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優勢原理

絕對優勢理論(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又稱絕對成本說(Theory of Absolute Cost)、地域分工說(Theory of Territorial Division of Labor)。該理論將一國內部不同職業之間、不同工種之間的分工原則推演到各國之間的分工,從而形成其國際分工理論。絕對優勢理論是最早的主張自由貿易的理論,由英國古典經濟學派主要代表人物亞當·斯密創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絕對優勢原理
  • 外文名: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
  • 又稱:絕對成本說
  • 代表人物:亞當·斯密
代表人物,主要內容,理論介紹,

代表人物

亞當·斯密(1723-1790)是英國產業革命前夕工場手工業時期的經濟學家。產業革命是指從工場手工業轉向機械大工業的過渡,在這一過程中封建主義和重商主義是實現這一變革的障礙。亞當·斯密代表工業資產階級的要求,在他1776年出版的代表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中猛烈抨擊了重商主義,鼓吹自由放任,系統的提出了絕對成本說。亞當·斯密因此成為自由貿易理論的首先倡導者和鼻祖。

主要內容

所謂絕對成本,是指某兩個國家之間生產某種產品的勞動成本的絕對差異,即一個國家所耗費的勞動成本絕對低於另一個國家。
亞當·斯密的絕對成本說主要闡明了如下內容:
(1)分工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國民財富。斯密認為 ,交換是出於利己心並為達到利己目的而進行的活動,是人類的一種天然傾向。人類的交換傾向產生分工,社會勞動生產率的巨大進步是分工的結果。他以制針業為例說明其觀點。根據斯密所舉的例子,分工前,一個粗工每天至多能製造20枚針;分工後,平均每人每天可製造4800枚針,每個工人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幾百倍。由此可見,分工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國民財富
(2)分工的原則是成本的絕對優勢或絕對利益。斯密進而分析到,分工既然可以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那么每個人專門從事他最有優勢的產品的生產,然後彼此交換,則對每個人都是有利的。即分工的原則是成本的絕對優勢或絕對利益。他以家庭之間的分工為例說明了這個道理。他說,如果一件東西購買所花費用比在家內生產的少,就應該去購買而不要在家內生產,這是每一個精明的家長都知道的格言 。裁縫不為自己做鞋子,鞋匠不為自己裁衣服,農場主既不打算自己做鞋子,也不打算縫衣服。他們都認識到,應當把他們的全部精力集中用於比鄰人有利地位的職業,用自己的產品去交換其他物品,會比自己生產一切物品得到更多的利益。
(3)國際分工是各種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階段,在國際分工基礎上開展國際貿易,對各國都會產生良好效果。斯密由家庭推及國家,論證了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的必要性。他認為,適用於一國內部不同個人或家庭之間的分工原則,也適用於各國之間。國際分工是各種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階段。他主張,如果外國的產品比自己國內生產的要便宜,那么最好是輸出在本國有利的生產條件下生產的產品,去交換外國的產品,而不要自己去生產。他舉例說,在蘇格蘭可以利用溫室種植葡萄,並釀造出同國外一樣好的葡萄酒,但要付出比國外高30倍的代價。他認為,如果真的這樣做,顯然是愚蠢的行為。每一個國家都有其適宜於生產某些特定產品的絕對有利的生產條件,如果每一個國家都按照其絕對有利的生產條件(即生產成本絕對低)去進行專業化生產,然後彼此進行交換,則對所有國家都是有利的,世界的財富也會因此而增加。
(4)國際分工的基礎是有利的自然稟賦或後天的有利條件。斯密認為,有利的生產條件來源於有利的自然稟賦或後天的有利條件。自然稟賦和後天的條件因國家而不同,這就為國際分工提供了基礎。因為有利的自然稟賦或後天的有利條件可以使一個國家生產某種產品的成本絕對低於別國而在該產品的生產和交換上處於絕對有利地位。各國按照各自的有利條件進行分工和交換,將會使各國的資源、勞動和資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將會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增加物質財富,並使各國從貿易中獲益。這便是絕對成本說的基本精神。

