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葉升麻

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興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 (Turcz.) Maxim. 和大三葉升麻Cimicifuga hercleifolia Kom. 的根莖.味甘、辛、微苦, 性涼.入肺、脾、胃經.功能:昇陽、發表透疹、清熱解毒、昇陽舉陷.主治:時氣疫癘、頭痛寒熱、喉痛、口瘡、斑疹不透;中氣下陷、久瀉久痢、脫肛;婦女崩漏、帶下、子宮下墜;癰腫瘡毒.內服:煎湯, 3~10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煎水含漱或淋洗.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累葉升麻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
  • 亞綱:木蘭亞綱 (Magnoliidae)
  • :毛莨目 (Ranunculales)
  •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 亞科:金蓮花亞科(Helleboroideae Hutch)
  • :升麻族(Cimicifugeae Torr. et Gray)
  • :升麻屬 (Cimicifuga Linn.)
  • :累葉升麻
簡介,形態特徵,分布,現代研究,藥理作用,臨床運用,方劑選用,配伍效用,注意事項,醫家論藥,花語,

簡介

類葉升麻 Actaea asiatica 屬種: Actaea asiatica 屬名: 類葉升麻屬 Actaea 科名: 毛莨科 Ranunculaceae
屬種名定名: Actaea asiatica Hara

形態特徵

亦作cohosh,或稱項圈草(necklaceweed)。
毛茛科(Ranunculaceae)類葉升麻屬(Actaea)植物。8種。多年生草本。原產於北溫帶林地。果為白色、紅色或紫黑色的漿果,秋季成熟。有劇毒。白類葉升麻(A. pachypoda或A. alba)原產北美,高30∼45公分,漿果白色。類葉升麻(A. spicata)原產歐亞大陸,高30∼60公分,漿果紫黑色,有時用制染料。紅類葉升麻(A. rubra)原產於北美,似類葉升麻,果紅色或象牙色,根部含峻瀉、刺激和催吐成分。類葉升麻也適於野生植物馴化園地種植之用
白類葉升麻(Actaea pachypoda)的葉子和花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根狀莖橫走,粗壯,多頭,黑褐色。莖直立,圓柱形,下部無毛,上部被白色短捲毛。葉2-3回三出羽狀複葉,具長柄,柄長10-16厘米;頂小葉倒卵形或倒卵狀菱形,長5-8厘米,寬3-6厘米,基部楔形,先端3淺裂,邊緣具尖齒,側小葉卵狀長圓形或歪卵形,表面近無毛,背面沿葉脈疏被毛。總狀花序,長3-4厘米,果期伸長;軸與花梗
密被短捲毛,苞片線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花梗長5-7毫米,粗約1毫米;萼片4,倒卵狀橢圓形,長約3.5毫米,長約2.5毫米,白色,早落;花瓣6,匙形,長1.5-2.5毫米,寬約0.7毫米,具爪;雄蕊多數,花絲絲狀,長3-5毫米。果序長5-16厘米;果實近球形;徑5-6毫米,黑色,具粗約1毫米的果梗。種子6粒,卵形,長約3毫米,寬約2毫米,暗褐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分布

生於林緣草地,山坡、林下。分布於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華中西南,俄羅斯、朝鮮日本也有分布。
根狀莖可藥用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升麻根莖含升麻鹼(CIMIcifu- gine)、水楊酸(Salicylic acid)、鞣質(Tannin)、樹脂(Resin)、咖啡酸(Caffe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異阿魏酸(Isoferulic acid)、升麻甙(Cimi- cifugoside)、升麻醇木糖甙(Cimigenol xyloside)等.興安升麻根莖含升麻素(Cimitin)、生物鹼(Alkaloid)、糖類、樹脂、甙、異阿魏酸、阿魏酸和咖啡酸, 尚離析得β-谷甾醇(β-Sitosterol)、升麻醇(Cimigenol)、升麻醇木糖甙、興安醇(Dahurinol, C30H48O5, 熔點237~237.5℃).大三葉升麻含生物鹼、升麻素、升麻甙、升麻醇木糖甙、異阿魏酸等.

