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燕子留個門》是一部關於童年與鄉村的散文集。主要描寫了一個七十年代鄉村村莊裡的人與動物、給燕子留個門人與事物、人與人之間的一利穩定關係,揭示了是誰保持這種穩定的關係,是什麼為村莊裡最核心的東西,也展現了當時一代人生活的場景。
基本介紹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給燕子留個門》緣起她的孩子的詢問。作者的初衷,也只是為了記錄自己對兒時鄉村生活的記憶。《給燕子留個門》的內容包括童真和鄉趣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又是融為一體的。作者從兒童的視角,回憶二三十年前家鄉的種種風物。
作者簡介
乾亞群,1972年出生,經濟學學士,公共管理碩士,著有散文集《日子的燈花》,一供職於餘姚市文聯。
圖書目錄
會生氣的麻雀
泥牆裡的蜜蜂
粘蜻蜒
柯魚
蛙鳴只在黑夜裡響起
雞零狗碎
給燕子留個門
向歪脖子樹致敬
炊煙
敞開的木門
女人的河埠頭
天落水
像鏡子一樣的池塘
露天電影
火缸
曬場
誰在戲裡進進出出
慢慢變舊了的東西
把影子留給黑夜
鄉村電視
村裡的名字
什麼季節吃什麼果
藏錢
過年那些事
拜墳歲
正月十四夜
紅燈籠黃月亮
清明的青
端午端午
七月半
中秋兒女事
一個叫阿鳳姑娘的接生婆
最後一位赤腳醫生
張先生
剃頭二陳
肚裡仙
客串媒人
村國小的老師
後記
泥牆裡的蜜蜂
粘蜻蜒
柯魚
蛙鳴只在黑夜裡響起
雞零狗碎
給燕子留個門
向歪脖子樹致敬
炊煙
敞開的木門
女人的河埠頭
天落水
像鏡子一樣的池塘
露天電影
火缸
曬場
誰在戲裡進進出出
慢慢變舊了的東西
把影子留給黑夜
鄉村電視
村裡的名字
什麼季節吃什麼果
藏錢
過年那些事
拜墳歲
正月十四夜
紅燈籠黃月亮
清明的青
端午端午
七月半
中秋兒女事
一個叫阿鳳姑娘的接生婆
最後一位赤腳醫生
張先生
剃頭二陳
肚裡仙
客串媒人
村國小的老師
後記
後記
用細節重建我們的村莊
謝志強
乾亞群這部散文集《給燕子留個門》使我想到我童年的農場。農場是村莊的一種變體,差別在於農場的根沒有村莊的深——文化的根,血脈的根。兒時,我在農場連隊的馬廄里,看見馬在吃槽里的草料,雞在啄糞蛋里的蛆蟲,狗在角落裡啃一根骨頭,貓在瞅著老鼠的動向。它們各自都專心地對付自己的食物,相安無事。它們咋不換換口味,羨慕對方的食物呢?作家其實也有自己的口味。有的作家吃雜糧,樣樣體裁都能來兩下子。有的作家就盯住一種體裁嚼個不停。人吃飯咋就一輩子也吃不厭?我曾想。
多年來,乾亞群鐘情散文創作。不但不厭倦,而且“吃”得深入了。這回,她一路返回到了童年,回味童年的素材——那記憶的起點,像一匹卸了龍套的馬,進入苜蓿地。
謝志強:2011年初,你出過一部散文集《日子的燈花》,那是你對十幾年文學創作的一次總結。我在2011年底看了你的新作《炊煙》,我眼睛一亮,想到《日子的燈花》,某種意義上說,是你對過去創作的一種告別。因為,我把《炊煙》視為你創作的重大突破。
好像一個人,離開村莊,在外面的世界遊走,可是,走著走著,她察覺,她發現,竟然回到了村莊——那是你童年的村莊。這是寫作的隱喻。我是指你在《日子的燈花》里,有一個長大了的你在看沿途的風景,屬於遊走散文。
有了《炊煙》,陸陸續續就成了這一組你回憶村莊裡的童年的散文,兜了一個大圈,你發現了童年。我把它視為回家的散文。這是你散文創作中飛躍性質的轉變。你過去怎么就沒有發現?或許,你沒捨得啟動你童年的資源?其實,對每一個作家來說,童年至關重要。童年總在呼喚作家,你是怎么聽到童年的呼喚?
千亞群:喜歡上文字已不是幾年的事,而是二十幾年的事了。在我還在念國中的時候,有一天我有一篇類似於讀者的信件在一本《國中生》刊物上發表了。當時我們學校的一位副校長看到了,問我是不是我寫的。我說是。於是他在一次全校師生大會上把這件事好好地表揚了一番,還很認真地朗讀了那篇小文章。
謝志強
乾亞群這部散文集《給燕子留個門》使我想到我童年的農場。農場是村莊的一種變體,差別在於農場的根沒有村莊的深——文化的根,血脈的根。兒時,我在農場連隊的馬廄里,看見馬在吃槽里的草料,雞在啄糞蛋里的蛆蟲,狗在角落裡啃一根骨頭,貓在瞅著老鼠的動向。它們各自都專心地對付自己的食物,相安無事。它們咋不換換口味,羨慕對方的食物呢?作家其實也有自己的口味。有的作家吃雜糧,樣樣體裁都能來兩下子。有的作家就盯住一種體裁嚼個不停。人吃飯咋就一輩子也吃不厭?我曾想。
多年來,乾亞群鐘情散文創作。不但不厭倦,而且“吃”得深入了。這回,她一路返回到了童年,回味童年的素材——那記憶的起點,像一匹卸了龍套的馬,進入苜蓿地。
謝志強:2011年初,你出過一部散文集《日子的燈花》,那是你對十幾年文學創作的一次總結。我在2011年底看了你的新作《炊煙》,我眼睛一亮,想到《日子的燈花》,某種意義上說,是你對過去創作的一種告別。因為,我把《炊煙》視為你創作的重大突破。
好像一個人,離開村莊,在外面的世界遊走,可是,走著走著,她察覺,她發現,竟然回到了村莊——那是你童年的村莊。這是寫作的隱喻。我是指你在《日子的燈花》里,有一個長大了的你在看沿途的風景,屬於遊走散文。
有了《炊煙》,陸陸續續就成了這一組你回憶村莊裡的童年的散文,兜了一個大圈,你發現了童年。我把它視為回家的散文。這是你散文創作中飛躍性質的轉變。你過去怎么就沒有發現?或許,你沒捨得啟動你童年的資源?其實,對每一個作家來說,童年至關重要。童年總在呼喚作家,你是怎么聽到童年的呼喚?
