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虬松圖

細雨虬松圖

《細雨虬松圖》是由清代畫家石濤創作的設色畫,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畫面以細筆勾點山峰樹屋,筆致清麗秀勁,用雅淡的赭石和花青設色,明麗清逸,為“細筆石濤”的典型風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細雨虬松圖
  • 作者:石濤
  • 創作年代:清代
  • 畫作類型:設色中國畫
  • 材質:紙本
  • 現收藏地:上海博物館
  • 規格:縱100.8厘米,橫41.3厘米
  • 幅式:立軸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技法,構圖,名家點評,重要展覽,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圖寫山居小景。描繪的是在秋日黃昏,山中剛下了一場毛毛細雨,把盤曲如虬龍似蒼松洗滌乾淨,蒼翠濃滴,經細雨淋灑後的叢樹、山壑、屋舍、紅葉顯得更加乾淨清新。雨後山間瀑泉傾瀉直下,其下澗水潺潺有聲,曲徑蜿蜒盤上。山坳中書屋數間,山峰矗立,樹木蔥蘢,境界幽雅,淡宕空靈,仿佛置身於細雨霏霏之中。
細雨虬松圖
畫軸右上角有他的題識:“潑墨數十年,未嘗輕為人贈。山水杳深,咫尺陰蔭,覺一往興未易窮。寫以贈君子,嘗有句云:細雨霏霏遠煙濕,墨痕落紙虬松禿,能人鑑賞否。時丁卯夏日,子老道翁出宋羅紋紙命余作畫,風雨中並識於華藏下院。清湘石濤濟山僧。”畫題就取自這段題識中的兩句詩。
鈐有‘‘苦瓜和尚”、‘‘墨池飛出北溟魚”。起首鈐“法門”,押角鈐“藏之名山”。

創作背景

“華藏下院”很可能是當時的天寧寺,寺旁有“華嚴堂”和“藏經院”。該圖創作於丁卯年,丁卯為康熙二十六年(1687),石濤時年47歲。此時石濤正準備北上燕京,從題跋看,是春江社的詩友子老道翁(卓爾堪)出示了一張難得的宋羅紋紙,請求石濤創作。

藝術鑑賞

技法

此畫與石濤的《山水清音圖》迥然不同,是屬於“細筆石濤”的風格,筆法細勁而不呆滯,線條柔中含剛,融勁硬方折,圓潤旋轉為一體。全圖山石用墨筆勾勒,很少皴和點,用輕淡土赭和花青設色,設色點染,淡雅清潤,秀而不俗。遠山以朱和青染出,把夕陽返照那些微妙的情致表現得很好。

構圖

該圖置陳布局別具匠心:精心鋪排,組合嚴謹、主次分明,繁簡得宜。前景山岸石,勾勒為骨,筆墨慨括簡練。旁生樹木,或秋葉落盡,或挺拔直立,生動自然。中景虛化,霧氣淡薄,其間曲徑依稀可見遠景幽逶迤。整個畫面表現了雨後山川的清淨與幽寂。

名家點評

上海博物館研究員鄭為:全圖給人的感覺是恬靜淡泊,典雅秀麗。這幅畫是石濤作品中屬於這一風格的代表。

重要展覽

2017年4月1日至6月30日,天津博物館舉辦“清代前期繪畫特展”,《細雨虬松圖》在其中展出。

作者簡介

石濤(1642—約1718年),俗姓朱,明宗室靖江王朱贊儀十世孫,譜名若極,廣西桂林人。明滅亡後,出家為僧,法名原濟,字石濤,號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工於詩文,擅繪山水、蘭竹、花草及人物。其筆情縱恣凝鍊,獨具創新,對揚州畫派和近現代中國畫的影響極大。與清初畫壇朱耷、髡殘、弘仁合稱“清四僧”,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針對畫壇時弊提出諸多精闢見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