藥理作用

1. 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升麻水提取物注射於動物有降壓、抑制心肌、減慢心率的作用.興安升麻能降低血壓, 加強心跳振幅而不影響其節律.
2. 抗菌作用 在試管內升麻能抑制結核桿菌的生長.其變種綠葉升麻 Cimicifuga foetida L. var. simplex Huth.的水浸劑(1:4 )在試管內對許蘭黃癬菌、奧杜盎小芽胞癬菌、鐵鏽色小芽胞癬菌、紅色表皮癬菌等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報告指出, 升麻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炭疽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乙型鏈球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 鎮靜、抗驚厥作用 升麻水提取物有鎮靜作用, 在小白鼠實驗中可以對抗樟腦或士的寧引起的驚厥.興安升麻對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亦有鎮靜作用, 其所含異阿魏酸可使動物運動遲緩、趨於鎮靜, 毒性也較弱.
4. 解熱降溫作用 興安升麻提取物或異阿魏酸均可使大鼠正常體溫下降, 且對傷寒、副傷寒混合疫苗所致大鼠發熱有顯著解熱作用.升麻提取物、升麻甙對實驗動物亦有降溫作用.
5. 對平滑肌的作用 升麻水提取物能抑制離體腸管與妊娠子宮, 對膀胱和未孕子宮呈興奮作用;興安升麻能鬆弛小腸平滑肌;還能增強支氣管及消化道的腺體分泌;對子宮有收縮作用.也有報告指出, 呋喃色酮衍生物開林(Khellin)對平滑肌(膀胱、子宮等)具有明顯的解痙作用, 而呋喃色酮類是升麻屬根莖的主要活性成分.
6. 其他作用 升麻的甲醇提取物能有效地防止氯化碳誘發的動物肝損傷.
升麻在炒炭前後均能顯著縮短出血時間, 亦能在一定程度上縮短凝血時間, 有明顯的止血作用.實驗表明:升麻提取物0.2g(生藥)/ml, 在體外能顯著延長牛凝血酶凝集人體纖維蛋白原的時間, 有較強的抗凝作用.
有報告指出:野升麻有性激素樣作用, 能使少年期發育不全和更年期的雌性大鼠建立性周期, 也能使少年期雌性大鼠的卵巢重量增加和黃體數目增多.給雌性動物長期注射野升麻提取物, 可使子宮重量增加.

臨床運用

臨床報導:
1. 治療血管性頭痛 制升麻、漂蒼朮、廣陳皮各6~10g, 炙甘草3g, 薄荷葉5g, 鮮荷葉1大張(無鮮品者則用乾品10g 代之, 亦可缺, 但療效稍遜).先以冷水漬前4味藥15分鐘左右, 再加入薄荷及鮮荷葉碎片(罐口宜用鮮荷葉覆蓋, 以防藥氣外散影響療效;用乾荷葉者可用草紙蓋罐).置武火上煮沸後改文火熬3~5分鐘取汁, 1 劑 2煎, 2次藥液和勻, 候溫分2~3次服下, 每日1劑.治療30例, 痊癒5例, 顯效25例.治療時間最短2天, 最長5天, 平均3天.河南中醫 1990;10(6):25
2. 治療胃下垂
a. 升麻、黃芪各20g, 雲苓、麥芽、黨參各15g, 山楂12g , 雞內金、白朮、枳實、三棱、莪術、川芎、柴胡各10g, 紅花9g.水煎, 每日 1 劑.隨證加減.治療50 例, 痊癒16 例, 顯效28例, 有效4例, 無效2例.湖北中醫雜誌 1991;13(5):14
b. 升麻、枳殼各15g.水煎, 分2次服, 日1劑.隨證加減.3個月為1療程.治療50例, 痊癒 10例, 顯效9例, 有效24例, 無效7例.上海中醫藥雜誌 1987;(12):25
3. 治療帶狀皰疹 升麻30~50g, 煎濃汁用紗布浸藥汁濕敷患部治療帶狀皰疹, 3~5天可愈.四川中醫 1988;(6):42
4. 治療脫肛 黨參30g、升麻10g、甘草6g, 加水400ml, 煎至200ml, 過濾取汁, 再加水300ml, 煎至150ml, 2次藥汁混合, 早晚2次分服.小兒用量酌減.結合熏洗法(芒硝30g、甘草10g.加水 2 000~3 000ml, 加熱至沸5分鐘, 傾於盆內, 待溫, 坐浴洗肛部, 每日早晚各1次).治療嚴重脫肛32例, 療效滿意.中醫雜誌 1963;(6):16
5. 治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 升麻10g, 玄參、連翹、丹皮各9g, 生甘草4.5g.體溫超過39℃以上加生石膏30g, 喉痛劇烈加射干10g.上藥水煎沸後入大黃12g, 再煎10分鐘, 待涼後服, 每劑頭2煎混合分2次服完, 另外用生大黃10g, 沸水100~150ml浸泡2小時, 然後頻頻含服.治療56例, 除 1例外, 其餘均服1~3劑而痊癒.四川中醫 1991;9(2):51
6. 治療牙齦腫痛 升麻、大黃、銀花各20g, 黃連、黃芩、竹葉、生甘草各10g(弱者方中藥量酌減).上六味放暖瓶內, 加熱開水1500ml, 加蓋1 小時後即可服用.每飯後服400~500ml, 日3次.第二天再加熱開水1200ml, 服法如上.一般2劑即愈, 不愈者, 更服1劑.齲齒者加蜂房20g, 陰虛者另服六味地黃丸.治療100 例, 1劑而愈者20例, 2 劑愈者49例, 3劑愈者28例, 加用西藥愈者1例, 無效2例.【河南中醫 1991;11(2):40
7. 治療牙痛 升麻、葛根、防風、薄荷、甘草各10g, 細辛3g, 偏熱者加石膏, 偏火者加知母、玄參.治療近100例, 止痛效果滿意.山東中醫雜誌   1990;9(6):48

