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水流年裡的圍城故事 : 楊絳與錢鐘書

細水流年裡的圍城故事 : 楊絳與錢鐘書

《細水流年裡的圍城故事 : 楊絳與錢鐘書》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於2015年6月出版,講述近現代最持久最純潔的愛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細水流年裡的圍城故事 : 楊絳與錢鐘書
  •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68007696
  • 定價:32.00元
  • 裝幀:平裝
  • 原作者:李清秋
  • 出版時間:2015.6
  • 頁數:230
  • 分類:人物傳記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編輯推薦,精彩書摘,

內容簡介

古月堂前一見鐘情,大師與才女結成了靈魂的聯盟。他們的生活以書為核心,他們的愛以對方為核心。抗日戰爭中,他們兩地分居,但彼此掛念;抗日戰爭後,他們在“競爭”中,洋溢著各自的才華。楊絳,一位見證兩個世紀文學歷史的大家;錢鐘書,一位令人拜服的國學大師。

作者簡介

李清秋,一個安靜的墨客,渴望單純,厭惡單調。崇尚冷靜,拒絕冷漠。輕視物質,保持對大自然一草一木的敬畏。認同西方文化中的愛與平等,痴迷東方文化中的禪思哲學。喜歡漫無目的地走在異鄉,讓陽光跌落在臉上。堅信現實與虛幻的間縫中有著一片空淨。主要作品《落花流水春歸去,一種銷魂是李郎:悲情詞帝李煜傳》、《宋詞是一杯清酒:李煜詞傳》、《詩中自有禪滋味:重溫最美詩詞里的空靈禪境》。

目錄

第一章婉約邂逅·春風旖旎古月堂
1.煙雨江南,書生意氣
2.書香世家,才女娉婷
3.幽默才子,王想瓊思
4.痴學女子,錦繡前程
5.陰差陽錯,緣分天空
6.時光靜好,綻放年華
第二章佳偶天成·琴瑟和鳴定終身
1一言相識,再言相知
2一見如故,再見鐘情
3.素色書箋,璀璨柔情
4一對伉儷,佳偶天成
5.搖曳安暖,眷戀華年
6.琴瑟和鳴,緣定三生
第三章燈火闌珊·鶯鳳和鳴徘惻中
1.遠赴千里,締結新生
2.彩鳳雙飛,共讀牛津
3.鴛鳳和鳴,思鄉情真
4.煮字燃情,一懷恬靜
5.異國味蕾,苦樂雙生
6.幸福歲月,喜迎新生
第四章沉浮跌宕·彈指而落的光陰
1.巴黎印象,嶄新風景
2.咖啡無香,哀歌江南
3.再回故土,逆流離殤
4.孤島歲月,低落塵埃
5.硝煙彌散,亂世悲情
6.命運路口,抉擇人生
第五章一紙風華·驚艷圍城驚世作
1.有家難歸,藍田一夢
2.亂世孤城,相依為命
3.稱心如意,驚艷四座
4.步入劇壇,悲情風絮
5一書驚世,一雙璧人
6.亦妻亦友,婚後情人
第六章夢若飛花·言語滄桑亂世情
1一世豪情,一指落墨
2.婆要世界,多鮮命運
3.相濡以沫,相知如鏡
4.重回蜜月,西湖暢心
5.命運引路,飄向京城
6.時代漩渦,生活苦吟
第七章冰雪消融·執子之手共攜老
1.文化風波,靈魂修行
2.童心蒼老,風波未定
3.浮沉流年,體味人性
4.歲月枯榮,雲開空闊
5.浮生流轉,連理歸根
6.經世奇才,名滿文壇
第八章黃泉碧落·花開彼岸過塵世
1.才女賢妻,筆耕不輟
2.落索自甘,生活側影
3.念起念滅,歲月神傷
4.曲終天涯,緣定三生
5.幾縷淡泊,清新雅韻
6.人生向暖,幸福圖騰
後記

