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寺

紫陽寺

紫陽寺位於縣城南30公里的興隆鎮大成山上。相傳,唐開元(714~741)時,此山上建有道觀,宋雍熙(984~988)年間,名道張紫陽(浙江天台纓絡街人),晚年修真於此,故名“張道觀”。“文化大革命”中該廟被毀。大成山上因建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回龍橋戰鬥中光榮犧牲的烈士陵墓,1992年被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後得到台陸虔誠志士數千人捐資,重建“紫陽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紫陽寺
  • 地理位置:四川省安岳縣
  • 著名景點:鳳形山
  • 始建:宋雍熙(984~988)年間
歷史沿革,寺院簡介,寺院文化,寺院故事,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紫陽寺位於四川省安岳縣縣城南30公里的興隆鎮大成山上。相傳,唐開元(714~741)時,此山上建有道觀,宋雍熙(984~988)年間,名道張紫陽(浙江天台纓絡街人),晚年修真於此,故名“張道觀”。
張紫陽,本名張伯端,為中國道教南宗派創始人,著名高級道教學者。
據說,張道長曾幫助滯京落第舉人返回家鄉,張道長仙逝後留有碑記。清康熙(1662~1723)時,舉人的後裔唐一榜感恩報德,捐資建廟,塑張道長像於廟內,命名紫陽寺。
乾隆三年(1738)和鹹豐六年(1856)曾兩次擴建此廟,為大成山增光添彩,一時燈火輝煌。
直到解放前,前來燒香拜佛者仍絡繹不絕。解放後停止宗教活動。
“文化大革命”中該廟被毀。大成山上因建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回龍橋戰鬥中光榮犧牲的烈士陵墓,1992年被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後得到台陸虔誠志士數千人捐資,重建“紫陽寺”。
2002年11月12日縣民宗局批准。

寺院簡介

大成山原名。相傳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途經當地時,在鳳形山著書立說並開館辦學。因歷代帝王尊孔子為“大成至聖先師”,後人遂改稱鳳形山為“大成山”?山上的學堂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四十年代末。山後有一池,終年水黑如墨,傳說這是孔夫子所遺洗墨池。

寺院文化

到山前,順著陡峭的百級石階拾級而上至山頂,可見一座題名“紫陽仙觀”的道觀,道觀後面一高大堅固的石牆雄峙山頂,這就是大成山寨。山寨圍牆長1里,最高處高10米,最低處也有7米左右,全是用長2米、高寬約50公分,重約千斤的大石依山順勢修建而成。寨牆呈封閉狀環護山頂,形成約13000平方米的平台,只在西、南各開一洞門,整個寨牆固若金湯,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紫陽寺

寺院故事

據當地老人曾春陽介紹,寨子興建於清代中期。清鹹豐年間,興隆場一帶土匪出沒十分猖獗,當地有錢人為躲避匪徒的搶掠,集資在大成山頂採石建寨。山寨從鹹豐六年開建,至鹹豐八年歷時兩年建成。興盛時期,寨內樹蔭遮天,鳥語花香,有房屋數十間,至民國時逐漸敗落。解放後,山寨的房屋分給當地數十戶無房農民居住。幾十年過去了,如今,繁榮昌盛的興隆場鎮,棟棟嶄新的住宅樓如雨後春筍爭相拔起,加上住在山頂很不方便,大多數住戶都相繼搬到山下街上住樓房了,山寨內只有幾戶人家尚未搬遷。在大成山寨,當地人講述最多的應當是道仙張紫陽的故事。
唐朝末年,道家鼎盛,各地紛紛建起了道觀,大成山紫陽觀也就建於此時,初時道觀並不叫紫陽觀,後因宋初道人張紫陽在觀中煉丹修道,懸壺濟世,救死扶傷,得民愛戴,改名紫陽仙觀。
張紫陽生於唐朝末年病卒於北宋元豐年間,享年99歲,葬於大成山南寨門大黃桷樹下,據傳此處就是他修道時煉丹之所,如今尚有墓碑留 。
在興隆鎮關於張紫陽的民間傳說很多。其中最富傳奇的是“摘葉飛舟濟寒士“的故事。相傳張紫陽原是宋初浙江天台纓絡街進士,又是氣功少陽派南宗始祖。年過古稀後辭官修道,尋求治病煉丹藥方至安岳興隆場,因慕名大成山留居道觀,時人遂稱道觀為張道觀。有一年,興隆場一貧苦書生進京赴考落第後無法返回故里,正在無計可施時,在夢中遇見張紫陽。張紫陽順手從樹上摘了一片樹葉,疊成船形放於水中,讓書生閉眼上船。書生十分疑惑:“用一片樹葉怎可能回家?”書生心想反正都無計可施何不試一下,於是將信將疑依言照做。只聽得兩耳風聲颼颼,睜開眼時已到了大成山一水井旁。

地圖信息

地址: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文大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