千亞群:喜歡上文字已不是幾年的事,而是二十幾年的事了。在我還在念國中的時候,有一天我有一篇類似於讀者的信件在一本《國中生》刊物上發表了。當時我們學校的一位副校長看到了,問我是不是我寫的。我說是。於是他在一次全校師生大會上把這件事好好地表揚了一番,還很認真地朗讀了那篇小文章。
這件事對我的影響是讓我喜歡上了文字,並一直把文字作為自己保持內心寧靜與擺脫欲望的一種力量。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寫文章是因為我還有幻想,希望用文字來經營自己的家園,能獨立於熱鬧的現實。事實上這樣的寫作路徑讓我的文字局限於一己的世界。
雖然,我自己也不懷疑文章的真情實感,但這畢竟屬於一個人嘟嘟嚷嚷的自言自語,裡面的感悟也好,思考也罷,如果離開了一個人的經歷,就失去了閱讀上的共鳴。《日子的燈花》這個書名,其實也代表了我的一個想法,一方面記錄了我精神世界的成長,另一方面希望對以往的創作作一個小結。所以,特意選擇了在不惑之年出版這本書。
人的一生離不開選擇,而選擇意味著取捨。有時舍恰恰是讓你有時間去思考,去發現。有一段時間我一直沒有動筆,而是琢磨著如何突破以往的“自我”寫作。有一天,我兒子問我童年是怎么樣的時候,我的心為之一顫,仿佛一張張黑白照片濕漉漉地從洗片液里打撈出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而我們這一代的人與其說是一個人的,還不如說是大家的。
雖然,我自己也不懷疑文章的真情實感,但這畢竟屬於一個人嘟嘟嚷嚷的自言自語,裡面的感悟也好,思考也罷,如果離開了一個人的經歷,就失去了閱讀上的共鳴。《日子的燈花》這個書名,其實也代表了我的一個想法,一方面記錄了我精神世界的成長,另一方面希望對以往的創作作一個小結。所以,特意選擇了在不惑之年出版這本書。
人的一生離不開選擇,而選擇意味著取捨。有時舍恰恰是讓你有時間去思考,去發現。有一段時間我一直沒有動筆,而是琢磨著如何突破以往的“自我”寫作。有一天,我兒子問我童年是怎么樣的時候,我的心為之一顫,仿佛一張張黑白照片濕漉漉地從洗片液里打撈出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而我們這一代的人與其說是一個人的,還不如說是大家的。
我們這一代人雖然缺少物質的滿足,也缺少父母潛心的管教與培養,但我們一點都不孤獨。童年中的我們也許並沒有在意過自己快不快樂,而且那時的快樂與不快樂也不會留下什麼影響。但現在回想起來跟自己的兒子一比,發覺我們的童年是非常豐富的,因為是屬於整個村莊的。這是一個比較有意義的一個話題,於是我便有了一個寫作的動機與目標。
謝志強:你童年的村莊記憶,我看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物之間的關係,正是由一系列不起眼的細節凝結,進而,你的筆觸深入一個村莊的內部,日常生活中,輪迴里,那被沉甸甸的文化浮現出來,有約定,有禁忌,有敬畏,有和諧,我能看到一個表象與靈魂的村莊的生存狀態——那時的村民怎么過日子,過著什麼日子。特別是其中的細節。當我們回憶過去時,我們往往回憶起的是細節。你用細節重建了一個鄉村的村莊。相比過去的創作,這組散文中,你對細節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敏感。你來談一談如何發現、使用細節的吧。
乾亞群:散文的美在於從生活的底部尋找深度,於細微處發現具象,正如佛教中所說的“一葉一世界”。對我而言,是一村一世界。儘管散文需要自由,但她又必須介入生活,而且得拉開了一定的時間後才能看清一些東西。大人那時無暇顧及我們,他們忙於參加生產勞動,我們這些人三五成群遊蕩在村子裡,村莊的一部分屬於我們,我們也屬於村莊的一部分。我們慢慢地記住了村莊裡的一些習俗與民俗,沒有想過要學會繼承,但很用心地去遵守這些習俗與民俗的約定、規矩,為的是免去大人的呵斥與挨打。
我寫這組散文的時候相比以往的寫作,要來得輕鬆與自由,因為我對自己的童年生活與村莊很熟悉,這些熟悉建立在那些細節上。可以說,這些細節組合著我們的童年,也支撐著我們的村莊,它們一點一滴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有意思的是,我們的年齡還不會思考,但我們的眼睛卻讓我們發現很多真實的細小,這完全異於大人的視角。不敢說這符合藝術創作需要的“純白”胸臆,不過,這確實是我在找童年時得到的一個心得。所以,我在文中使用了很多細節,以細節代替語言的雕琢,用細節豐富文章的立意。
謝志強:我忽然想到雙重性。這個你童年的村莊,時不時會呈現出雙重性。《給燕子留個門》,同一個屋檐下,有兩個世界,人的世界與鳥的世界,開門或關門,還要考慮家庭成員——燕子是不是歸來,得給燕子留著門。《像鏡子一樣的池塘》,池塘是虛和實結合的世界,它又映出了生命意識和性別歧視。《女人的河埠頭》,男人建設,女人經營,那是女人的領地,卻也照出了女人的無奈。《曬場》則是人與牛的不同世界,牛見證著人的世界。這一系列雙重性的表達,呈現出你童年村莊的豐富與溫馨。與你的《日子的燈花》相比,你的視角發生了變化,這種視角,對你發現童年村莊意味著什麼?
乾亞群:《日子的燈花》我前面已經說過了,這箇中的文章大多是我個人的一些感悟與感懷。一些經歷讓我有了一段追尋與擺脫相交織的心路歷程。或喜或憂,說到底還是一個人行走在路上,周圍有很多景物,而我側重於欣賞的心境,這難免會錯過一些更美好的風景。
謝志強:你童年的村莊記憶,我看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物之間的關係,正是由一系列不起眼的細節凝結,進而,你的筆觸深入一個村莊的內部,日常生活中,輪迴里,那被沉甸甸的文化浮現出來,有約定,有禁忌,有敬畏,有和諧,我能看到一個表象與靈魂的村莊的生存狀態——那時的村民怎么過日子,過著什麼日子。特別是其中的細節。當我們回憶過去時,我們往往回憶起的是細節。你用細節重建了一個鄉村的村莊。相比過去的創作,這組散文中,你對細節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敏感。你來談一談如何發現、使用細節的吧。
乾亞群:散文的美在於從生活的底部尋找深度,於細微處發現具象,正如佛教中所說的“一葉一世界”。對我而言,是一村一世界。儘管散文需要自由,但她又必須介入生活,而且得拉開了一定的時間後才能看清一些東西。大人那時無暇顧及我們,他們忙於參加生產勞動,我們這些人三五成群遊蕩在村子裡,村莊的一部分屬於我們,我們也屬於村莊的一部分。我們慢慢地記住了村莊裡的一些習俗與民俗,沒有想過要學會繼承,但很用心地去遵守這些習俗與民俗的約定、規矩,為的是免去大人的呵斥與挨打。
我寫這組散文的時候相比以往的寫作,要來得輕鬆與自由,因為我對自己的童年生活與村莊很熟悉,這些熟悉建立在那些細節上。可以說,這些細節組合著我們的童年,也支撐著我們的村莊,它們一點一滴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有意思的是,我們的年齡還不會思考,但我們的眼睛卻讓我們發現很多真實的細小,這完全異於大人的視角。不敢說這符合藝術創作需要的“純白”胸臆,不過,這確實是我在找童年時得到的一個心得。所以,我在文中使用了很多細節,以細節代替語言的雕琢,用細節豐富文章的立意。
謝志強:我忽然想到雙重性。這個你童年的村莊,時不時會呈現出雙重性。《給燕子留個門》,同一個屋檐下,有兩個世界,人的世界與鳥的世界,開門或關門,還要考慮家庭成員——燕子是不是歸來,得給燕子留著門。《像鏡子一樣的池塘》,池塘是虛和實結合的世界,它又映出了生命意識和性別歧視。《女人的河埠頭》,男人建設,女人經營,那是女人的領地,卻也照出了女人的無奈。《曬場》則是人與牛的不同世界,牛見證著人的世界。這一系列雙重性的表達,呈現出你童年村莊的豐富與溫馨。與你的《日子的燈花》相比,你的視角發生了變化,這種視角,對你發現童年村莊意味著什麼?
