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文學的磁場》是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紹興文學的磁場
- 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
- 頁數:518頁
- 開本:16
- 作者:陳雪琛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50804613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紹興文學的磁場》所選用的這些信札,大多事與文學相牽,也再現了他們當時對文學事業是何等投入與痴情。在這裡,書簡折射了一個時代,也為編撰者的文學人生作出了一個大面積的歸納,讀來令人動容!
作者簡介
陳雪琛(雪川),1949年參加工作。解放前,受過魯迅的學生和追隨者、恩師董秋芳的栽培和政治上的保護。為新中國紹興首份中共黨報《紹興報》文藝編輯只鍵危墓,紹興市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文學雜誌《野革》首任主編,紹興市文聯首屆及連續幾屆委員、名譽委員。現為中華詩詞學會、省作家協會會員。
圖書目錄
一、序一
序二
二、書簡選(附圖片、照片、詩文)
柯靈書簡——義薄雲天,文驚風雨!信滿故鄉紹興情
楊幼生書簡——上海“老紹興”,理論家,柯靈一生知情人
丁元昌書簡——別了柯靈,文壇不會忘記您,讀者永遠牢記您
人民日報總編輯室書簡——小“讀者來信”高層復
王小鷹書簡——紹興市嵊縣是她的外婆家
王安憶書簡——尋根:媽媽茹志鵑及其上代都是紹興人
王延齡書簡——文學嚴肅與通俗,各有他的好見識
王蘊如書簡——省長周建人夫人,預言魯迅故鄉必將大發展
左泥書簡——資深高編,組織大批作家首次訪紹興
侯碩平書簡——各類劇種深研究,越劇捉乎名流皆朋友
葉文玲書簡——台州有她文學館,文學成就盡展現
北岡正子(日本)書簡——研究魯迅老敖授,紹興文學她宣傳
朱盛昌書簡——評獎小說臥病閱,真話直言見品德
任移遜書簡——參發宇宙飛船,兩次受總書記接見的紹興人
劉金書簡——紹興市嵊縣人,上海《文學報》總編輯
江曾培書簡——上海文藝出版社社長、總編輯
阮善夫書簡——魯迅大姨夫之族侄,《狂人日記》原型是其族親
麥辛書簡——《解放軍報》編輯組長,各重要報刊副總編
嚴爾純書簡——紹興又是位名作家程乃姍的外婆家
李名卿書簡——是“黨齡從1938年5月算起”的紹興文學寫手
李錦源書簡——求教同去紹一中,教者卻是地下黨
李麗英書簡——電話拉出陳雪琛,認定文理學院老校友
杜文和書簡——軍旅作家曾居紹,“文”而且“和”,多才而不驕
陸錫麟書簡——十三歲那年我找紹興市長,見證黨的好作風
楊佩瑾書簡——“我向省委打報告請了創作假,第一件事寫紹興”
何寶康書簡——發表文章千篇計,淡定低調人共知
汪浙成書簡——“為魯迅家鄉的刊物寫稿,我感到很榮幸”
沈志遠書簡——毛澤東稱讚他是人民的哲學家,我為何燒掉他來信
沈虎根書簡——“我雖不是紹興人,但對紹興感情非常深”
陳述書簡——劇作家,紹興市文聯老領導,獨立思考,正直為人
陳雲德書簡——長期研究徐錫麟,大量來信誘發我回憶《紹興報》
陳瑋君書簡——從無官職和職稱,只有淵博的學問和清正之人格
陳祖松書簡——既重原則又重誼,難忘這位陳部長
陳祖美書簡—糊殃殼—古典文學女評論家,青島人,祖母老家原紹興
黃世中書簡——教授,與祖美通信多年後始知對方是女性
陳橋驛書簡——終身教授紹興人,九旬高壽仍筆耕
陳家林書簡—檔碑地蜜—青少年時代即涉足詩詞領域發表作品
陳繼光書簡——諸暨人,火車司機成作家,譯成多種語言傳國外
