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地方實踐:以重慶市為例

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地方實踐:以重慶市為例

《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地方實踐:以重慶市為例》是2016年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地方實踐:以重慶市為例
  • 作者:吳華安
  • 出版社: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5月1日
  • 頁數:205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5042195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地方實踐 以重慶市為例》以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的戶籍制度改革為主線,闡述了我國戶籍制度改革的緣由,推導了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內生動力,分析了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成本收益結構與分擔分享,並以重慶為樣本,系統地描述了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相關進展、政策回響與政策設計,全面解剖了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縣域特徵,進而討論了統籌戶籍制度改革對城鄉關係可能產生的正負影響。在此基礎上,《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地方實踐 以重慶市為例》提出了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總體思路與政策建議。《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地方實踐 以重慶市為例》既可用於公共管理、經濟學、人口學及社會學等學科高年級研究生的專業學習,也可用於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門相關人員從事研究和政策制定的資料參考。

圖書目錄

1 導論
1.1 問題的提出
1.1.1 國家層面的戶改仍沒有解決一些根本問題
1.1.2 省域層面的戶改尚難以在全國推廣套用
1.2 戶籍制度改革的相關研究綜述
1.2.1 國外學者的主要觀點
1.2.2 國內的相關研究回顧
1.2.3 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述評
1.3 主要概念的界定
1.3.1 戶籍
1.3.2 戶籍制度
1.3.3 交易成本
1.3.4 城鄉協調發展
1.4 研究思路、方法與數據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4.3 數據來源
1.5 本書的貢獻與不足
1.5.1 本書的貢獻之處
1.5.2 本書的不足之處
2 城市化與工業化加速的進程催生戶籍制度改革
2.1 現行戶籍制度的由來
2.1.1 國家戶籍制度的雛形:1949—1957年
2.1.2 國家戶籍制度的固化:1958—1977年
2.1.3 國家戶籍制度的鬆動:1978—1996年
2.1.4 省域戶籍制度的分化:1997年至今
2.2 現行戶籍制度改革的經濟社會背景描述
2.2.1 工業化吸納農村勞動力的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催生戶籍制度改革
2.2.2 城市化吸納農村人口的需求與融入城市困難的矛盾催生戶籍制度改革
2.2.3 工業化、城市化與農業現代化的不協調發展催生現行戶籍制度改革
2.3 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理論基礎
2.3.1 發展經濟學理論
2.3.2 新制度經濟學理論
2.3.3 家庭經濟學理論
2.4 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內生動力:一個數理模型的推導
2.4.1 條件設定
2.4.2 基本模型
2.4.3 城市總產出最大化下的農村勞動力及人口吸納
2.4.4 農村總收入最大化下的勞動力就業與人口戶籍配置
2.4.5 城市人口吸納的戶籍控制機制
3 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成本與收益比較
3.1 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成本與收益緣由
3.2 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成本構成與分擔
3.2.1 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成本構成
3.2.2 “農轉城”居民負擔的轉戶成本
3.2.3 各級政府及基層組織負擔的改革成本
3.2.4 企事業單位負擔的改革成本
3.3 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收益構成與分享
3.3.1 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巨觀效應
3.3.2 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微觀收益
3.4 轉戶居民退出宅基地的成本與收益比較
4 重慶市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進展描述
4.1 重慶市統籌戶籍制度改革配套政策演進描述
