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成的孫中山紀念館總投資達760多萬元,占地3100多平方米,共三層。首層正中是一尊孫中山銅像,還陳列了一個“孫屋排”(學者羅香林所認定的“孫中山入粵始祖開基地”所在村)的沙盤模型;二、三層為陳列展,展覽陳列著孫氏的家世源流、孫科先生(孫中山長子)贈送的孫中山照片和寄來的一些函件等。紫金縣文化館副館長黃海棠告訴記者,展覽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勾勒了孫中山從建立“興中會”到去世前的革命生涯。孫中山紀念館建成開放後,將成為紫金旅遊的又一文化新景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紫金縣孫中山紀念館
- 面積:3100多平方米
- 總投資:760多萬元
- 占地:3100多平方米
介紹,揭幕,落成竣工,百字碑記,考證,尋根,流傳,如今,
介紹
歷時7個月的緊張施工,總投資760多萬元的紫金縣孫中山紀念館,昨日在孫中山先生入粵始祖居地——河源市紫金縣中壩鎮落成竣工。
一株百年巨榕盤臥大地,一座紅牆藍瓦的仿古建築格外醒目……今日,經過7個月的籌建施工,總投資達760多萬元,占地3100多平方米共三層的孫中山紀念館在河源市紫金縣中壩鎮圩鎮上落成,這裡是著名歷史學家羅香林提出的“孫中山入粵始祖開基地”。
揭幕
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林雄,河源市委書記陳建華,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李海東,孫中山和平教育基金會主席、孫中山孫女孫穗芳博士,河源市原市長黃煜禎,紫金縣委書記葉振雲等人參加了在紫金縣中壩鎮舉行的孫中山紀念館竣工剪彩儀式,並為孫中山紀念館內的孫中山銅像揭幕。
落成竣工
當天上午,孫穗芳博士還先後為紫金縣中山中學、紫金縣中山高級中學、紫金縣中山實驗學校捐贈了孫中山銅像各一座,併到現場參加了孫中山銅像揭幕儀式。至此,孫穗芳博士共為紫金縣捐贈了4座孫中山銅像,孫穗芳博士捐贈給紫金縣的首座孫中山銅像,於3月4日安放在該縣中壩鎮中山中學校園內。孫中山紀念館在紫金縣中壩鎮黨委、政府辦公樓舊址動工興建,昨日,歷時7個月動工建設的孫中山紀念館落成竣工。
廣東中山翠亨村因是孫中山故居而聞名世界,而河源的紫金縣被認為是孫中山先祖入粵第一站。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林雄很關注紫金中壩孫中山紀念館的建設,並曾前來視察。
廣東中山翠亨村因是孫中山故居而聞名世界,而河源的紫金縣被認為是孫中山先祖入粵第一站。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林雄很關注紫金中壩孫中山紀念館的建設,並曾前來視察。
百字碑記
由於羅香林提出“孫中山入粵始祖開基地”在紫金的說法影響廣泛,“中山情結”也在河源市蔓延開來。2010年11月29日,河源客家文化公園里豎起了一座孫中山塑像,河源市委書記陳建華題寫了《孫中山先生塑像百字碑記》,全文如下:
客家古邑,源遠流長。
萬綠河源,龍川福疆。
始皇置縣,將卒拓荒。
中原士族,嶺南發祥。
孫氏先祖,明徙此方。
紫金中壩,孫屋排鄉。
自閩入粵,基業始彰。
客族炎炎,世代祈昌。
偉人中山,客子其煌。
締造共和,新我舊邦。
客屬懇親,際會五洋。
仰止高山,恭立塑像,
揚我國光。
客家古邑,源遠流長。
萬綠河源,龍川福疆。
始皇置縣,將卒拓荒。
中原士族,嶺南發祥。
孫氏先祖,明徙此方。
紫金中壩,孫屋排鄉。
自閩入粵,基業始彰。
客族炎炎,世代祈昌。
偉人中山,客子其煌。
締造共和,新我舊邦。
客屬懇親,際會五洋。
仰止高山,恭立塑像,
揚我國光。
考證
羅香林考證孫中山入粵始祖開基地在中壩鎮
