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主義音樂約於1913-1917年間在俄國形成,最先出現在雕塑上,後來影響到繪畫、戲劇和音樂。結構主義者把藝術作品和文藝創作當作進行形式上的物體塑造,排斥藝術的思想性和民族性。音樂中的結構主義,是將音樂變為抽象的、冰冷的、毫無感情的各種音響的堆砌和拼湊,作品中常常充滿怪誕的旋律、各種不協和和弦、生硬的節奏與刺激性的音色。 基本介紹 中文名:結構主義音樂時間:1913-1917年地點:俄國包含:雕塑、繪畫、戲劇和音樂 代表作品 最具試歡凝有代表束蘭想鴉性的作品是瑞士作曲家奧達仔涅格所作的管弦樂曲罪婆葛《太平洋231》(1923,副題“交響性的運動”),蘇聯作曲家莫洛索夫寫的管弦樂曲《工廠》也是恥棗趨典型的結構主義音欠殃紋樂鑽探元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