乾亞群:《日子的燈花》我前面已經說過了,這箇中的文章大多是我個人的一些感悟與感懷。一些經歷讓我有了一段追尋與擺脫相交織的心路歷程。或喜或憂,說到底還是一個人行走在路上,周圍有很多景物,而我側重於欣賞的心境,這難免會錯過一些更美好的風景。
要知道,散文的深度不在於你動用語言的能力有多少,也不在於你有多少真實的經歷,而是你呈現出來的世界有多寬,也就是要把不同於自己內心世界的世界表達出來。如果說《日子的燈花》是我與成長中的自己建立的一個世界,那么這組散文則是我與我們、我們與村莊、村莊與村莊裡的事物間的共同構建。不同的世界在成人眼裡有不同的體味,大多不外乎感慨與深沉,但在兒童的眼裡卻是一種親近與欣喜。
也因為順著孩童的視角,村莊的記憶開始鮮活起來,帶給我的已不僅僅是童年的生活,而是我們人類世界與自然世界的連線、補充。我們現在缺少的正是自己與周圍世界的聯繫與溝通,於是一些事物正慢慢消失,我們的心在漸漸遲鈍,而我們對此卻渾然不知。
謝志強:說到底,文學創作,就是用獨特的視角去看你的世界,然後,用獨特的方式表達你的世界。
你仿佛用望遠鏡去嘹望童年的你,繼而,又用顯微鏡去放大童年的你。其中的敘事,有兩個你——童年的你和青年的你,後一個你追憶前一個你,重要的是你“發現”了什麼?兩個你構成了怎樣的連結?
乾亞群:不知不覺,自己到了不惑之年,按照孔子的說法,這是一個明白事理的年齡。一個人要做到明白事理其實很不容易,這需要成長的積累和世事的積澱,或許我們把兒童的天真交還,才能換來一個成年的閱歷。這些閱歷看起來很重要,因為這是你躋身於社會謀取生計的一筆財富。當有一天有人誇獎你成熟的時候,其實作為自己深層次的思考,應該是感到一種淡淡的失落,因為你要么丟失了童真,要么不得不隱藏天真。我一直認為兒童的眼睛是世上最美麗最清澈的,他們的眼裡沒有躲閃,沒有隱瞞,更沒有世故。用這樣一雙眼睛打量這個世界,你說還會有油滑有伎倆嗎?
謝志強:寫作到了一定程度,每位作家都會尋求一種質的飛躍。這種質變,偶然中包含著必然,那么是什麼契機使你寫出《炊煙》,然後,有了你這組散文?
這裡,其實想問問你的閱讀。閱讀與寫作,兩者是相互滲透相互作用。閱讀與寫作都是一種發現。可以說,一個作家的創作能走多久,能走多遠,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取決於作家的閱讀。閱讀怎么會影響了你現在創作?
乾亞群:我們面I臨寫作的路徑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的經歷,另一種是間接的閱讀。我的閱讀範圍非常雜,歷史、政治、文化、哲學等,當然文學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我每年除了看一定的世界名著外,還會花一定時間看當下的一些優秀文學作品。去年年底我看了劉亮程的《一個人的村莊》與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這兩本書對我寫這組散文有著一定的影響。他們寫的也是村莊裡的生活,有些場景跟我的村莊非常接近。如劉亮程寫到過《炊煙》,李娟寫到過《河邊洗衣服》,這些事這些物讀來非常親切,有共同的記憶。但與他們不同的是,我們生活在江南,不同於他們的西北遊牧生活,我們的村莊裡有著他們所沒有的一些細節與情節,而且我加重了江南的民俗與習俗,通過這組散文或一本書,除了能了解到我們過往的村莊生活外,還能夠走近傳統。
謝志強:這兩年,你聚精會神地構建記憶中的村莊,我也陸陸續續閱讀過。其特別是,你用童年的視角,寫一個村莊的那些人那些事。當然,許多人許多事在村莊中消失了,但你用文學的方式留存下來,成為記憶的遺產。
這是一部長篇散文,真正的主角是你童年的村莊。我看出,起先,你並沒有一個總體的構思,但是,寫著寫著,就像一棵樹粗大起來,有主幹,有分杈,有細枝,有葉片,有花朵,有果實,於是,就形成了一種自然的格局,你的童年視角貫穿始終,呈現出生機盎然的景象,村莊裡,人與人,人與物之間,像河水,像炊煙,瀰漫著溫馨的氣氛,流淌著生命的血液,這是有靈魂的寫作。
你寫出了每個人嚮往的村莊。我們置身城市,其實,心靈永遠在遠方的故鄉。通過這次文學的重返故鄉,你又許了一個願望。我已經在你的話中,知道你打算再一次重返故鄉,其方式是從青年的角度。你是叫村莊裡哪個女孩也成長起來嗎?