張揮(新加坡)書簡——曾任新加坡作家協會副會長
張穎書簡——我投稿《野草》,有親切感和歸屬感
張志民書簡——以《詩刊》主編聞於世,《辭海》條目有大名
張盛裕書簡——《文藝報》編輯,浙江《江南》主編、社長
張德強書簡——紹興人,詩作被譯成多國文字傳海外
張曉夫書簡——紹興人,無權鬧革命給他以研究魯迅好機緣
鄒志方書簡——教授,紹興人,是我學習傳統詩詞啟蒙人之一
竺柏岳書簡——紹興嵊縣人,恩師為中山大學教授王季思
周明書簡——在中國文學界任職多種,有“文壇基辛格”之腿霉探稱
周豐一書簡——父親周作人,魯迅是伯父,生前多譯著
周尚夷(巴西)書簡——愛國僑領,國家領導人多次接見他
金紀賢書簡——紹興人。學者,我少年時正確讀《紅樓夢》啟蒙師
官偉勛書簡——入伍八路軍,奉命為林彪妻子講授過古典文學
鄭休白書簡——黨報高級編輯女作家,榮獲全國性匪婆拘各種獎項待統計
趙自書簡——作家、編輯家,早期任職於《上海文學》
趙銳勇書簡——諸暨人,全講拳榮獲大獎難計數,電視名劇總製片人
趙瑞蕻書簡——1915年生的老教授、翻譯家,曾為魯迅銅像而放歌
胡國樞書簡——上虞人,學者,著有《蔡元培評傳》等書及論文數百篇
柳虞慧書簡——上虞人。名作家。解放前夕數次被捕入獄
鐘叔河書簡——信中品述之圖文,我看了一遍還想看
駱寒超書簡——諸暨人,教授,詩學理論家,研究艾青老專家
袁一帆書簡——省文聯黨組書記和黨報副總編,詩文字畫樣樣精
後記
陳雪琛
我選編此書,全出偶然。數年前,有嗜書之忘年友,在上海一家書店發現有我已傳送之信札出售,遂購來贈與。又一次,我無意中在網際網路上見有我一頁信箋在編號拍賣,並聲言“保真”。
為此我吃驚非小。匆閱一過,始知此系多年前我濫竽《野草》主編時,對滬上紹籍高級編輯支持故鄉文學事業之感謝信。這就說得通了——因收信人有聲望,發信者亦得被關注。
這是我欲選編本集的最初誘因。誘因並非為了叨光,只想藉此留一些某一時段之個人史痕。這“某一段”,大多與自己在《野草》工作時有關,隨著歲月的遠去,無文之史痕的消失是必然的。時代在前進,文學在發展,老馬未必識新途,但我相信今天滿園春色中的“野草”,自能新綠一片。
我將誘因欲化行動,首先得解決的問題是,他人惠我之來信,我可否選編。
由此我記起柯靈先生在世時,中國現代文學館唐聞一先生為編《柯靈書信集》,與柯靈相商頗久,柯公對此事有回信九封,在力陳難度之餘,兩次提示唐先生,一次云:“信是我寫的,但願否公開發表,權似在受信人,不知你考慮到這點沒有?”再有一次云:“我寫的信,發表與否,收信人有決定權,一定要取得他們的同意(如收信人已將信公開發表,自不在此例)”。
柯公是嚴於律己之人,言出行隨。如他生前發表致我的數十封信件,他就與夫人先後各自向我說明情況,盼我能同意並將原信複印見寄。當然,不才晚輩亦有自知之明,想到的是柯公致我信件,其內容多與故鄉紹興之事或之人有關,我無非是柯靈故鄉紹興人的一個符號而已。
“紹興歷史悠久,文物絢爛,是夏禹治水之鄉,勾踐復國之邦,秋瑾殉難之城,魯迅誕生之地,精神遺產,富可敵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從來是比翼雙飛,缺一不可。……魯迅的故鄉更不能沒有文學。《野草》得到全國作家和讀者的支持,……一定會對紹興文學的發展,物質文明的推動作出貢獻。”
——以上耐思之言,錄自柯靈生前囑我保存的一份發言稿上。
也是無巧不成書。入編我《紹興——文學的磁場》集子中的大量文字,多的是來信人從不同視角,在“……之鄉”、“……之邦”、“……之城”、“……之地”等等方面,通過《野草》,留下了他們對紹興的各種感受,並作為文學的印記,各自打在自己的心上。
《野草》是紹興解放以後第一本公發行的文學刊物,在文壇上容易開展文學互動自在情理之中。為編《紹興——文學的磁場》,我雖無法逐一徵得來信人的認可,但還是求教於三位有代表性人士,一聽其意見。
