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稅

統一稅

統一稅是指為籌集“實現國家統一”或者“服務於國家統一”所需資金而徵收的專項稅款 。真正促使李明博政府認真對待“統一稅”的動因,應該是今年2月德國總統對首爾的訪問。他建議韓國借鑑德國統一的經驗教訓,為了減少將來國家統一帶來的衝擊,提早徵收統一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統一稅
  • 性質:專項稅款
  • 背景:急統論與“緩統論”之分
  • 影響:韓國各界的高度關注和爭議
提出,背景,影響,類似稅收,

提出

韓國政府15日在首爾光化門廣場舉行“光復65周年慶祝儀式”。韓國總統李明博在致辭中提議全社會廣泛探討徵收“統一稅”的方案,為實現朝鮮半島統一做準備。他表示,韓朝關係可以按照“和平共同體”、“經濟共同體”和“民族共同體”的先後順序分三個階段實現統一。

背景

在韓國,關於南北統一問題上歷來有“急統論”與“緩統論”之分。
在金大中、盧武鉉兩任進步派總統執政期間,對朝鮮推行的是民族和睦的陽光政策,主張循序漸進的統一,即通過經濟合作、經濟支援縮小雙方經濟差距,使政治、軍事緊張局面緩解,營造和解、合作的氛圍,然後再嘗試實行統一的體制。
保守派的李明博上台後,推行的是一種變相“緩統論”。他放棄了陽光政策,宣布實行“棄核—開放—3000美元”這樣三段式的對朝政策,遭到了朝鮮的迎頭痛斥。
朝鮮認為,在沒得到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對自己體制保障的前提下,棄核無異於自行解除武裝。李明博政府與此針鋒相對,放棄了對朝鮮的一切經濟援助,儘管他也說南北要“終極統一”,但並沒有做出實質意義的推動。
對“統一稅”,韓國在野黨表示了批評,稱盧武鉉時代曾建立有韓朝合作基金,每年15000億韓元(相當於12億美元)。李明博上台後,幾乎停止了對朝鮮的援助,這些基金很少動用,卻又異想天開來徵收天文數字般的新稅種,非常荒謬。
執政黨則力挺李明博的政策,認為“統一稅”是為未來統一可能帶來的巨額費用籌款,本身是一種降低未來社會不穩定的保險政策。但他們同時提出,與其開徵“統一稅”這個新稅種,不如恢復已經停徵的防衛稅,或提高增值稅。
其實“統一稅”在韓國早有過討論。1991年,韓國開發研究院就提出過開徵“統一稅”的構想,但遭到了學術界的嘲笑,認為操之過急、不著邊際。2009年8月,韓國租稅研究院提供了一份《南北經濟一體化對財政的影響》報告,分析說,如果2011年南北統一,這之後的60年內,必須使稅收負擔率(稅收占GDP的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即從目前的20%提高到22%,才能應付統一引起的費用負擔。
真正促使李明博政府認真對待“統一稅”的動因,應該是今年2月德國總統對首爾的訪問。他建議韓國借鑑德國統一的經驗教訓,為了減少將來國家統一帶來的衝擊,提早徵收“統一稅”。韓國學者為此提供了兩德統一的費用供政府參考:兩德統一後的20年,西德付出的統一費用大約為2萬億歐元,為此而增加徵收的個人所得稅和法人稅占年GDP的5.5%~7.5%。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主管朝韓關係的統一部早就在制定“統一”後的對朝政策,具體到要為朝鮮民眾編寫市場經濟的教科書,教他們如何接受市場經濟。韓國甚至為此派專家學者來中國取經,要走了中國改革以來的經濟學教科書。所以,“統一稅”在這個時候的提出,也許並不僅僅是心血來潮。

影響

“統一稅”的提出引發了各界的高度關注和爭議。一些韓國政要和媒體認為,“天安”號事件後,韓朝關係陷入僵局,在此背景下提出“統一稅”過於突然,讓人感到有些不現實,也容易讓人產生“韓國要統一朝鮮”的誤解,可能進一步影響韓朝關係。韓國總統府青瓦台秘書室長任太熙解釋說,韓國需要從現在起對實現統一有系統地進行資金準備。至於如何徵收“統一稅”,專家學者們已有了一些意見,但政府層面還沒有就此探討過。

類似稅收

德國的統一附加稅(Solidaritätszuschlag/簡稱Soli)從字面上翻譯是“團結附加稅”,但因為其主要用途是用於東部德國的重建,因此一般都理解為是一種兩德統一帶來的稅種。統一附加稅從1991年起開始徵收,在1993和1994停收兩年之後,1995年起德國開始在全德再次徵收統一附加稅,這個附加稅的稅率是在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的基數上徵收5.5%。1998年起這個稅率從原來的7.5%降低到了5.5%。其全部稅收收入都由德國聯邦政府所得。但德國納稅人聯盟稱,經過多年的跟蹤調研,德國聯邦政府通過統一附加稅獲得的收入,比計畫到2019年在東部德國的投資要多出320億歐元。而且,他們認為,在東部德國投資的三分之一的金額也用途不當。德國執政的社民黨和聯盟黨周日都表示,可以考慮降低或者徹底取消統一附加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