編輯推薦

一對現當代最長久、最真誠、最純潔的愛人;一位大師與一位大家的靈魂聯盟;一雙羨煞旁人的對書香的戀人。

精彩書摘

煙雨江南,書生意氣
江南的冬日,略帶陽光,整個世界靜得沒有任何紛擾。白牆黑瓦的江南民居,在冬日的霧氣里若隱若現。置身於時光的一隅,冬日裡仿佛吹來撲面的春風,邀一米陽光的晴,取一朵花的暖,書一紙路過的風景。
江南水鄉,自古便多出名門望族。在江浙一帶,錢氏族人同以五代吳越武肅王錢鏐為始祖。江蘇無錫的錢家,也是這一脈望族,乃書香門第,據說錢氏的祖先向上可以追溯到唐朝末年。時至20世紀初期,到了錢基博這一代,依然不辱先祖,將教育世家的儒雅門風沿襲了下來。
錢基博是一位博學多才的鴻學大儒,雖說思想稍顯守舊,卻是一個純粹的學者,也是近代的古文大家。雖然很少有人熟知他的大名,但在新舊文化交替期間,錢基博堪稱一位突出的人物。
一粒希望的種子,在江南的冬天裡即將發芽。1910年的11月21日,在若水墨山水畫的江南宅院裡,錢基博這位學者,在產房外焦急地等待妻子誕子。正在這個時候,一位友人前來拜訪,送來了一部《常州先哲叢書》,也許冥冥中自有定數,此時產房也傳來喜訊,母子平安,是一位公子。
兒子誕生,必定舉家歡慶,正如宿命,一切機緣巧合之間,友人送來的這本《常州先哲叢書》,成了孩子名字的起源。“仰先”是名,“哲良”是字,一代文學巨匠的一生,就從文學味十足的名字開始,似乎一開始便預示著注定不平凡。
年幼的仰先,享受著全家人呵護備至的疼愛。不久,仰先被過繼給了伯父,但生父的關愛並未有絲毫削減。一位慈父,一位嚴父,兩位父親在仰先的一生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當其年邁時回憶過往,兩位父親的教導,被他認定為其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弄璋之喜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一轉眼到了孩子周歲的時候。那時,抓周的習俗依然興盛。所謂抓周,就是將各種物品擺在剛滿周歲的小孩面前,任其抓取,傳統的物品有筆、墨、紙、硯,也會有一些算盤、錢幣或是時興的物品,根據孩子所抓的物品,來預測孩子將來的愛好和可能從事的職業。
錢家人為了抓周大事,準備了一乾物品,作為書香世家,抓周物品中自然少不了書籍一類的文化用品。孩子也果然不負眾望,其他物品仿佛都不入眼,只有一本書被他緊緊地抓在手中。
見到此情此景,孩子的祖父、伯父、父親都高興異常,按照錢家族譜,孩子這一代應該是“鐘”字輩,由於孩子抓周抓的是一本書,從此,“錢鐘書”三個字就正式成了孩子的大名,剛出生時取的名字“仰先”,從此就變成了小名。
家裡人都稱錢鐘書為“阿先”,但是叫著叫著,又有了新的說法。按照江南的習俗,“先兒”“先哥”分別是“亡兒”和“亡兄”的意思,一個活生生的孩子被叫作阿先,聽上去似乎有些不吉利。所以,家裡人考慮再三,決定改叫一個諧音——阿宣,但是錢鐘書的父親可能是叫順了口,依然叫他“阿先”。
看似平靜的時光,實際上卻暗藏漣漪。籠罩在一片靜謐中的江南宅院,不和諧的劇情偶有上演。
錢鐘書的伯父是一位秀才,據說,剛考中秀才的那天,伯父就挨了錢鐘書祖父的一頓打,說是要殺殺他的氣勢。雖然身為秀才,但錢鐘書的伯父始終沒有得到過祖父的喜愛,原因說來可笑,只因“婆媳不睦”。
原來,錢鐘書的祖母和伯母都是江南的富貴人家,可是兩家卻彼此瞧不起對方,尤其伯母娘家一家都有抽大煙的習慣,在外人看來,這家人整日吃喝玩樂,生活無規律,毫無儒雅之氣故而很是遭人鄙視。
婆媳不睦直接影響了伯父與祖父之間的父子之情。在祖父眼中,伯父是個沒有出息的兒子,由此也連累了年幼的錢鐘書,使他成了錢家不得寵的孫子。