方劑選用

1. 治療傷寒、溫疫、風熱壯熱、頭痛、肢體痛、瘡疹已發未發:乾葛(銼細)、升麻、芍藥、甘草(銼, 炙)各等份.上同為粗末, 每服四錢, 水一盞半, 煎至一盞, 量大小與之, 溫服無時.(《閻氏小兒方論》升麻葛根湯)
2. 治療肺癰吐膿血、作臭氣、胸乳間皆痛:川升麻、桔梗(炒)、薏苡仁、地榆、子芩(颳去皮)、牡丹皮、白芍藥各半兩, 甘草三分.上銼粗末, 每服一兩, 水一升半, 煎至五合, 去滓, 日二三服.(《本事方》升麻湯)
3. 治療卒毒腫起、急痛:升麻苦酒磨敷上良.(《補缺肘後方》)
4. 治療癰疽始作、堅硬、皮色紫赤、惡寒壯熱, 一二日未成膿者:升麻、連翹、大黃(銼, 炒)、生地黃(切, 焙)、木香各一兩, 白蘞、玄參各三分.上七味, 粗搗篩.每服五錢匕, 水二盞, 煎至一盞, 入芒硝末半錢匕, 去滓, 空心溫服, 取利為度, 未利再服.(《聖濟總錄》升麻湯)
5. 治療產後惡物不盡, 或經一月、半歲、一歲:升麻三兩.以清酒五升, 煮取二升, 去滓, 分再服.(《備急千金要方》)
6. 治療咽喉閉塞, 津液不通:川升麻半兩, 馬藺子一分, 白礬一分, 馬牙消一分, 玄參一分.上藥, 搗羅為末, 煉蜜和丸如楝子大.用薄綿裹, 常含一丸咽津.(《太平聖惠方》升麻丸
7. 治療口熱生瘡:升麻三十銖, 黃連十八銖.上二味末之, 綿裹含, 咽汁.(《備急千金要方》)

配伍效用

升麻配伍大青葉 大青葉苦寒, 既走氣分, 又入血分, 長於清熱瀉火解毒、涼血消斑, 輔以清熱解毒之升麻, 則共奏清熱涼血消斑之功, 用於治療溫病發斑.
升麻配伍黨參、黃芪 升麻昇陽舉陷;參、芪益氣健脾.三者合用, 有益氣健脾、昇陽舉陷之功效, 用於治療中氣下陷之氣短、倦怠、便溏、乏力、內臟下垂、脫肛等症.
升麻配伍葛根 升麻辛散以發表透疹, 寒涼以清熱解毒;葛根輕揚發散, 既解肌退熱, 又透發麻疹.二者均為甘辛輕清之品, 相須為用, 則辛能達表,輕可去實, 升散透達, 解肌透疹之功效更著, 用於治療麻疹初起, 頭痛發熱;或麻疹透發不暢者.
升麻配伍金銀花、連翹 三者均有清熱解毒之功, 但前二者尚可解表散熱, 後者兼能散結.諸藥共用, 其清熱解毒、散結之功效更著, 用於治療熱毒瘡瘍.
升麻配伍牛蒡子、桔梗 升麻既能發表, 又能泄熱解毒;牛蒡子疏散風熱, 清肺利咽喉;桔梗宣肺利咽.三者伍用, 有疏風清熱、利咽止痛之效, 可用於治療風熱上壅之咽喉腫痛.
升麻配伍石膏、黃連 升麻升散清泄, 能透泄肺胃熱毒;石膏、黃連皆善清陽明胃熱.三藥合用, 其清瀉胃火之功效更著, 用於治療胃有積熱、鬱結不解之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口腔糜爛、乳蛾喉痹等症.
升麻配伍生地 升麻昇陽、發表、清熱解毒;生地滋陰養血、涼血止血.二者合用, 升麻能引生地入肺胃, 以清肺胃之積熱, 其清熱、涼血、止血功效更著, 用於治療肺胃熱盛迫血妄行所致之各種血證以及胃熱上攻之頭痛、牙痛等.