一位是上海《文學報》總編劉金。他年長於我,在不同時代,都曾受過魯迅的學生和追隨者董秋芳的栽培,來信話題不少,入選書簡之多僅次於柯靈。對所詢之事,劉答以“當然是好事,我贊成……”。
再一位是曾連任過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主席團)共二十五年之久的著名女作家葉文玲先生。對所詢之事,葉先後多次表示支持。在我完成計畫後,以當年她寄我的惟一用毛筆所寫原信,以及她或已忘卻之圖文(包括她陪同劉白羽為《野草》題詩)傳送請審,她竟以“真箇喜出望外”作復。
又一位是與王偉君共同致力於《世界之魯迅畫傳》、《魯迅之世界全集》的畫家兼作家裘沙。裘、王伉儷曾光臨過舍間,以有對魯迅的共同敬仰而成為朋友。來信云:“你計畫把手頭的一批書信編集出版,這確是宣傳魯迅影響很好的一招,我們都很贊成。”
此外,尚有幾位或在我網頁上已親閱舊函,或信中對某一事所論述與我觀點完全默契無須多言;或從未晤面又無法知其今居何處,或我書信尚在編卻驚聞來信人己辭世……
我所選舊函,並無任何個人隱私,更談不上具有排他性的智慧財產權問題。尤須一提的是,我所選之信函,當年看似尋常的敘談中,今天竟使我發現有高貴之品德、高尚之情操潛伏著,讓我驟見其閃耀而重新認識人生……
至於“文學的磁場”這個書名,我是從一場夢中突然獲得的。我顧不得此名是否妥帖,也顧不得是否一語破的,只因得來頗奇,就一錘定音,不願再改。
我覺得文學是一個磁場,有巨大的吸引力。對有的人來說,它或許比物質財富的吸引力更為誘人而持久,更非那些死呀活呀的“愛情”的吸引力所能比擬。當然,本集所選書簡,並非封封都與文學相牽,但其事其情、其文其句,自感不無磁場之氣流存在。
本集對來信人的履歷,只能簡介到每位所選書簡時期為我所知的主要部分。對書簡內容的某些“品述”或解讀,不一定切貼或正確。“品述”一詞為辭書所無,是我生造,因我真的愈老愈自感學識淺薄,未敢用“品評”之“評”字,但“述”它一下,該還是可以的吧?
最後尚須一提,所附拙作,為那年那月之認識或感受,不能脫離歷史的階段性和局限性。它與個人今日之觀點或基本一致,或已有異,或大相逕庭。過去認為正確的,今天我覺得應當反思;還有一些當年即興落筆之語,則須讓更多的實踐、更長的時間去檢驗,暫存錄於此,藉以回望與思考,並於遲暮之年力爭跟上時代步伐,順應歷史潮流。
謝謝來信人對我的寬容!謝謝翻閱者對本集的看重!
序言
杜文和
雪琛先生是我敬重的長者。
欣聞雪琛先生欲從歷年收到的二千多封事關文學的來信中,精選400餘紙,逐一品評,以數十萬字的規模結集成書。愚以為這是雪琛先生晚年重要的一筆,亦是文壇的一件盛事。除了真誠的祝賀以外,亦有感慨良多。
我們都知道,書信是過去人與人之間維繫交流的唯一介質。後來先是電話消解了兩地的距離,接著就是手機的簡訊、電腦的信箱,進一步為節奏提速,同時也進一步壓縮了傳統書信的空間。所以在年輕人的眼睛裡,書信似乎是老一輩人的事情。所以傳統書信往後將日漸稀有,愈見珍罕。如同古硯一樣,將成為歷史遺剩而被人惠存。如果這也能算感慨,這就是感慨之一。
感慨之二:至少在我們這一代的人生中,書信曾經是生活中的一個部分。書信連線親情——上紓父母之掛懷,下慰兒女之遠念。書信增進友情——投以問候,報以禮敬。書信傳遞愛情——示以戀想,收穫溫馨。書信還可以探討文學,切磋見解、互換心得……書信當然還有閒情偶寄。書信是所有文體中除了日記之外,私密性最強的一種,書信以特定的個人或者特定的群體為閱讀對象,所以比之宏篇大論、高頭講章更暢意、更率直、更關切、更不拘小節。其隨意性與急就性決定了書信本身直接抵達的情誼,有時即便是隻言片語,噓寒問暖已盡在其中。魯迅與許廣平的《兩地書》就是箇中範本。書信的內容盡可以隨心所欲,但書信的格式一定是嚴謹的:稱語、啟辭、正文、結語、祝辭、署名、附候語與補述語……井井有條。這是那個時代禮教的規範。現在的“短訊息”往往沒頭沒腦,“短訊息”是現代書信的電子版本,快速固然快速,但時有突兀的感覺。這或許是年齡的距離。我有時候看到過去信封的騎縫處有“護封”印戳的時候,會感到前人的端整;有時候看到過去的信封上有“郵資例付”數字的時候,還會感到一種溫暖。
