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色素P-450基因分型

1985年世界各國有關學者組織了“第一屆國際P-450基因及其調控討論會”,確定了統一的命名原則,經過12個研究機構有關專家的努力,將已發表的細胞色素P-450根據cDNA以及所編碼的胺基酸順序分析整理,並進行統一的命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細胞色素P-450基因分型
分型及命名,特性,

分型及命名

將全部細胞色素P-450基因統稱為細胞色素P-450超家族,並再分成若干個家族,每個家族又可以分成若干亞家族。以斜體字大寫拉丁字母“CYP”代表所有物種的細胞色素P-450基因,但小鼠和果蠅例外;再加阿拉伯數字(1,2,3,……)代表不同的家族,例如CYP1,CYP2等。若這一家族又分為若干亞家族,則再加上大寫拉丁文字,例如CYP2B。同一亞家族內不同的基因,則分別再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如CYP2A1,CYP2A2等。若有假基因存在,則在最後阿拉伯數字後加一大寫拉丁文字母“P”,例如CYP2816P。假基因是與一已知基因高度相似的基因,但在染色體上座位不同;它雖然具有一定的功能,但自身不能轉錄。另外,1996年發表的命名原則中規定,有些過去已命名的基因由於改名、重複或其他原因已被取消,則在最後加“X”。

特性

細胞色素P-450具有多重性,表現在細胞色素P-450酶系中,包括數目眾多的同功酶在不同的物種,以及人類在內的機體中也各有很多的類型。它們的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座位、底物特性、酶動力學性質、光譜特性、編碼蛋白質的胺基酸組成及順序、對不同誘導物或抑制物的反應和各種生物學特性都不相同。細胞色素P-450雖然自身具有不同的特性,但它們也有共性,當與CO結合後,差光譜中最大吸收峰皆在450nm左右。細胞色素P-450的多重性及其在物種、品系、性別、年齡、個體以及對不同誘導物和抑制物反應的差異中,具有重要的毒理學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