乾亞群:剛開始的時候,那些村莊裡的人與事似乎漂浮在我的記憶表面,隨便一抹,那些故事那些趣事就鮮活地呈現出來。比如《會生氣的麻雀》、《雞零狗碎》、《把影子關在門外》,等等,這些事仿佛就發生在昨天,不費一點力就能完整地敘述。我也欣喜於自己這種寫作狀態,不做作,不拘泥。後來,寫著寫著,覺得僅僅滿足於人與動物、人與村莊的關係還不夠,還有許多東西可以寫。尤其那些風俗、民俗,以及曾經代表一個人身份的手工業者,而有些現在幾乎已經找不到,有些正慢慢退出歷史舞台,有些只能存在記憶中。寫村莊裡的那些事,那些人,並不是想回到那些年,而是希望給村莊留下一個細節,留住一段回憶。人在少年時想著法子遠離自己的故鄉,希望走得越遠越好,而到了一定的年紀,卻突然發現故鄉像一塊胎記一樣烙在了自己身上。人生是沒有回程路,而寫作恰晗彌補了這個缺憾,使得自己在一個婆娑世界裡不至於那么凌亂。
當然,村莊裡的人和事遠沒有我寫得那樣直線式發展著,還有許多的故事留待我下一本集子中,是一個姑娘家眼裡的村莊,或許。我的長大讓村莊又多了很多的細節和故事。希望,自己這本書不僅僅是給讀者帶來回憶,而且還能一同分享曾經有過的童趣與自由,雖然我們的童年像一張黑白照片,不過,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張黑白照片經受得住歲月的淘洗,並且越洗越清晰。
謝志強:說到底,文學創作,就是用獨特的視角去看你的世界,然後,用獨特的方式表達你的世界。
你仿佛用望遠鏡去嘹望童年的你,繼而,又用顯微鏡去放大童年的你。其中的敘事,有兩個你——童年的你和青年的你,後一個你追憶前一個你,重要的是你“發現”了什麼?兩個你構成了怎樣的連結?
乾亞群:不知不覺,自己到了不惑之年,按照孔子的說法,這是一個明白事理的年齡。一個人要做到明白事理其實很不容易,這需要成長的積累和世事的積澱,或許我們把兒童的天真交還,才能換來一個成年的閱歷。這些閱歷看起來很重要,因為這是你躋身於社會謀取生計的一筆財富。當有一天有人誇獎你成熟的時候,其實作為自己深層次的思考,應該是感到一種淡淡的失落,因為你要么丟失了童真,要么不得不隱藏天真。我一直認為兒童的眼睛是世上最美麗最清澈的,他們的眼裡沒有躲閃,沒有隱瞞,更沒有世故。用這樣一雙眼睛打量這個世界,你說還會有油滑有伎倆嗎?
謝志強:寫作到了一定程度,每位作家都會尋求一種質的飛躍。這種質變,偶然中包含著必然,那么是什麼契機使你寫出《炊煙》,然後,有了你這組散文?
這裡,其實想問問你的閱讀。閱讀與寫作,兩者是相互滲透相互作用。閱讀與寫作都是一種發現。可以說,一個作家的創作能走多久,能走多遠,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取決於作家的閱讀。閱讀怎么會影響了你現在創作?
乾亞群:我們面I臨寫作的路徑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的經歷,另一種是間接的閱讀。我的閱讀範圍非常雜,歷史、政治、文化、哲學等,當然文學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我每年除了看一定的世界名著外,還會花一定時間看當下的一些優秀文學作品。去年年底我看了劉亮程的《一個人的村莊》與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這兩本書對我寫這組散文有著一定的影響。他們寫的也是村莊裡的生活,有些場景跟我的村莊非常接近。如劉亮程寫到過《炊煙》,李娟寫到過《河邊洗衣服》,這些事這些物讀來非常親切,有共同的記憶。但與他們不同的是,我們生活在江南,不同於他們的西北遊牧生活,我們的村莊裡有著他們所沒有的一些細節與情節,而且我加重了江南的民俗與習俗,通過這組散文或一本書,除了能了解到我們過往的村莊生活外,還能夠走近傳統。
謝志強:這兩年,你聚精會神地構建記憶中的村莊,我也陸陸續續閱讀過。其特別是,你用童年的視角,寫一個村莊的那些人那些事。當然,許多人許多事在村莊中消失了,但你用文學的方式留存下來,成為記憶的遺產。
這是一部長篇散文,真正的主角是你童年的村莊。我看出,起先,你並沒有一個總體的構思,但是,寫著寫著,就像一棵樹粗大起來,有主幹,有分杈,有細枝,有葉片,有花朵,有果實,於是,就形成了一種自然的格局,你的童年視角貫穿始終,呈現出生機盎然的景象,村莊裡,人與人,人與物之間,像河水,像炊煙,瀰漫著溫馨的氣氛,流淌著生命的血液,這是有靈魂的寫作。
你寫出了每個人嚮往的村莊。我們置身城市,其實,心靈永遠在遠方的故鄉。通過這次文學的重返故鄉,你又許了一個願望。我已經在你的話中,知道你打算再一次重返故鄉,其方式是從青年的角度。你是叫村莊裡哪個女孩也成長起來嗎?
乾亞群:剛開始的時候,那些村莊裡的人與事似乎漂浮在我的記憶表面,隨便一抹,那些故事那些趣事就鮮活地呈現出來。比如《會生氣的麻雀》、《雞零狗碎》、《把影子關在門外》,等等,這些事仿佛就發生在昨天,不費一點力就能完整地敘述。我也欣喜於自己這種寫作狀態,不做作,不拘泥。後來,寫著寫著,覺得僅僅滿足於人與動物、人與村莊的關係還不夠,還有許多東西可以寫。尤其那些風俗、民俗,以及曾經代表一個人身份的手工業者,而有些現在幾乎已經找不到,有些正慢慢退出歷史舞台,有些只能存在記憶中。寫村莊裡的那些事,那些人,並不是想回到那些年,而是希望給村莊留下一個細節,留住一段回憶。人在少年時想著法子遠離自己的故鄉,希望走得越遠越好,而到了一定的年紀,卻突然發現故鄉像一塊胎記一樣烙在了自己身上。人生是沒有回程路,而寫作恰晗彌補了這個缺憾,使得自己在一個婆娑世界裡不至於那么凌亂。
當然,村莊裡的人和事遠沒有我寫得那樣直線式發展著,還有許多的故事留待我下一本集子中,是一個姑娘家眼裡的村莊,或許。我的長大讓村莊又多了很多的細節和故事。希望,自己這本書不僅僅是給讀者帶來回憶,而且還能一同分享曾經有過的童趣與自由,雖然我們的童年像一張黑白照片,不過,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張黑白照片經受得住歲月的淘洗,並且越洗越清晰。
序言
致我們難以忘懷的童年與鄉村
廖可斌
看到書名,細數篇目,我們就知道這是一本關於童真與鄉趣的書。讀它之前,你最好讓自己的心情靜下來,靜得像池塘和小溪的清水;把自己的神經放鬆,輕鬆得有如藍天飄動的雲朵。如果你還帶著白天奔忙的勞倦,心中還縈繞著現實生活的煩惱,那也沒有關係,只要你開始閱讀這些清麗的文字,就如捧起一束芬芳的花朵,它們帶著清晨的露珠,散發著山野田間的清香,會讓喜悅和溫馨漸漸充溢你的心問。
