拒絕域
四、利用p值進行決策
6.2 總體均值的檢驗
一、大樣本的檢驗方法
二、小樣本的檢驗方法
6.3 總體比例的檢驗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7章 相關與回歸分析
7.1 變數間關係的度量
一、變數間的關係
二、相關關係的描述與測度
7.2 一元線性回歸
一、一元線性回歸模型
二、參數的最小二乘估計
三、回歸方程的擬合優度
四、顯著性檢驗
7.3 利用回歸方程進行估計和預測
一、點估計
二、區間估計
第8章 時間序列分析和預測
8.1 時間序列及其分解
8.2 時間序列的描述性分析
一、圖形描述
二、增長率分析
8.3 預測方法的選擇與評估
8.4 平穩序列的預測
一、移動平均法
二、指數平滑法
8.5 有趨勢序列的預測
一、線性趨勢預測
二、非線性趨勢預測
8.6 複合型序列的分解預測
第9章 指數
9.1 指數的含義與分類
9.2 加權指數
一、加權綜合指數
二、加權平均指數
三、價值指數與指數體系
9.3 幾種常用的價格指數
一、消費者價格指數
二、生產者價格指數
三、股票價格指數
附錄一 練習題參考答案
附錄二 常用統計表
參考文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