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皮魚(細斑刺鼻單棘魨)

剝皮魚

細斑刺鼻單棘魨一般指本詞條

剝皮魚學名叫綠鰭馬面魨,又叫馬面魚,潮汕俗名:迪仔、剔皮魚在上海和閩浙一帶稱橡皮魚,在北方稱豬油、皮匠魚、麵包魚、燒燒角。

剝皮魚是一種溫暖性近底層魚類,主要分布於我國東、南、黃、渤海,朝鮮和日本,也見於南非。不僅產量高,而且魚汛比較集中,其主要汛期在2月上旬至5月下旬。目前以我國東海的產量為最多,最高年產量已達25萬噸左右,已成為我國僅次於帶魚的第二位的海洋經濟魚類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剝皮魚
  • 拉丁學名:Thamnaconus modest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輻鰭魚綱
  • :魨形目
  • :單角魨科
  • :馬面魨屬
  • :綠鰭馬面魨
簡介,形態特徵,營養價值,烹飪方法,藥用價值,

簡介

硬骨魚類,隸 屬於魨形目、革魨科。綠鰭馬面魨的俗稱,也稱“皮匠魚”(山東、遼寧等)。體側扁而高,體長大於2倍體高。背鰭兩個,第一棘強大,二腹鰭合一,為僅露出之一短棘尖。體暗綠色,有不規則斑塊,背鰭和臀鰭鰭膜為綠色,故稱“綠鰭馬面魨”。為暖水性中上層魚類。中國南北沿海均有分布,以東海產量最高。為中國經濟魚類。該魚在中國近海各海區之地方名稱甚多,如 “羊魚”、“牛魚”、“橡皮魚”、“麵包魚”、“皮子”等。
剝皮魚剝皮魚

形態特徵

背鰭Ⅱ,37—39;臀鰭34—36;胸鰭15—16;尾鰭12。體長為體高2.1—2.6倍,為頭長3.2—3.5倍;頭長為吻長1.2—1.4倍,為眼徑3.7—5.7倍。體長橢圓形,側扁。頭側視三角形。吻尖突。口小,前位;頜齒門齒狀。鱗細小,鱗面有許多桿狀細棘,排成2—3行。背鰭2個,第一背鰭始於眼後緣上方,尾鰭圓形。體藍灰色,第二背鰭、臀鰭及尾鰭綠色,體具不規則暗色斑紋。體長可達280mm左右。

營養價值

剝皮魚資源豐富,無毒,含有蛋白質、維生素及脂肪等營養成分(見表1),營養價值不比其它魚類差,是一種價廉物美的食用魚類。但由於魚的外觀難看,一般消費者習慣上不太愛吃。個別的人吃了有過敏性反應,因此對這種魚產生了懷疑,市場上不受歡迎。
剝皮魚

烹飪方法

此魚魚肉比較淡,因此用豆豉、醬油、薑絲、蒜蓉燜煮最好吃。切片煮湯,用一點芫荽和薑絲調味,非常可口,不妨一試。剝皮魚肉可以製成美味魚鬆,成品比傳統的魚鬆優越。肌肉纖維長,色香味佳的小包裝方便食品。又可製成烤魚片,乾烤剝皮魚,配以玉蘭、冬菇、油菜,香菜。特點是色棗紅、味清、鮮、香。還有醋溜剝皮魚,配料萵筍、木耳、油菜。成品金紅色,味香、焦、酸略甜,都別有風味。
另外,剝皮魚還可以用鹽水燜煮。煮時可配以胡椒粒,以提高鮮味。這種煮法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剝皮魚的鮮味,魚肉也更顯鮮嫩滑爽,燜煮的湯汁更是下飯的好料。

藥用價值

剝皮魚肝大,可制魚肝油。肝占全魚重量的3.9~7.4%,含油量高達50~60%。油灰還可代替桐油灰。魚骨可做魚排罐頭,頭皮內臟可做魚粉。魚皮能製取成可溶性食用魚蛋白。這是一種富含蛋白質的營養食品,不僅含多種胺基酸,而且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因此對於年幼兒童以及一般體弱多病者都是一種良好的營養食品。不過所製得食用蛋白具有特殊的腥臭味,所以會影響其食用價值。
剝皮魚的食療作用:可治胃病、乳腺炎、消化道出血等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