感慨之三:我們這一代人並不乏書信往來,但一般都隨閱隨丟,縱有保存的,也都漸失殆盡。而雪琛先生有二乾多封來信在幾十年間多次搬遷,幾經風浪,竟未有大的散失,堪稱奇蹟,亦足見雪琛先生之有心之仔細之執著。而且這些來信大多事關文學,這就比較完整地保存了一個時期人們對文學曾幾何時的熱情,也再現了雪琛先生一個時期對文學事業是何等的投入與痴情。雪琛先生用書信折射了一個時代,也為自己的文學人生作出了一個大面積的歸納,讀來令人動容。
如果說還有感慨,那就是古代的《玉茗堂尺牘》、《秋水軒尺牘》、《春在堂尺牘》、《惜抱尺牘》、《弢園尺牘》……已經成為歷史經典,後來的《藝風堂友朋書札》、《胡適往來書信選集》、《黃裳來燕榭書札》等等也讀者甚眾。但現在為書信集彙編出版的書籍甚少,我們雖不敢說本書填補了什麼空白,但其意義與價值是顯而易見的。是以為序。
陳雲德書簡——長期研究徐錫麟,大量來信誘發我回憶《紹興報》
陳瑋君書簡——從無官職和職稱,只有淵博的學問和清正之人格
陳祖松書簡——既重原則又重誼,難忘這位陳部長
陳祖美書簡——古典文學女評論家,青島人,祖母老家原紹興
黃世中書簡——教授,與祖美通信多年後始知對方是女性
陳橋驛書簡——終身教授紹興人,九旬高壽仍筆耕
陳家林書簡——青少年時代即涉足詩詞領域發表作品
陳繼光書簡——諸暨人,火車司機成作家,譯成多種語言傳國外
張揮(新加坡)書簡——曾任新加坡作家協會副會長
張穎書簡——我投稿《野草》,有親切感和歸屬感
張志民書簡——以《詩刊》主編聞於世,《辭海》條目有大名
張盛裕書簡——《文藝報》編輯,浙江《江南》主編、社長
張德強書簡——紹興人,詩作被譯成多國文字傳海外
張曉夫書簡——紹興人,無權鬧革命給他以研究魯迅好機緣
鄒志方書簡——教授,紹興人,是我學習傳統詩詞啟蒙人之一
竺柏岳書簡——紹興嵊縣人,恩師為中山大學教授王季思
周明書簡——在中國文學界任職多種,有“文壇基辛格”之稱
周豐一書簡——父親周作人,魯迅是伯父,生前多譯著
周尚夷(巴西)書簡——愛國僑領,國家領導人多次接見他
金紀賢書簡——紹興人。學者,我少年時正確讀《紅樓夢》啟蒙師
官偉勛書簡——入伍八路軍,奉命為林彪妻子講授過古典文學
鄭休白書簡——黨報高級編輯女作家,榮獲全國性各種獎項待統計
趙自書簡——作家、編輯家,早期任職於《上海文學》
趙銳勇書簡——諸暨人,榮獲大獎難計數,電視名劇總製片人
趙瑞蕻書簡——1915年生的老教授、翻譯家,曾為魯迅銅像而放歌
胡國樞書簡——上虞人,學者,著有《蔡元培評傳》等書及論文數百篇
柳虞慧書簡——上虞人。名作家。解放前夕數次被捕入獄
鐘叔河書簡——信中品述之圖文,我看了一遍還想看
駱寒超書簡——諸暨人,教授,詩學理論家,研究艾青老專家
袁一帆書簡——省文聯黨組書記和黨報副總編,詩文字畫樣樣精
後記
陳雪琛
我選編此書,全出偶然。數年前,有嗜書之忘年友,在上海一家書店發現有我已傳送之信札出售,遂購來贈與。又一次,我無意中在網際網路上見有我一頁信箋在編號拍賣,並聲言“保真”。
為此我吃驚非小。匆閱一過,始知此系多年前我濫竽《野草》主編時,對滬上紹籍高級編輯支持故鄉文學事業之感謝信。這就說得通了——因收信人有聲望,發信者亦得被關注。
這是我欲選編本集的最初誘因。誘因並非為了叨光,只想藉此留一些某一時段之個人史痕。這“某一段”,大多與自己在《野草》工作時有關,隨著歲月的遠去,無文之史痕的消失是必然的。時代在前進,文學在發展,老馬未必識新途,但我相信今天滿園春色中的“野草”,自能新綠一片。
