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派古琴藝術是明代以來,以古紹興府地區為主要流傳地區的中國古琴藝術的重要流派之一,清末民國以來,隨著琴人活動範圍的擴大,已經傳播到了北京、上海、杭州等地。
紹興琴派自明代形成以來,雖隊伍不大,但至今不絕如縷。明代的徐渭、尹爾韜、張岱,到清代的魯鼐、馬兆辰、王仲舒、陳幼慈等都是紹興派古琴藝術的代表。近現代紹興著名琴家有孫孟山、張味真、何桂笙、胡維謙等人。建國後紹興琴人還有壽耕梅、俞寶中、胡海牙等。其中胡海牙的古琴傳人為金少余。
與虞山派的“清、微、淡、遠”,浙派“微、妙、圓、通”琴風不同,“清”、“靜”是紹興琴派追求的音樂風格。高古淡雅、細膩曠達、注重點拍節奏以及豐富的音樂表現手法是紹興琴派古琴藝術的主要特徵,她常運用多種表現手法的有機組合,在速度與力度上對琴曲加以詮釋,使古琴音樂更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
紹興琴派的代表琴譜有《徽言秘旨》、《徽言秘旨訂》、《琴譜析微》、《臥雲樓琴譜》、《指法匯參確解》、《鄰鶴齋琴譜》等。其中《徽言密旨》在譜上旁註“瓜子點”的獨創記譜法是古琴記譜法的首次創新。《指法匯參確解》中的“直指節奏法”更是開了古琴譜記載點拍節奏的先河。
紹興琴派古琴藝術具有學術、文化、傳承、藝術和歷史等多方面的價值。是我國古琴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紹興琴派日漸衰微,傳承人凋零,迫切需要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