4.1.1 重慶市統籌戶籍制度改革政策出台的背景描述
4.1.2 重慶市統籌戶籍制度改革政策推進時序描述
4.2 重慶市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群體回響描述
4.2.1 轉戶群體遷移地域回響
4.2.2 轉戶群體人口結構回響
4.2.3 轉戶群體土地處置回響
4.2.4 轉戶群體社會保障回響
5 重慶市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配套政策分析
5.1 重慶市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內涵
5.2 重慶市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總體政策及評價
5.3 重慶市統籌戶籍制度改革配套的戶口遷移政策及評價
5.3.1 國家戶口遷移政策概況
5.3.2 重慶市戶口遷移政策改革及評價
5.4 重慶市統籌戶籍制度改革配套的土地處置與利用政策及評價
5.4.1 國家戶籍遷移配套的農村土地政策簡評
5.4.2 重慶市統籌戶籍制度改革配套的農村土地政策及評價
5.5 重慶市統籌戶籍制度改革配套的福利保障政策及評價
5.5.1 國家戶籍遷移配套的福利保障政策簡評
5.5.2 重慶市統籌戶籍制度改革配套的福利保障政策及評價
6 重慶市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個案解剖:以酉陽縣為例
6.1 縣情概況
6.2 數據來源
6.3 轉戶居民的總體特徵
6.3.1 轉戶居民的人口學特徵
6.3.2 轉戶居民的家庭特徵
6.3.3 轉戶居民的地域分布特徵
6.3.4 轉戶居民的土地處置與利用特徵
6.3.5 轉戶居民的福利保障特徵
6.3.6 轉戶居民社會經濟特徵與改革預期的偏差
6.4 戶籍新政下農民工戶籍遷移與就業轉移分析
6.4.1 數據與方法
6.4.2 基於戶籍和就業狀態的“農轉城”群體的特徵
6.4.3 就業轉移與戶籍遷移的影響因素比較
7 統籌戶籍制度改革對城鄉關係的影響
7.1 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兩種模式:封閉型與開放性
7.2 地方戶改模式分化與多樣化的根源
7.2.1 戶改成本與收益的權衡
7.2.2 落戶貢獻與權利的對等
7.2.3 建設用地與耕地紅線的衝突
7.3 兩種戶改模式對城鄉關係的正面影響
7.3.1 有利於城鄉統一勞動力市場的形成
7.3.2 有利於城鄉收入差距的縮小
7.3.3 有利於城鄉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7.3.4 有利於城鄉資源要素的最佳化配置
7.3.5 有利於城鄉居住生活環境的改善
7.3.6 有利於城鄉居民的融合發展
7.4 現行戶籍制度改革對城鄉關係的負面影響
8 進一步完善重慶市統籌戶籍制度改革的對策建議
8.1 總體思路:戶籍制度與農地制度、福利體制的聯動改革
8.1.1 聯動改革的機制設計
8.1.2 農地制度與戶籍制度的聯動改革:農地收益的分配最佳化
8.1.3 福利體制與戶籍制度的聯動改革:社會福利的邊界劃分
8.1.4 福利體制與土地制度的聯動改革:福利與收益的對價
8.2 政策建議
8.2.1 做好戶籍制度及其關聯制度聯動改革的頂層設計,防範配套政策缺失的風險
8.2.2 進一步完善戶口遷移政策,為“融城”和“富農”創造更好的條件
8.2.3 積極探索轉戶群體的住房保障機制,務實地滿足他們的居住需求
8.2.4 進一步完善地票交易制度,既保護農民權益又降低政策風險
8.2.5 建立城市福利與農地權益之間的銜接機制,讓農民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機會
8.2.6 引導和扶持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8.2.7 最佳化區域城鎮體系布局建設,促進人口梯次轉移與合理分布
8.2.8 加強基本公共服務的統一提供和城鄉銜接,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8.2.9 建立健全城鄉社會保障體系,逐步縮小城鄉二元保障差距
8.2.10 建立並完善就業創業促進機制,為戶籍制度改革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9 主要結論與研究展望
9.1 主要結論
9.2 研究展望
附錄1 案例借鑑:成都市統籌全域戶籍制度改革
附錄2 案例借鑑:廣東省積分入戶制戶籍制度改革
附錄3 重慶市統籌戶籍制度改革政策檔案清單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吳華安,男,1974年5月生,四川仁壽人,副教授,經濟學博士,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副院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基地重慶工商大學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兼職研究人員。主要從事人口遷移與區域發展、區域經濟理論與政策等領域的科研與教學工作。目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子課題1項、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子課題1項、重慶市科委軟科學項目2項、重慶市教委項目4項、英國戰略繁榮基金項目1項、地方政府及企事業單位委託課題10餘項;主研國家社科基金和國家自科基金項目4項、中荷國際贈款項目1項、重慶市委重大課題2項、重慶市科委重點課題2項、其他省部級項目3項、地方政府委託決策諮詢項目13餘項;發表學術論文17篇;科研成果獲重慶市人民政府一、二、三等獎各1項;與他人合作出版專著4部、參與編著2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