理論介紹

(1)亞當·斯密是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理論的創始者。在其代表著作《國富論》中,他提出了國際分工自由貿易的理論。在對其理論的論述中,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在他看來,適用於一國內部的不同職業之間、不同工種之間的分工原則,也適用於各國之間。他認為,每一個國家都有其適宜於生產的某些特定的產品的絕對有利的生產條件,去進行專業化生產,然後彼此進行交換,則對所有交換國家都有利,這就是“絕對利益論”。絕對成本學說這一學說從勞動分工原理出發,在人類認識史上第一次論證了貿易互利性原理,克服了重商主義者認為國際貿易只是對單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這種貿易分工互利的雙贏思想,到現代也沒有過時,將來也不會過時。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雙贏理念仍然是當代各國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貿易的指導思想。
(2)比較成本說是對絕對成本說的繼承和發展,進一步完善了古典學派的國際貿易理論。它由英國古典經濟學派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大衛·李嘉圖創立。比較成本學說認為:國際貿易產生的基礎並不限於生產技術的絕對差別,只要各國之間存在著生產技術上的相對差別,就會出現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的相對差別,從而使各國在不同的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使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成為可能,進而獲得比較利益。總之,比較利益學說,進一步分析,揭示了國際貿易所具有的互利性和國際分工的必要性。它證明各國通過出口相對成本較低的產品,進口相對成本較高的產品就可能實現貿易的互利。李嘉圖比較成本學說的核心是比較優勢原則。比較成本說揭示了人類分工協作的大道理。自其創立的一百多年來,它一直被西方國際經濟學界奉為經典,並成為國際貿易分工理論發展的主線。即使在當代,它也是研究國際貿易理論的邏輯起點。比較成本說的啟示:“各國應該實行自由貿易政策,以保證參加國際分工和貿易所能得到的利益。”然而這個理論只提出國際分工的一個依據,未能揭示出國際分工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原因和價值規律的國際內容。
(3)赫克歇爾—俄林繼承和發展了李嘉圖的比較成本理論,提出了要素稟賦論,用生產要素的豐缺來解釋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俄林認為,商品價格的絕對差異是由於成本的絕對差異,而成本的絕對差異是由於:第一生產要素供給不同,即兩國的要素稟賦不同;第二,不同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要素的比例不同(要素密集程度不同)。生產要素稟賦理論自創立以來,雖然受到里昂惕夫等學者的質疑,但仍被奉為當代國際經濟理論中的圭臬,西方經濟學界認為該理論構成了對古典學派李嘉圖比較成本說的重大挑戰,奠定了現代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石。俄林理論有助於我們分析,判斷和預測世界各國的貿易模式,並制定相應對策,在充滿風險的國際競爭中知己知彼,掌握主動權,此外,我們應認識到一國的生產要素實際是變數,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科技和教育的發展,生產要素的數量、質量和結構相應發生變化。當代技術革命已改變了要素的內涵,促進了人力資本技術創新信息資本等無形要素和有形要素的相融合,賦於生產要素以全新的內涵。因此我們不能片面靜止地對待要素稟賦上的比較優勢,這是我們借鑑俄林理論應持有的科學態度。
任何一國對外貿易的發展都會受到其國內資源稟賦比較成本的制約,開發中國家國際經濟中的不利地位,表面上是它們的發展水平,進而產業結構,競爭力等等,實行上是它們的要素稟賦地位,即要素稟賦結構的弱勢地位。相對於已經走上信息化經濟的世界來說,開發中國家擁有的仍然是是代表成熟的夕陽產業生產要素,缺乏代表知識經濟的核心要素,因而仍然處於要素的弱勢地位。中國是一個開發中國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尚處於“初級階段”。從中國當前的經濟發展狀況來看,按照傳統比較優勢進行生產和貿易還不能過早地放棄,繼續發揮傳統的以要素稟賦和比較成本為核心的比較優勢可以為新興的、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產業積累資金、技術,培養企業家才能,從而為技術創新、突破生產要素的投入瓶頸和促使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升級打下基礎。
經濟發展的趨勢來看,中國現有的建立在資源稟賦與比較成本基礎上的比較優勢將逐步減弱。一方面,中國人均占有資源數量本來不豐裕,經濟的高速增長使國內資源消耗顯著上升,導致國內不少資源性產品(包括農產品)的價格已接近或甚至已超過國際市場。因此,中國對外貿易發展戰略的選擇必須著眼於享有貿易促進技術進步的動態利益。為此,中國今後在發展經濟中應注意應該重視國內的區際貿易,擴大開放,積極與國際上的跨國公司建立長期合作的關係,並且重視用現代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入世”也將使我國參與國際分工提高到全方位水平:分工不但只是生產製造業的分工,而且要廣泛地延伸到廣義的第三產業。所以我們應當廣泛地注重新崛起的服務業的發展和這一層面上國際分工的參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