但是,伯父待錢鐘書非常好,幼年的錢鐘書在生活中處處依賴著伯父,在他的眼中,伯父就仿佛慈母一般。
書香世家的孩子,儒雅也未必與生俱來。再好的鋼材,也要經歷百般鍛造。錢家的孩子,自年幼時起就開始讀書識字,錢鐘書自然也不例外,剛剛4歲,他就在伯父的教導下開始接觸詩書。從此,錢鐘書更是每天與伯父形影不離,不管伯父去哪兒,他都要緊緊跟隨著,哪怕是伯父去茶館喝茶、聽書,旁邊也少不了幼年的錢鐘書那小小的身影。
在旁人眼中,小小年紀便去茶館聽書,簡直不成體統,尤其是在錢鐘書的生父錢基博眼中,更是無法接受,生怕孩子沾染上惡習。可是,又怕干涉過多會讓哥哥生氣,錢基博只好找了個合適的機會,建議哥哥送錢鐘書去上學。
就這樣,6歲的錢鐘書被伯父送入了秦氏國小,可是不到半年,一場病就讓他剛剛開始的學業中斷了。看到錢鐘書生病的樣子,伯父實在心疼,再也狠不下心把他送到學校。
雖然伯父對錢鐘書百般疼愛,但是孩子沒有不上學的道理,尤其是出身書香門第的孩子,不懂學問簡直有辱門風。於是,又過了半年,7歲的錢鐘書和堂弟錢鐘韓一起,被送入了親戚開辦的私塾。
僅僅過了一年,伯父又嫌去私塾學習多有不便,當下決定鐘書和鐘韓兩個孩子都由自己親自教導。雖然錢鐘書的父親和叔父對此多有顧慮,但是伯父用一句話就讓兩個弟弟再無反駁的理由,他說:“你們兩兄弟都是我啟蒙的,我還教不了他們?”
雖然教兩個小孩子讀書對錢鐘書的伯父來說,簡直是小事一樁,但是,伯父卻改不了舊式名士的氣派和習氣。每天上午,伯父都要去茶館坐一坐,這樣一來,教兩個孩子功課的時間就只剩下了下午。
時間總會在不知不覺間為人的一生畫上幾道交叉路口,向左或向右,經歷卻截然不同。也許坎坷的沿途,最終將收穫完美的碩果;也許風景如畫的路上,前面卻是萬劫不復的深淵。七八歲的孩子,即將經歷人生中的第一道十字路口,稍不留神,學壞是很容易的。好在,對書本的執著,注定將錢鐘書引向了人生的坦途。
錢鐘書已經習慣了與伯父形影相隨,伯父上茶館的時候,他也要跟著。伯父知道他愛看書,就用兩個銅板租一些有趣的小說給他看,再花上一個銅板給他買酥餅吃。這下,愛書如命的錢鐘書終於被伯父打發掉了,直到伯父叫他回家,他才戀戀不捨地從書本的世界裡出來。
錢鐘書看這些小說時,總是特別認真仔細,因為回家之後,他要把小說里的情節,繪聲繪色地講給家裡的堂弟們聽,講到興起,還會手舞足蹈地表演一番。看書之後,他還充分發揮了自己善於思考的精神,經常向大人們提問:“如果關公到了唐朝,能不能禁得住李元霸那800斤的錘子?”“如果李元霸遇見孫悟空,能不能受得住金箍棒的一下磕碰?”“如果關公與秦瓊大戰一場,誰勝誰負如何知曉?”
雖然此時,阿拉伯數字1、2、3在錢鐘書眼裡還是完全陌生的符號,但小小年紀的他,竟然能將書里的各種兵器記得滾瓜爛熟。
喜歡讀書,並不能讓家長們躁動的心安靜下來。在家裡的大人們眼中,雖然錢鐘書喜愛讀書是好事,但在當時,《西遊記》《水滸》《三國演義》《說唐》等通俗小說實在登不了大雅之堂。這也不禁讓錢鐘書的父親對哥哥的教子之道產生了一些懷疑。
除了讀小說以外,錢鐘書經常去伯母的娘家玩耍,這也成了父親極為擔心的事。由於伯母的娘家有一個大莊園,錢鐘書在那裡整日只顧玩樂,無暇顧及功課,並且,伯母的娘家經常是半夜用餐,沒有生活規律,錢鐘書難免也沾染上了一些壞習慣。
父親看在眼中,不便當著哥哥的面發怒,可是私下裡,父親卻狠狠地教訓過他幾次。在伯父的疼愛和父親的嚴加管教之下,11歲的錢鐘書考取了一所四年制的高等國小,即無錫縣(今無錫市)立第二高小——東林國小。