2006年6月,孫中山孫女、孫中山和平教育基金會主席孫穗芳博士,先後致信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表達了在紫金中壩籌建孫中山紀念館的想法,有關省領導作出批示,要求妥善處理並答覆孫穗芳女士。
2008年3月,河源市委書記陳建華帶隊至中壩鎮調查,要求重建“孫中山紀念館”。經過籌備,孫中山紀念館於2010年10月28日在中壩鎮黨委、政府辦公樓舊址動工興建。
孫中山祖籍地在紫金這一說法,由著名歷史學家羅香林在1933年所著《國父家世源流考》一書中首次提出。紫金是孫中山先祖孫友松入粵之地,證據就是在美國人林百克《孫逸仙傳記》中曾提到孫中山說自己的祖籍在東江“Kung Kun”,而這個地名在羅香林看來,就是指紫金“公館”;另一證據是紫金中壩孫氏光緒二年重修族譜舊抄本與孫文所述東江“KungKun”在時間上吻合,且孫中山的十二世祖名連昌,而紫金孫氏族譜里則有個孫璉昌,也是十二世。羅香林認為紫金的璉昌即是香山的連昌,璉昌是香山孫氏的始祖。
據羅香林考證,“孫中山入粵始祖開基地”位於中壩鎮發昌村孫屋排,距中壩鎮1公里。這裡仍存有孫氏祖屋,它建於清代,民國重修,1942年闢為紫金中壩孫中山祖籍紀念館,如今經過簡單維修後亮相,館面寬三間,進深三間,磚木結構,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館內陳列著不少紀念孫中山的題詞,孫中山革命時期的老照片懸掛四壁。為保存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物,1987年,該館被列為紫金縣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列為河源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6年6月,孫中山孫女、孫中山和平教育基金會主席孫穗芳博士,先後致信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表達了在紫金中壩籌建孫中山紀念館的想法,有關省領導作出批示,要求妥善處理並答覆孫穗芳女士。
2008年3月,河源市委書記陳建華帶隊至中壩鎮調查,要求重建“孫中山紀念館”。經過籌備,孫中山紀念館於2010年10月28日在中壩鎮黨委、政府辦公樓舊址動工興建。
孫中山祖籍地在紫金這一說法,由著名歷史學家羅香林在1933年所著《國父家世源流考》一書中首次提出。紫金是孫中山先祖孫友松入粵之地,證據就是在美國人林百克《孫逸仙傳記》中曾提到孫中山說自己的祖籍在東江“Kung Kun”,而這個地名在羅香林看來,就是指紫金“公館”;另一證據是紫金中壩孫氏光緒二年重修族譜舊抄本與孫文所述東江“KungKun”在時間上吻合,且孫中山的十二世祖名連昌,而紫金孫氏族譜里則有個孫璉昌,也是十二世。羅香林認為紫金的璉昌即是香山的連昌,璉昌是香山孫氏的始祖。
據羅香林考證,“孫中山入粵始祖開基地”位於中壩鎮發昌村孫屋排,距中壩鎮1公里。這裡仍存有孫氏祖屋,它建於清代,民國重修,1942年闢為紫金中壩孫中山祖籍紀念館,如今經過簡單維修後亮相,館面寬三間,進深三間,磚木結構,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館內陳列著不少紀念孫中山的題詞,孫中山革命時期的老照片懸掛四壁。為保存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物,1987年,該館被列為紫金縣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列為河源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尋根
孫中山後裔先後到河源紫金尋根問祖