我將誘因欲化行動,首先得解決的問題是,他人惠我之來信,我可否選編。
由此我記起柯靈先生在世時,中國現代文學館唐聞一先生為編《柯靈書信集》,與柯靈相商頗久,柯公對此事有回信九封,在力陳難度之餘,兩次提示唐先生,一次云:“信是我寫的,但願否公開發表,權似在受信人,不知你考慮到這點沒有?”再有一次云:“我寫的信,發表與否,收信人有決定權,一定要取得他們的同意(如收信人已將信公開發表,自不在此例)”。
柯公是嚴於律己之人,言出行隨。如他生前發表致我的數十封信件,他就與夫人先後各自向我說明情況,盼我能同意並將原信複印見寄。當然,不才晚輩亦有自知之明,想到的是柯公致我信件,其內容多與故鄉紹興之事或之人有關,我無非是柯靈故鄉紹興人的一個符號而已。
“紹興歷史悠久,文物絢爛,是夏禹治水之鄉,勾踐復國之邦,秋瑾殉難之城,魯迅誕生之地,精神遺產,富可敵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從來是比翼雙飛,缺一不可。……魯迅的故鄉更不能沒有文學。《野草》得到全國作家和讀者的支持,……一定會對紹興文學的發展,物質文明的推動作出貢獻。”
——以上耐思之言,錄自柯靈生前囑我保存的一份發言稿上。
也是無巧不成書。入編我《紹興——文學的磁場》集子中的大量文字,多的是來信人從不同視角,在“……之鄉”、“……之邦”、“……之城”、“……之地”等等方面,通過《野草》,留下了他們對紹興的各種感受,並作為文學的印記,各自打在自己的心上。
《野草》是紹興解放以後第一本公發行的文學刊物,在文壇上容易開展文學互動自在情理之中。為編《紹興——文學的磁場》,我雖無法逐一徵得來信人的認可,但還是求教於三位有代表性人士,一聽其意見。
一位是上海《文學報》總編劉金。他年長於我,在不同時代,都曾受過魯迅的學生和追隨者董秋芳的栽培,來信話題不少,入選書簡之多僅次於柯靈。對所詢之事,劉答以“當然是好事,我贊成……”。
再一位是曾連任過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主席團)共二十五年之久的著名女作家葉文玲先生。對所詢之事,葉先後多次表示支持。在我完成計畫後,以當年她寄我的惟一用毛筆所寫原信,以及她或已忘卻之圖文(包括她陪同劉白羽為《野草》題詩)傳送請審,她竟以“真箇喜出望外”作復。
又一位是與王偉君共同致力於《世界之魯迅畫傳》、《魯迅之世界全集》的畫家兼作家裘沙。裘、王伉儷曾光臨過舍間,以有對魯迅的共同敬仰而成為朋友。來信云:“你計畫把手頭的一批書信編集出版,這確是宣傳魯迅影響很好的一招,我們都很贊成。”
此外,尚有幾位或在我網頁上已親閱舊函,或信中對某一事所論述與我觀點完全默契無須多言;或從未晤面又無法知其今居何處,或我書信尚在編卻驚聞來信人己辭世……
我所選舊函,並無任何個人隱私,更談不上具有排他性的智慧財產權問題。尤須一提的是,我所選之信函,當年看似尋常的敘談中,今天竟使我發現有高貴之品德、高尚之情操潛伏著,讓我驟見其閃耀而重新認識人生……
至於“文學的磁場”這個書名,我是從一場夢中突然獲得的。我顧不得此名是否妥帖,也顧不得是否一語破的,只因得來頗奇,就一錘定音,不願再改。
我覺得文學是一個磁場,有巨大的吸引力。對有的人來說,它或許比物質財富的吸引力更為誘人而持久,更非那些死呀活呀的“愛情”的吸引力所能比擬。當然,本集所選書簡,並非封封都與文學相牽,但其事其情、其文其句,自感不無磁場之氣流存在。
本集對來信人的履歷,只能簡介到每位所選書簡時期為我所知的主要部分。對書簡內容的某些“品述”或解讀,不一定切貼或正確。“品述”一詞為辭書所無,是我生造,因我真的愈老愈自感學識淺薄,未敢用“品評”之“評”字,但“述”它一下,該還是可以的吧?
