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額鳾(學名:Sitta frontalis)是色彩鮮艷的小型鳴禽,鳴管結構及鳴肌複雜,善於鳴囀,叫聲多變悅耳;離趾型足,趾三前一後,後趾與中趾等長;腿細弱,跗跖後緣鱗片常癒合為整塊鱗板;雀齶型頭骨。嘴紅或黃色;額羽絨黑;上體紫藍;雄鳥有一道黑眉;下體灰棕紫色。成對或成家族群活動於森林的樹幹和樹枝上,常從樹頂至底部、樹枝、岩石上等地方覓食昆蟲、種子等。在洞中築巢,冬季有儲存食物習性。棲息於熱帶和南亞熱帶地區的溝谷、山坡或山頂的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問。分布於中國西南部、印度半島、中南半島及其鄰近島嶼。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世界分布,中國分布,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絨額鳾全長104-129mm。雄性成鳥:前額和眼先絨黑色;黑色眉紋狹細,向後伸至枕側;上體紫藍色;頭頂較鮮亮;中央尾羽表面暗紫藍色,羽軸暗褐黑色;其餘尾羽均呈黑色,外緣和羽端紫藍色,外側2-4枚尾羽的內翈具白色次端斑;飛羽黑色;第3~5枚初級飛羽外翈基部和次級飛羽先端緣淺天藍色,最內側飛羽表面與背同色;耳羽葡萄紫色;頦、喉純白;下體菸灰棕或淡葡萄棕,或微渲染紫色;尾下覆羽灰棕褐色;兩脅灰棕;翅下覆羽白色。
雌性成鳥:與雄性成鳥相似,但無黑色眉紋,下體多葡萄紫色。
雌性幼鳥:前額黑色,絨羽較少而不輝亮;上體紫色淺淡;下體多沾棕黃;尾下覆羽轉深並具狹細栗端;其餘羽色與成鳥同。
虹膜黃色;新鮮標本的嘴呈朱紅或深紅色,乾制標本呈黃色;跗蹠栗褐或黑褐色。幼鳥:虹膜青黃色;嘴紅黃;跗蹠角褐色,爪棕黃色。
大小量度:體重♂11-16g,♀11-17g;體長♂104-129mm,♀102-129mm;嘴峰♂11.5-14mm,♀11.5-14.5mm;翅♂68-78.5mm,♀66-74mm;尾♂37-46mm,♀37-44mm;跗蹠♂15-18mm,♀15-17.5mm。
(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于海拔約400-1800米的溝谷、山坡或山頂的闊葉林、乾草闊葉林或混交林,在公路邊或村寨附近的樹叢間也可見到。資源狀況為熱帶和南亞熱帶森林常見種。區系從屬為東洋界,南亞地區特有種。
生活習性
絨額鳾一般單個或結小群在喬木樹上活動,有時還與其他小型鳥類混群。性活潑,行動敏捷,能沿樹幹竄躍攀行,邊嗚叫邊尋覓樹幹縫隙中的小蟲,偶爾也在地上覓食。叫聲似“chi—chi—chi”。主要以昆蟲為食,如甲蟲、蝽蟓、飛虱和其他鞘翅目和鱗翅目昆蟲,以及蟲卵等,偶爾吃植物漿果。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
title=絨額鳾分布圖 style=right src=63d0f703918fa0ec66b390b3269759ee3d6ddb1c data-layout=right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汶萊,高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越南。
中國分布
分布於雲南(西部,西南部,東南部),貴州(中部,西南部,南部),廣西(西南部),海南。
繁殖方式
繁殖期3月至6月,營巢在海拔700-1800米的闊葉林和混交林中,巢多築於闊葉樹上天然樹洞中,也利用啄木鳥廢棄的樹洞作巢,有時也將一些裂隙擴大成適合的巢洞。偶爾也用泥土塗抹洞口,以減少洞口的大小。洞內墊有細草、苔蘚或羽毛。每窩產3-6枚卵,卵白色,長卵圓形。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拉丁學名 |
---|---|---|
1. | Sitta frontalis apo | |
2. | Sitta frontalis corralipes | |
3. | Sitta frontalis frontalis | |
4. | Sitta frontalis isarog | |
5. | Sitta frontalis lilacea | |
6. | Sitta frontalis mesoleuca | |
7. | Sitta frontalis palawana | |
8. | Sitta frontalis saturatior | |
9. | Sitta frontalis velata | |
10. | Sitta frontalis zamboanga |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ver 3.1 2009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低危(LC)。
絨額鳾全部圖冊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