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纈”工藝主要有兩種,一是將穀粒等硬物大致均勻地包在織物內,用線紮緊,染色,晾乾後,拆去扎線,即出現遍地大小不等的菱形圈花紋,二是將織物連續摺疊,用針線穿過,抽緊釘牢,染色後晾乾,拆線後,花紋即顯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絞纈絹
- 館藏地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 所屬年代:北朝
- 材料:絲
絞纈絹
製造年代: 北朝
材料: 絲
收藏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介紹
此款系以絞纈工藝染成。
“絞纈”工藝較夾纈、蠟纈簡單,因此紋樣也單純,但同樣具有質樸美感。
“絞纈”工藝主要有兩種,一是將穀粒等硬物大致均勻地包在織物內,用線紮緊,染色,晾乾後,拆去扎線,即出現遍地大小不等的菱形圈花紋,二是將織物連續摺疊,用針線穿過,抽緊釘牢,染色後晾乾,拆線後,花紋即顯出。
“絞纈”工藝主要有兩種,一是將穀粒等硬物大致均勻地包在織物內,用線紮緊,染色,晾乾後,拆去扎線,即出現遍地大小不等的菱形圈花紋,二是將織物連續摺疊,用針線...
此展品為北朝時期文物。長192厘米,寬72厘米。此件衣服呈褐色,交領,袖子為喇叭形的大袖。面料是平紋絹,用絞纈的工藝染出黃色小點紋。絞纈又稱扎染,在北朝開始...
阿斯托那出土絞纈絹是晉代絲織物,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縣出土。...... 阿斯托那出土絞纈絹是晉代絲織物,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縣出土。中文名 阿斯托那出土絞纈...
絞纈,又名撮纈、撮暈纈,在民間通常稱之為"撮花" ,是一種把布料的局部進行扎結、防止局部染色而形成預期花紋的印染方法。它的操作順序是先把布料上的某些部分...
1959年阿斯托那305號墓出土的大紅絞纈絹,方框形防白花紋。同出有前秦建元二十年(384)文書,為目前所見年代最早的絞纈實物。V百科往期回顧 ...
絞纈古代多為民間所用,製作簡易,風格樸實大方。一般作單色加工,複雜加工可套染出多彩紋樣,具有暈渲爛熳、變幻迷離的裝飾效果。1959年阿斯托那305號墓出土的大紅絞纈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