最後尚須一提,所附拙作,為那年那月之認識或感受,不能脫離歷史的階段性和局限性。它與個人今日之觀點或基本一致,或已有異,或大相逕庭。過去認為正確的,今天我覺得應當反思;還有一些當年即興落筆之語,則須讓更多的實踐、更長的時間去檢驗,暫存錄於此,藉以回望與思考,並於遲暮之年力爭跟上時代步伐,順應歷史潮流。
謝謝來信人對我的寬容!謝謝翻閱者對本集的看重!
序言
杜文和
雪琛先生是我敬重的長者。
欣聞雪琛先生欲從歷年收到的二千多封事關文學的來信中,精選400餘紙,逐一品評,以數十萬字的規模結集成書。愚以為這是雪琛先生晚年重要的一筆,亦是文壇的一件盛事。除了真誠的祝賀以外,亦有感慨良多。
我們都知道,書信是過去人與人之間維繫交流的唯一介質。後來先是電話消解了兩地的距離,接著就是手機的簡訊、電腦的信箱,進一步為節奏提速,同時也進一步壓縮了傳統書信的空間。所以在年輕人的眼睛裡,書信似乎是老一輩人的事情。所以傳統書信往後將日漸稀有,愈見珍罕。如同古硯一樣,將成為歷史遺剩而被人惠存。如果這也能算感慨,這就是感慨之一。
感慨之二:至少在我們這一代的人生中,書信曾經是生活中的一個部分。書信連線親情——上紓父母之掛懷,下慰兒女之遠念。書信增進友情——投以問候,報以禮敬。書信傳遞愛情——示以戀想,收穫溫馨。書信還可以探討文學,切磋見解、互換心得……書信當然還有閒情偶寄。書信是所有文體中除了日記之外,私密性最強的一種,書信以特定的個人或者特定的群體為閱讀對象,所以比之宏篇大論、高頭講章更暢意、更率直、更關切、更不拘小節。其隨意性與急就性決定了書信本身直接抵達的情誼,有時即便是隻言片語,噓寒問暖已盡在其中。魯迅與許廣平的《兩地書》就是箇中範本。書信的內容盡可以隨心所欲,但書信的格式一定是嚴謹的:稱語、啟辭、正文、結語、祝辭、署名、附候語與補述語……井井有條。這是那個時代禮教的規範。現在的“短訊息”往往沒頭沒腦,“短訊息”是現代書信的電子版本,快速固然快速,但時有突兀的感覺。這或許是年齡的距離。我有時候看到過去信封的騎縫處有“護封”印戳的時候,會感到前人的端整;有時候看到過去的信封上有“郵資例付”數字的時候,還會感到一種溫暖。
感慨之三:我們這一代人並不乏書信往來,但一般都隨閱隨丟,縱有保存的,也都漸失殆盡。而雪琛先生有二乾多封來信在幾十年間多次搬遷,幾經風浪,竟未有大的散失,堪稱奇蹟,亦足見雪琛先生之有心之仔細之執著。而且這些來信大多事關文學,這就比較完整地保存了一個時期人們對文學曾幾何時的熱情,也再現了雪琛先生一個時期對文學事業是何等的投入與痴情。雪琛先生用書信折射了一個時代,也為自己的文學人生作出了一個大面積的歸納,讀來令人動容。
如果說還有感慨,那就是古代的《玉茗堂尺牘》、《秋水軒尺牘》、《春在堂尺牘》、《惜抱尺牘》、《弢園尺牘》……已經成為歷史經典,後來的《藝風堂友朋書札》、《胡適往來書信選集》、《黃裳來燕榭書札》等等也讀者甚眾。但現在為書信集彙編出版的書籍甚少,我們雖不敢說本書填補了什麼空白,但其意義與價值是顯而易見的。是以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