本書的內容包括童真和鄉趣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又是融為一體的。作者從兒童的視角,回憶二三十年前家鄉的種種風物。關於兒時遊戲與動物的一組作品,如《會生氣的麻雀》、《泥牆裡的蜜蜂》、《捉蜻蜒》、《抲魚》,《雞零狗碎》、《給燕子留個門》等,固然處處洋溢著天真爛漫的童趣;關於節令的一組作品,如《過年那些事兒》、《正月十四夜》、《清明的青》、《端午端午》、《七月半》等,以及關於村里種種人、事、物的一組作品,如《炊煙》、《女人的河埠頭》、《木門》、《天落水》、《像鏡子一樣的池塘》、《曬場》、《一個叫阿鳳姑娘的接生婆》、《最後一位赤腳醫生》等,也都是兒童眼中的世界,都以兒童活動的足跡串聯起來。那時的農村並不富裕,可以說還相當貧窮,但孩子們可以自由自在、沒日沒夜、成群結隊地在房前屋後、田間地頭玩耍。捉到一隻蜻蜓,撿到一顆玻璃球,都會給他們帶來無比的滿足和快樂。如《抲魚》寫孩子們用一種叫“板箏”的漁具捕魚:
找一個地方,把網輕輕放入水中,然後我們收起腳步聲,生怕驚動了慢慢游過來的魚。 網在水中的時問不能過短,急促了魚還來不及進網,時間長了,魚則遊了過去。當我們決定拉“板箏”時,深吸一口氣,抓住竹槓,先只能慢慢提,如果過急,魚此你游得還快。但網就在離水面也就幾寸時得快速拉起來,一慢,魚就會跳出網。
其實小孩子的一切活動都是有意義的。就在這些完全出於天性的遊戲裡,他們親近了各種動物和樹木花草,鍛鍊了種種體能和技能,比如學會觀察周圍的環境,集中注意力,掌握做事情的節奏,鍛鍊心腦並用的能力和四肢的協調性,增強動手能力,注意與同伴的配合等等,也體會了勞動的艱辛和收穫的喜悅,感受了父母親友、鄉鄰以及小夥伴問濃濃的愛意。現在四五十歲以上的城裡人,很多都來自農村。他們現在置身高樓大廈、車水馬龍、霓虹閃爍的環境裡,承受著現實生活的巨大壓力,加上已經到了喜歡回憶的年紀,都非常懷念在農村度過的童年時光。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兒女輩和孫輩們,雖然衣食住行、用的、玩的東西遠非自己小的時候可比,但整天被應試教育壓得喘不過氣來,小小年紀就戴上了眼鏡,背著沉重的書包,睡眼惺忪,缺少玩伴,即使參加一點所謂田徑、球類活動,也往往是在一個狹小的空間,按照固定的規則運動,他們都深深感嘆。兩者相比,如果要做選擇,恐怕很多人寧願選擇自己那個雖然貧窮但自由快樂的童年,至少我本人是如此。因此,這是一本老少皆宜的書,成年人讀它,可以喚起對自己美好童年的回憶,讓我們日漸乾涸的心出重新得到童真雨露的滋潤;孩子們讀它,可以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小時候的生活是什麼樣子,並至少問接感受到另外一種童年的快樂。
作者的家鄉餘姚位於浙東的寧紹平原,這裡是河姆渡文化遺址所在地,屬於古代越文化區的中心地帶,具有豐饒的民間文化積澱。南宋詩人陸游的著名詩篇《游山西村》,描寫了與之相鄰的紹興一帶的景致和民情風俗:“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讀乾亞群這本書,我很自然地聯想到陸游的這首詩。在作者筆下,村莊當日的景色明麗如畫:
栽們的村莊浸潤在水中,過的日子也如水樣……村裡有鏡子一樣的池塘,村外有星羅棋布的溝、渠,還有從村南一直到村北繞了一圈的河,像標點符號一樣連線著一村人的生活。(《楫魚》)
剛會用手指頭數數字時,我曾數過村裡的池塘,共有十三口。村東二口,村中三口,村北村西各四口。小的不過十來丈寬,大的可說不準了,像一條河,但我們都管它叫池塘。在村民眼裡,村外長長的流水才稱河,村內像一面面鏡子的水為池塘。有池塘的地方必有人家,一戶,數戶,十幾戶不等。(《像鏡子一樣的池塘》)
一個小小的火缸,折射出當時農村人的生活方式。村里家家戶戶灶前都建有火缸,用於收集剛剛燒過的草木灰。它們不僅可以用作肥料,還可以引火燒飯、點菸(省去了火柴)。將一罐米埋在裡面,可以燜成稀飯。冬天取一部分草木灰用火熄裝著,可以放在床上取暖。在火缸上搭個籠子,還可以烘小孩的尿布。溫暖的火缸,還是雞、貓、狗等最喜歡的窩……(《火缸》)至於鄉村人性情之淳樸,則從買雞苗一事上可見一斑:
每年有一批人來材予里吆喝賣雞苗……這些雞苗並不是立即付錢的,半年後才來收錢,而且只收浠雞的錢,那些沒長大的是不用給錢的。當然,公雞與母雞的錢是不同的,母雞比公雞貴一些。沒有人記得放雞苗的人是什麼名字,而這些挑擔拉車的人也只是在本子上讓收下雞苗的人自己寫上只數。有的半年後也沒有見人來收錢,村民便惦記那個放雞苗的人,閒下來湊到一塊兒,一個說那個人長得黑黑的,另一個人說看上去有五十出頭了。村里人努力地惦記若這個還沒來收錢的人。
當有一天那個人端著記賬的記事本走進村裡的時候,那收了他雞苗的人紛紛迎了上去。大家七嘴八舌,似乎迎接-個遠道而來的客人。那個說他長得黑黑的會驚呼一聲,你怎么變白了?而另一個說他五十出頭的人感嘆遭:“原來還足個後生。”那個人摸摸自己的頭憨厚地笑笑,一邊讓村里人自己報雞苗數,從不去核對放出去的雞苗封底存活了騫少。(《雞零狗碎》)
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相融的景象。鄉村的種種習俗,包含了農村人祖祖輩輩積累下來的生活經驗和智慧,他們過的是真正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活。這樣的景致和風俗,千年之前陸游的時代就存在,甚至陸游之前千百年就可能已經存在。陸游之後又過了千百年,當作者小的時候,它們也還存在。它們已綿延數千年。但就在最近三十年左右的時間裡,便面目全非了。這不禁使人感嘆三十年來中國社會變化之急劇。書中最深刻地反映了這一變化的,還是被選作書名的《給燕子留個門》這一篇。作者寫到,一家人都喜歡燕子,凶此“約定俗成,最晚進門的人,總會看一看燕子是不是到齊了,然後關門——這是晚上最後一道儀式。就像大人牽掛會玩的孩子遲歸那樣,我也會提醒家裡人:給燕子留著門”。可現在這幅圖景已不復存在,因為村裡的人家紛紛建了水泥牆、預製板的樓房,沒有了燕子可以做窩的屋樑,雖然“那些拆了老房子的人家,把拆下來的燕子窩整個地端下來,然後放在樹權上,希望明年燕子歸來的時候還能發現這個標記。然而,那些建了新房子的人家第二年再也不會有燕子進出。整天鎖著的大門和平整的天花板,讓燕子越飛越遠了”。這無疑是一個富有象徵意味的隱喻。
作者寫作這本書,緣起她的孩子的詢問。作者的初衷,也只是為了記錄自己對兒時鄉村生活的記憶。有的人也許認為這些內容瑣屑俚俗,難登大雅之堂。但研究歷史的人都知道,古往今來汗牛充棟的高文典冊,注重宏大敘事,充滿對歷史現象的修剪和粉飾。倒是那些人們隨意記錄下來的野史筆記,如《荊楚歲時記》、《南村輟耕錄》等,以及最初並不被文人雅士看重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等,提供了當時社會生活最真實生動的細節,成為後世人們了解當年社會生活圖景的重要依據。本書作者是個有心人,細心記錄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仍留存在浙東曹娥江畔的種種民情風俗的點點滴滴,這是很少有人樂意做、能夠做的事情。如今社會生活變遷異常迅疾,這已經是一項搶救性的工作。再過若干年,即使有人再想保存這份文化記憶,它們恐怕也已變得更加模糊依稀,難得如此準確真切了。因此,誰能I兌幾十年或兒百年後,這本書不會成為人們了解這幾十年中國社會變遷的細緻生動的史料?