世界上最寂寞的別離,就是死亡。秋季里的一天,錢鐘書正在學校里上學,家人卻來到了學校,要接他回家。少年錢鐘書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隱隱感覺,家裡出了大事。果不其然,家裡人告訴他,伯父病危,已無力回天。想到自己與伯父多年來的深厚情感,以及伯父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愛,錢鐘書拔腿就向家的方向跑去,邊跑邊大聲喊著“伯伯,伯伯……”可惜,他到家時,伯父已經不省人事,年僅48歲的伯父就這樣離開了這個世界。人生中第一次遭遇死別之痛的錢鐘書,陷入悲傷中久久不能自拔。伯父去世後,錢鐘書雖然一直與伯母住在一起,但從此以後,學業方面的事情,就由父親錢基博一手管教了。
對於錢鐘書來說,錢基博是一位嚴父,少年時期的他,覺得有這樣一位嚴厲的父親簡直不幸。但成年後回憶起來,錢鐘書認為能有一位嚴父嚴厲地管教,堪稱人生中的一大幸事。
伯父去世以後,錢鐘書的學雜費用也落到了父親的頭上。錢鐘書國小時代過得有些拮据。沒有作業本,他就用伯父曾經釘起的舊本子;筆尖用斷了,他就用削尖的竹筷子代替。
在父親面前,錢鐘書總是表現得很聽話,除了算數以外,各門功課都出類拔萃。然而,到了學校,在老師和同學的印象中,錢鐘書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搗蛋鬼。鄒文海教授曾經是錢鐘書在東林國小的同班同學,據他回憶,先生在教導他讀書時,總是將錢鐘書引為榜樣。先生說:“每次我經過錢家,總是能聽到琅琅的讀書聲,誰像你,回到家裡一頁書都翻不了。”
鄒文海教授說,錢鐘書的每個字都會規規整整地寫在方格之中。因此先生經常誇他而批評自己,也就引起了自己對錢鐘書的反感,他曾背地裡想:“錢鐘書有什麼了不起,還不是像我一樣數學糟透頂,只有國文能揭示。”
當時的錢鐘書,已經在文學方面展露出了天賦,先生對他的文章屢有佳評:“眼大於箕”或“爽若哀梨”,都是先生當時對他的文章的評價。
文學與數學仿佛是一對死敵,在錢鐘書的頭腦中經過激烈的交戰後,數學總是落花流水般敗下陣來。
帶著對文學的興趣和天賦,14歲的錢鐘書與堂弟錢鐘韓一起,考入了蘇州桃塢中學。和國小時期一樣,錢鐘書對數學依然十分厭惡,也就不大用功,因此,數學成績一直不見起色,老師們對這個成績平平的孩子並沒有特別關注。
然而,在一次每年一度的全國作文、英文作文競賽中,錢鐘書竟然獲得了第七名的佳績,作為一名國中生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績,這在桃塢中學的歷史上是從未有過的。連校長都關注到了這名特別的學生,儘管他的理科成績不理想,可是由於中文、英文方面的出色表現,錢鐘書得到了特別的關照。
當年的桃塢中學是一所教會學校,英文、地理等科目的老師都是外國人,因此,英文又成了錢鐘書的另一大興趣。每次考試,他總能拿到全班第一。到了初三時,他的中、英文成績已經升至全校的第一名,他純正的英語發音,簡直可以和外籍老師媲美。
成績如此出眾的錢鐘書不出意料地成了班長,可是,這位文學上的才子,只要涉及邏輯關係,總是有些“痴氣”。比如,他總是分不清東南西北,一出門就容易迷失方向;作為班長,上體育課時要負責喊口號,隨著自己喊出的一聲響亮的英文口號“向右看齊——向左轉——”,錢鐘書卻不分左右地原地亂轉。同學們鬨堂
大笑,他卻莫名其妙,真是出了好大的洋相。有時候,他穿鞋也會分不清左右。無奈之下,僅僅當了兩個星期班長,就被老師“罷免”了。
錢鐘書似乎也無所謂,書中的世界遠比現實中精彩,在他眼中,每一本書都能帶給他前所未有的嶄新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