注意事項

宜忌:升舉陽氣多用炙升麻.上盛下虛, 陰虛火旺及麻疹已透者忌服.`上實氣壅, 諸火炎上及太陽表證, 皆不宜用.且其味苦氣散, 若血氣太虛及水火無根者, 並不可用.'(《本草正義》)
毒副作用:動物中毒的主要症狀為運動抑制和中樞抑制, 如運動緩慢、呼吸徐緩、聳毛、後肢間歇性痙攣等.
臨床套用本品, 內服可引起嘔吐及胃腸炎;劑量過大可出現頭痛、震顫、四肢強直性收縮, 陰莖異常勃起;甚者可發生心臟抑制、血壓下降、呼吸困難、譫妄, 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本品外用, 升麻鹼能使皮膚充血, 乃至形成潰瘍.
中毒救治:一是根據病情按中西醫常規治療.二是用綠豆30g, 甘草10g.水煎頻服.

醫家論藥

`升麻, 若補其脾胃, 非此為引不能補.若得蔥白、香芷之類, 亦能走手陽明、太陽, 能解肌肉間熱, 此手足陽明傷風之藥也.'(《醫學啟源》)
`升麻引陽明清氣上行, 柴胡引少陽清氣上行, 此乃稟賦素弱、元氣虛餒及勞役饑飽、生冷內傷, 脾胃引經最要藥也.'(《本草綱目》)
`升麻, 善提清氣, 少用佐參、芪升補中氣.柴胡引肝氣從左而上, 升麻引胃氣從右而上, 入補中益氣湯有鼓舞脾元之妙, 使清陽之氣上升而濁陰之氣下降.其味苦辛, 多用亦有發表解肌之功, 又善引參、芪益氣聰明, 合柴胡治火郁五心煩熱.若勞碌傷神及肺有伏火者, 恐升動陽氣, 助火生痰, 忌之.'(《藥品化義》)
`升麻, 似與葛根一類, 但此辛甘微苦, 能引蔥白入肺, 發散風寒出汗, 引石膏能治陽明頂巔頭痛、齒痛, 引參、芪能入脾胃補脾, 且同柴胡能引歸、芪、白朮甘溫之藥以補衛氣之散而實其表.不似葛根功專入胃, 升津解肌而不能引諸藥以實衛氣也.但升麻佐於葛根, 則入陽明生津解肌有效, 同柴胡升氣, 則柴胡能升少陽肝經之陽, 升麻能昇陽明胃經之陽, 一左一右, 相須而成.'(《本草求真》)
`升麻能發散陽明肌腠之風邪, 透表發汗, 其力頗大, 惟表邪之郁遏者宜之, 而陰虛熱自內發者不可妄試.又上升之性, 能除巔頂風寒之頭痛, 然亦惟風寒外邪宜之, 而肝陽上陵之頭痛, 又為大忌.'(《本草正義》)
`與蔥白同用, 則能引之以散手陽明之風邪;與石膏同用, 則能引之以止足陽明之頭疼.補中益氣湯用之, 提元氣從右而上;升麻葛根湯用之, 驅邪熱從表而散.惟其能解脾胃肌肉間熱, 故能散手足陽明經邪.諸方書以為元氣不足者用之, 陰中昇陽, 則謬矣.蓋陽氣下陷者, 可升提之, 若元氣不足者, 升之則下益虛, 而元氣益不足矣.鹽水浸炒, 則提腎氣;甘草汁制, 則提脾胃之氣.若痰壅氣上有汗者, 勿用.'(《藥鑒》)

花語

七月二十五日生日花累葉升麻(Herb Christopher)
花 語:沉重的負擔(Heavy Load)
累葉升麻主要是紀念曾經背負耶穌過河的聖克里斯多夫,花朵的形狀,很像馱在肩上的重物。因此,它的花語是-沉重的負擔。
凡是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一生都必須背負沉重的壓力。不過,個性並不悲觀,認為這一切都是成長中的磨練。日本的德川家康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在古代的基督教中,有將聖人與特定花朵連結在一起的習慣,因循於教會在紀念聖人時,通常是以盛開的花朵來點綴祭壇所致。而到了中世紀後,在天主教修道院內,更是有如園藝中心般的種植著各式各樣的花朵,久而久之,教會便把366天的聖人分別與不同的花朵合在一起,形成所謂的花歷。由於當時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於南歐地區,南歐又屬地中海型性的氣候,非常適合栽種花草,各種花百花竟放,每一種花都有著豐富的含義。
[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