從現實的角度看,以工業化、城鎮化為主要內容的現代化,是社會發展的趨勢,不可逆轉。它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應予以肯定。但毋庸諱言,它也帶來了一系列現代化病症:環境污染、競爭激烈、人情淡漠、生活單調,等等。我們能否在享受現代化給我們帶來的種種福祉的同時,儘可能多地保留或喚回一些過去農業文明時代美好的東西?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一定要以損失我們的美麗的田園、快樂的童年、溫馨的親情等為代價?社會的發展能否在一個新的更高層次上實現某種回歸?這本書至少客觀上觸及了這一意義重大而深遠的命題。
當然,作者的意圖不是寫一本歷史著作,也不是寫一本政論。她要寫的是她最喜愛的文藝性散文。因此在存真、崇善之外,她更在意的是求美。除了通過刻畫村景之美、童真之美、親情之美、鄉情之美等以融匯成內容之美外,她還著意追求文章的形式之美。寫作這種追憶童年時光和鄉村生活的散文,重在“純真”二字,宜用質樸的文風,過於華麗的辭彙、誇張的筆調、複雜的結構都不合適,但這樣一來又很容易陷入平鋪直敘、千篇一律。為此作者不斷變換敘述的角度和節奏,單一視角和全知視角交替呈現;交叉運用白描和寫意的筆法,尤其注意對細節細如毫髮的描摹,飛針走線,移步換形,娓娓道來,引人入勝。試看這一段:
傍晚,竹園裡一片嘰嘰喳喳,整個村子差不多都聽到了。那陣勢但乎有幾百隻麻雀。我們悄悄地走進竹園。竹梢上停滿了麻雀。一隻只不時地轉動著小腦袋,似乎在商量著什麼。它們在我們頭上,但對底下的我們似乎一點都不在意。我們對準竹捎一個個拉彎了彈弓,一二一三,把小石子射了出去。我們滿以為這樣集中火力,打中幾隻應該沒問題。結果一隻麻雀也沒打中。嗖嗖嗖,一群麻雀像離弦的箭一樣,轉眼不見了蹤影。竹園裡只剩下一片暮色浮動著光影,一半明,一半暗。地上有幾根羽毛在晚風中或起或落。當我們被大人叫去吃飯時,竹園裡又響起嘰嘰喳噎,此剛才還熱鬧。(《會生氣的麻雀》)
這裡運用了講故事的口吻,繪聲繪色,語言洗鍊輕快,富於速度感和節奏感,真有如“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作者大多數時候都用寫實白描的手法,偶爾則結合對孩子天真的想像的描寫,綻放出一個或一串寫意性的意象,令讀者心眼為之一亮:
夜晚,我們在屋裡說著話,它們靜靜地在泥牆裡休息,一點聲音都沒有。整個村子飄浮在花香里,還有一種蜜味從泥牆裡滲透過來。我們貼著牆壁睡覺,做夢,而蜜蜂就在旁邊:我們在夢中的囈語,它們都聽到了,但它們誰也不會在嗡嗡聲里泄露我們的秘密:我們在家裡偷吃東西,它們也看到了。最們知道它們的眼睛特別大,大到看不清哪是跟珠,哪是眼眶,所以我們曾經很害怕蜜蜂的眼睛,認為這是一對魔眼。後來發現蜜蜂其實感興趣的井不是我們,而是我們手上的花或者身上不知從哪兒沾來的花粉。
我們找來一根柴棒,浸入水中,順著蜜蜂的方向,輕輕一挑,蜜蜂趴在了柴棒上。蜜蜂在陽光下爬了一會兒,抖抖翅膀,重新飛了起來。一會兒,早已分辨不出哪一隻是剛曬乾翅膀的蜜蜂。轉身,扔掉手中的柴棒,忽然看到水缸里有一朵雲,旁邊是清澈的藍天,像一朵盛開的水蓮。我們不禁笑了。(《泥牆裡的蜜蜂》)
可以想見,作者童年時肯定是一個非常細心、敏感的孩子,也虧得她幾十年過去了,還保持著這份真誠與愛心,珍藏著這些記憶,絲絲縷縷記得那么清晰,喚起了我們沉睡已久的童年時光,喚回了我們的童心,使我們感到一種久違的親切和溫馨。
書中像這樣饒有情趣的片段俯拾即是,而我已經不能再舉例了,我這篇序言已經寫得太長了。其實我根本就不是適合給這本書寫序的人,作者手中的筆好比輕盈靈巧的繡花針,描出的文字溫潤如玉,而我就像揮舞棍棒,只能說出一些枯燥乏味充滿學究氣的話,實在不相稱。只是一因作者誠意相懇,二因我實在喜愛這些清麗的文字。閱讀她前一本散文集《日子的燈花》感受到的喜悅尚縈繞於懷,這本書又給我帶來新的快樂,我希望有更多讀者一起分享這種快樂,故勉力為之。
廖可斌
看到書名,細數篇目,我們就知道這是一本關於童真與鄉趣的書。讀它之前,你最好讓自己的心情靜下來,靜得像池塘和小溪的清水;把自己的神經放鬆,輕鬆得有如藍天飄動的雲朵。如果你還帶著白天奔忙的勞倦,心中還縈繞著現實生活的煩惱,那也沒有關係,只要你開始閱讀這些清麗的文字,就如捧起一束芬芳的花朵,它們帶著清晨的露珠,散發著山野田間的清香,會讓喜悅和溫馨漸漸充溢你的心問。
本書的內容包括童真和鄉趣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又是融為一體的。作者從兒童的視角,回憶二三十年前家鄉的種種風物。關於兒時遊戲與動物的一組作品,如《會生氣的麻雀》、《泥牆裡的蜜蜂》、《捉蜻蜒》、《抲魚》,《雞零狗碎》、《給燕子留個門》等,固然處處洋溢著天真爛漫的童趣;關於節令的一組作品,如《過年那些事兒》、《正月十四夜》、《清明的青》、《端午端午》、《七月半》等,以及關於村里種種人、事、物的一組作品,如《炊煙》、《女人的河埠頭》、《木門》、《天落水》、《像鏡子一樣的池塘》、《曬場》、《一個叫阿鳳姑娘的接生婆》、《最後一位赤腳醫生》等,也都是兒童眼中的世界,都以兒童活動的足跡串聯起來。那時的農村並不富裕,可以說還相當貧窮,但孩子們可以自由自在、沒日沒夜、成群結隊地在房前屋後、田間地頭玩耍。捉到一隻蜻蜓,撿到一顆玻璃球,都會給他們帶來無比的滿足和快樂。如《抲魚》寫孩子們用一種叫“板箏”的漁具捕魚:
找一個地方,把網輕輕放入水中,然後我們收起腳步聲,生怕驚動了慢慢游過來的魚。 網在水中的時問不能過短,急促了魚還來不及進網,時間長了,魚則遊了過去。當我們決定拉“板箏”時,深吸一口氣,抓住竹槓,先只能慢慢提,如果過急,魚此你游得還快。但網就在離水面也就幾寸時得快速拉起來,一慢,魚就會跳出網。
