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多數代表制,又稱“絕對多數當選制”、“過半數選舉制”。是指一些國家在議會選舉時,在一個選區內獲得過半數選票政黨或候選人即占選區全部選票或當選的制度。過半數的計算方法各種有所不同;有的按選民登記數計算;有按投票選民數計票;有的按有效投票數計票。法國、瑞士等國實行此制。實行此制往往不能在第一輪選舉中選出應選人員數額,這時就需要舉行第二輪選舉,在第二輪選舉中各國的計票方法各有不同,一般實行第二輪相對多數當選制,即在第二輪選舉中獲得相對多數選票者即為當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絕對多數代表制
- 名詞解釋:在選舉中要進行兩輪以上的投票
- 套用範圍:各國選舉
- 遇到問題:總票數
優點,套用,遇到的問題,面臨的考驗,
優點
是比較好地保證了當選人的民意基礎,使代表性的原則得到了更好的體現。但它的缺點也相當明顯,即,在絕對多數制的嚴格套用下,難以產生當選人,甚至有可能出現產生不了當選人的情況。如果大多數選舉都得在多輪投票之後,才能勉強產生出過半數的當選人。那么選舉就不是有效率的工作機制了,因為它太耗費人們的金錢、時間和精力。而相對多數制則能快捷地產生當選者,由於只要選票多於對手就能當選,所以只要一輪投票就可以完成選舉工作。但它的缺點是代表性比較差,至少理論上是這樣。比如5個候選人競爭一個當選名額,如果大家的得票率都不相上下,那么很可能得票不到25%的人就能當選,這樣它的代表性就差了一些。當然,相對多數制的代表性並不總是這么差。實際上,相對多數制有利於選票的集中,從而減少了許多自知份量較輕的候選人參選的積極性,因而真正會去參與席位角逐的一般是2到3名候選人。這樣,當選人的得票率就不會像前述的理論例子那么低了。
套用
幾乎無法在各國的重大選舉里找到實例,原因就在於選舉超過一定規模以後,要產生獲得絕對多數票的候選人,其成本太高。因此,一般是在絕對多數制之後輔之以相對多數制。即,如果第一輪投票時,沒有候選人得票超過50%,則舉行第二輪選舉;在第二輪投票時,以得票相對多者當選,而不考慮所得選票是否超過總票數的半數。實際上,這第二輪表決就是由絕對多數制改成了相對多數制。例如,我們較熟悉的現在的俄國總統選舉,採用的就是第一輪以絕對多數制計票、第二輪以相對多數制計票的二輪選舉制。
遇到的問題
在討論絕對多數制時,總是遇到總票數的問題。總票數有多種算法,一種是以實際參加投票的選民人數計為總票數;一種是以選區內登記的選民數計為總票數;還有一種是以選區內有選舉權的選民人數計為總票數。我們國家通常將有選舉權的選民自動計算為登記的選民,所以第二種與第三種算法在我國往往沒有區別。在實踐中,第一種總票數算法占主導地位,後兩種算法較少使用。
1998年底四川省遂寧市中區步雲鄉的鄉長選舉就是在第三種總票數算法基礎上的絕對多數制。即得票超過該鄉有選舉權選民總數的半數的候選人始得當選鄉長。 村委會組織法規定的村委會成員產生辦法的選舉制度,實際上是在第一種總票數算法基礎上的絕對多數制。
面臨的考驗
但是,隨著鄉鎮選舉的開展,絕對多數制將面臨嚴峻的考驗。因為,一、選民人數擴大和選舉的地理範圍擴展以後,候選人難以近距離地接近大多數選民,也就難以動員對自己的絕對多數的支持。二、社會的多元化大大發展,比如在普通的一個有3萬選民左右的鄉鎮舉行選舉,假設這個鄉鎮由15個村組成,每個村的選民平均為2千人,那么很可能這幾個村多數選民支持的候選人始終得不到另外幾個村多數選民的支持,總之得不到1萬5千張或實際參加投票總人數的一半以上的選票。這裡舉的還只是地理上的選民分化,事實上,一個鄉鎮的選民還在職業、經濟狀況、對外交往、興趣愛好等方面有著很大的多樣性,使得候選人幾乎不可能得到全部選民或參加投票選民的絕對多數票。因此,為了保證未來選舉的順利開展,應該在將來的鄉鎮一級選舉中考慮實施相對多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