絫

絫,lei,從厽從糸。絫,十之重也。

絫,增也。增者,益也。凡增益謂之積絫。絫之隷變作。累行而絫廢。古書時見絫字,乃不識為今之累字。

十黍為絫。而五權從此起。十絫為一銖。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匹鈞為石。石許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絫
  • 拼音:lěi
  • 釋義:古同“累”。 堆積。
  • 出處司馬相如《上書諫獵》
基本釋義,古籍解釋,

基本釋義

絫
lěi
古同“累”。 堆積。
司馬相如《上書諫獵》“故鄙諺曰:‘家絫千金,坐不垂堂。’此言雖小,可以喻大。”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袁可立)傳》:“然值天子英武,練於情事,絫澤所參,眾志如結。”
lèi
古同“累”。
léi
古同“累”。
筆畫數:12;
部首:糸;
筆順編號:545454554234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力委切《集韻》魯水切,𠀤音壘。《說文》增也。十黍之重也。《前漢·律曆志》權輕重者,不失黍絫。《注》應劭曰:十黍為絫,十絫為銖。
《吳王濞傳》脅肩絫足。《注》師古曰:絫,古累字。
《集韻》盧戈切,音螺。義同。
《集韻》倫追切,音欙。與纍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