其實小孩子的一切活動都是有意義的。就在這些完全出於天性的遊戲裡,他們親近了各種動物和樹木花草,鍛鍊了種種體能和技能,比如學會觀察周圍的環境,集中注意力,掌握做事情的節奏,鍛鍊心腦並用的能力和四肢的協調性,增強動手能力,注意與同伴的配合等等,也體會了勞動的艱辛和收穫的喜悅,感受了父母親友、鄉鄰以及小夥伴問濃濃的愛意。現在四五十歲以上的城裡人,很多都來自農村。他們現在置身高樓大廈、車水馬龍、霓虹閃爍的環境裡,承受著現實生活的巨大壓力,加上已經到了喜歡回憶的年紀,都非常懷念在農村度過的童年時光。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兒女輩和孫輩們,雖然衣食住行、用的、玩的東西遠非自己小的時候可比,但整天被應試教育壓得喘不過氣來,小小年紀就戴上了眼鏡,背著沉重的書包,睡眼惺忪,缺少玩伴,即使參加一點所謂田徑、球類活動,也往往是在一個狹小的空間,按照固定的規則運動,他們都深深感嘆。兩者相比,如果要做選擇,恐怕很多人寧願選擇自己那個雖然貧窮但自由快樂的童年,至少我本人是如此。因此,這是一本老少皆宜的書,成年人讀它,可以喚起對自己美好童年的回憶,讓我們日漸乾涸的心出重新得到童真雨露的滋潤;孩子們讀它,可以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小時候的生活是什麼樣子,並至少問接感受到另外一種童年的快樂。
作者的家鄉餘姚位於浙東的寧紹平原,這裡是河姆渡文化遺址所在地,屬於古代越文化區的中心地帶,具有豐饒的民間文化積澱。南宋詩人陸游的著名詩篇《游山西村》,描寫了與之相鄰的紹興一帶的景致和民情風俗:“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讀乾亞群這本書,我很自然地聯想到陸游的這首詩。在作者筆下,村莊當日的景色明麗如畫:
栽們的村莊浸潤在水中,過的日子也如水樣……村裡有鏡子一樣的池塘,村外有星羅棋布的溝、渠,還有從村南一直到村北繞了一圈的河,像標點符號一樣連線著一村人的生活。(《楫魚》)
剛會用手指頭數數字時,我曾數過村裡的池塘,共有十三口。村東二口,村中三口,村北村西各四口。小的不過十來丈寬,大的可說不準了,像一條河,但我們都管它叫池塘。在村民眼裡,村外長長的流水才稱河,村內像一面面鏡子的水為池塘。有池塘的地方必有人家,一戶,數戶,十幾戶不等。(《像鏡子一樣的池塘》)
一個小小的火缸,折射出當時農村人的生活方式。村里家家戶戶灶前都建有火缸,用於收集剛剛燒過的草木灰。它們不僅可以用作肥料,還可以引火燒飯、點菸(省去了火柴)。將一罐米埋在裡面,可以燜成稀飯。冬天取一部分草木灰用火熄裝著,可以放在床上取暖。在火缸上搭個籠子,還可以烘小孩的尿布。溫暖的火缸,還是雞、貓、狗等最喜歡的窩……(《火缸》)至於鄉村人性情之淳樸,則從買雞苗一事上可見一斑:
每年有一批人來材予里吆喝賣雞苗……這些雞苗並不是立即付錢的,半年後才來收錢,而且只收浠雞的錢,那些沒長大的是不用給錢的。當然,公雞與母雞的錢是不同的,母雞比公雞貴一些。沒有人記得放雞苗的人是什麼名字,而這些挑擔拉車的人也只是在本子上讓收下雞苗的人自己寫上只數。有的半年後也沒有見人來收錢,村民便惦記那個放雞苗的人,閒下來湊到一塊兒,一個說那個人長得黑黑的,另一個人說看上去有五十出頭了。村里人努力地惦記若這個還沒來收錢的人。
當有一天那個人端著記賬的記事本走進村裡的時候,那收了他雞苗的人紛紛迎了上去。大家七嘴八舌,似乎迎接-個遠道而來的客人。那個說他長得黑黑的會驚呼一聲,你怎么變白了?而另一個說他五十出頭的人感嘆遭:“原來還足個後生。”那個人摸摸自己的頭憨厚地笑笑,一邊讓村里人自己報雞苗數,從不去核對放出去的雞苗封底存活了騫少。(《雞零狗碎》)
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相融的景象。鄉村的種種習俗,包含了農村人祖祖輩輩積累下來的生活經驗和智慧,他們過的是真正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活。這樣的景致和風俗,千年之前陸游的時代就存在,甚至陸游之前千百年就可能已經存在。陸游之後又過了千百年,當作者小的時候,它們也還存在。它們已綿延數千年。但就在最近三十年左右的時間裡,便面目全非了。這不禁使人感嘆三十年來中國社會變化之急劇。書中最深刻地反映了這一變化的,還是被選作書名的《給燕子留個門》這一篇。作者寫到,一家人都喜歡燕子,凶此“約定俗成,最晚進門的人,總會看一看燕子是不是到齊了,然後關門——這是晚上最後一道儀式。就像大人牽掛會玩的孩子遲歸那樣,我也會提醒家裡人:給燕子留著門”。可現在這幅圖景已不復存在,因為村裡的人家紛紛建了水泥牆、預製板的樓房,沒有了燕子可以做窩的屋樑,雖然“那些拆了老房子的人家,把拆下來的燕子窩整個地端下來,然後放在樹權上,希望明年燕子歸來的時候還能發現這個標記。然而,那些建了新房子的人家第二年再也不會有燕子進出。整天鎖著的大門和平整的天花板,讓燕子越飛越遠了”。這無疑是一個富有象徵意味的隱喻。
作者寫作這本書,緣起她的孩子的詢問。作者的初衷,也只是為了記錄自己對兒時鄉村生活的記憶。有的人也許認為這些內容瑣屑俚俗,難登大雅之堂。但研究歷史的人都知道,古往今來汗牛充棟的高文典冊,注重宏大敘事,充滿對歷史現象的修剪和粉飾。倒是那些人們隨意記錄下來的野史筆記,如《荊楚歲時記》、《南村輟耕錄》等,以及最初並不被文人雅士看重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等,提供了當時社會生活最真實生動的細節,成為後世人們了解當年社會生活圖景的重要依據。本書作者是個有心人,細心記錄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仍留存在浙東曹娥江畔的種種民情風俗的點點滴滴,這是很少有人樂意做、能夠做的事情。如今社會生活變遷異常迅疾,這已經是一項搶救性的工作。再過若干年,即使有人再想保存這份文化記憶,它們恐怕也已變得更加模糊依稀,難得如此準確真切了。因此,誰能I兌幾十年或兒百年後,這本書不會成為人們了解這幾十年中國社會變遷的細緻生動的史料?
從現實的角度看,以工業化、城鎮化為主要內容的現代化,是社會發展的趨勢,不可逆轉。它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應予以肯定。但毋庸諱言,它也帶來了一系列現代化病症:環境污染、競爭激烈、人情淡漠、生活單調,等等。我們能否在享受現代化給我們帶來的種種福祉的同時,儘可能多地保留或喚回一些過去農業文明時代美好的東西?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一定要以損失我們的美麗的田園、快樂的童年、溫馨的親情等為代價?社會的發展能否在一個新的更高層次上實現某種回歸?這本書至少客觀上觸及了這一意義重大而深遠的命題。
當然,作者的意圖不是寫一本歷史著作,也不是寫一本政論。她要寫的是她最喜愛的文藝性散文。因此在存真、崇善之外,她更在意的是求美。除了通過刻畫村景之美、童真之美、親情之美、鄉情之美等以融匯成內容之美外,她還著意追求文章的形式之美。寫作這種追憶童年時光和鄉村生活的散文,重在“純真”二字,宜用質樸的文風,過於華麗的辭彙、誇張的筆調、複雜的結構都不合適,但這樣一來又很容易陷入平鋪直敘、千篇一律。為此作者不斷變換敘述的角度和節奏,單一視角和全知視角交替呈現;交叉運用白描和寫意的筆法,尤其注意對細節細如毫髮的描摹,飛針走線,移步換形,娓娓道來,引人入勝。試看這一段:
傍晚,竹園裡一片嘰嘰喳喳,整個村子差不多都聽到了。那陣勢但乎有幾百隻麻雀。我們悄悄地走進竹園。竹梢上停滿了麻雀。一隻只不時地轉動著小腦袋,似乎在商量著什麼。它們在我們頭上,但對底下的我們似乎一點都不在意。我們對準竹捎一個個拉彎了彈弓,一二一三,把小石子射了出去。我們滿以為這樣集中火力,打中幾隻應該沒問題。結果一隻麻雀也沒打中。嗖嗖嗖,一群麻雀像離弦的箭一樣,轉眼不見了蹤影。竹園裡只剩下一片暮色浮動著光影,一半明,一半暗。地上有幾根羽毛在晚風中或起或落。當我們被大人叫去吃飯時,竹園裡又響起嘰嘰喳噎,此剛才還熱鬧。(《會生氣的麻雀》)
這裡運用了講故事的口吻,繪聲繪色,語言洗鍊輕快,富於速度感和節奏感,真有如“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作者大多數時候都用寫實白描的手法,偶爾則結合對孩子天真的想像的描寫,綻放出一個或一串寫意性的意象,令讀者心眼為之一亮:
夜晚,我們在屋裡說著話,它們靜靜地在泥牆裡休息,一點聲音都沒有。整個村子飄浮在花香里,還有一種蜜味從泥牆裡滲透過來。我們貼著牆壁睡覺,做夢,而蜜蜂就在旁邊:我們在夢中的囈語,它們都聽到了,但它們誰也不會在嗡嗡聲里泄露我們的秘密:我們在家裡偷吃東西,它們也看到了。最們知道它們的眼睛特別大,大到看不清哪是跟珠,哪是眼眶,所以我們曾經很害怕蜜蜂的眼睛,認為這是一對魔眼。後來發現蜜蜂其實感興趣的井不是我們,而是我們手上的花或者身上不知從哪兒沾來的花粉。
我們找來一根柴棒,浸入水中,順著蜜蜂的方向,輕輕一挑,蜜蜂趴在了柴棒上。蜜蜂在陽光下爬了一會兒,抖抖翅膀,重新飛了起來。一會兒,早已分辨不出哪一隻是剛曬乾翅膀的蜜蜂。轉身,扔掉手中的柴棒,忽然看到水缸里有一朵雲,旁邊是清澈的藍天,像一朵盛開的水蓮。我們不禁笑了。(《泥牆裡的蜜蜂》)
可以想見,作者童年時肯定是一個非常細心、敏感的孩子,也虧得她幾十年過去了,還保持著這份真誠與愛心,珍藏著這些記憶,絲絲縷縷記得那么清晰,喚起了我們沉睡已久的童年時光,喚回了我們的童心,使我們感到一種久違的親切和溫馨。
書中像這樣饒有情趣的片段俯拾即是,而我已經不能再舉例了,我這篇序言已經寫得太長了。其實我根本就不是適合給這本書寫序的人,作者手中的筆好比輕盈靈巧的繡花針,描出的文字溫潤如玉,而我就像揮舞棍棒,只能說出一些枯燥乏味充滿學究氣的話,實在不相稱。只是一因作者誠意相懇,二因我實在喜愛這些清麗的文字。閱讀她前一本散文集《日子的燈花》感受到的喜悅尚縈繞於懷,這本書又給我帶來新的快樂,我希望有更多讀者一起分享這種快樂,故勉力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