“在孫中山之前,翠亨孫氏世代為貧苦農家,並沒有留下完整的家族譜牒資料。”知名孫中山研究專家、中山大學教授陳錫祺曾撰文稱,“孫中山為中華民族奉獻了畢生的精力,對自己個人、家庭、家族的事務卻從來沒有予以太多的注意。他沒有主持或授意族人續修家譜,在他的所有著作和言論中,也沒有關於家世源流的明確表述。因此,羅先生放棄原來同意過的‘東莞說’而提出‘紫金說’,以及日後眾說紛紜,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對於“孫中山入粵始祖開基地”紫金的說法,歷來頗有爭議。與羅香林相左的另一派史學研究者認為,美國人林百克在書中寫道的“Kung Kun”二字,是指“東莞”,而不是羅香林所考證出來的紫金“公館”。另外,根據一份由國家文物局專家組鑑定為一級藏品的翠亨村《孫氏家譜》中也有記載:“始祖、二世、三世、四世祖俱在東莞縣長沙鄉居住。”也支持了“東莞說”。中山大學孫中山研究所教授林家有、中山大學歷史系主任邱傑均認為,孫中山祖籍地是紫金證據不足,羅香林書中的觀點屬於猜測,並無切實根據。
據孫中山研究者告訴記者,無論在學術界,或是在孫中山族人中,孫中山祖籍在何處一直存在爭議。羅香林的著作出版後,“紫金說”被國民黨的史政機構接受,但幾十年一直有學者持不同看法。在孫中山的家族成員中,對祖籍也有不同意見,孫科曾為羅香林的著作寫序,承認過“紫金說”,但事後又曾為東莞當地題寫“國父先代故鄉”,也承認“東莞說”。孫科的夫人陳淑英及次子孫治強作過承認“紫金說”的表示。
儘管存在爭議,但多年來,孫中山的後裔先後到河源紫金尋根問祖。1983年5月,孫科夫人陳淑英在紫金中壩孫屋排題寫了“國父是客家人,老家在紫金”的題詞。1999年,孫中山嫡孫孫治強題寫的“孫文先生祖籍紀念館”和“祖父孫文祖籍在紫金”,在紫金中壩孫中山紀念館展出。2003年,孫穗芳女士率兒子王祖耀等一行來到紫金縣中壩鎮孫屋排,先後拜祭了孫氏先祖的墓地和祠堂,並親筆題詞“尋根問祖”和“國父孫中山先生祖籍在廣東省紫金縣中壩鎮,希望恢復中山鎮原名”等。而1987年,時年99歲的國民黨元老陳立夫還為紫金題寫過“孫中山祖籍祠堂”、“孫中山祖籍紀念館”題詞。
“在孫中山之前,翠亨孫氏世代為貧苦農家,並沒有留下完整的家族譜牒資料。”知名孫中山研究專家、中山大學教授陳錫祺曾撰文稱,“孫中山為中華民族奉獻了畢生的精力,對自己個人、家庭、家族的事務卻從來沒有予以太多的注意。他沒有主持或授意族人續修家譜,在他的所有著作和言論中,也沒有關於家世源流的明確表述。因此,羅先生放棄原來同意過的‘東莞說’而提出‘紫金說’,以及日後眾說紛紜,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對於“孫中山入粵始祖開基地”紫金的說法,歷來頗有爭議。與羅香林相左的另一派史學研究者認為,美國人林百克在書中寫道的“Kung Kun”二字,是指“東莞”,而不是羅香林所考證出來的紫金“公館”。另外,根據一份由國家文物局專家組鑑定為一級藏品的翠亨村《孫氏家譜》中也有記載:“始祖、二世、三世、四世祖俱在東莞縣長沙鄉居住。”也支持了“東莞說”。中山大學孫中山研究所教授林家有、中山大學歷史系主任邱傑均認為,孫中山祖籍地是紫金證據不足,羅香林書中的觀點屬於猜測,並無切實根據。
據孫中山研究者告訴記者,無論在學術界,或是在孫中山族人中,孫中山祖籍在何處一直存在爭議。羅香林的著作出版後,“紫金說”被國民黨的史政機構接受,但幾十年一直有學者持不同看法。在孫中山的家族成員中,對祖籍也有不同意見,孫科曾為羅香林的著作寫序,承認過“紫金說”,但事後又曾為東莞當地題寫“國父先代故鄉”,也承認“東莞說”。孫科的夫人陳淑英及次子孫治強作過承認“紫金說”的表示。
儘管存在爭議,但多年來,孫中山的後裔先後到河源紫金尋根問祖。1983年5月,孫科夫人陳淑英在紫金中壩孫屋排題寫了“國父是客家人,老家在紫金”的題詞。1999年,孫中山嫡孫孫治強題寫的“孫文先生祖籍紀念館”和“祖父孫文祖籍在紫金”,在紫金中壩孫中山紀念館展出。2003年,孫穗芳女士率兒子王祖耀等一行來到紫金縣中壩鎮孫屋排,先後拜祭了孫氏先祖的墓地和祠堂,並親筆題詞“尋根問祖”和“國父孫中山先生祖籍在廣東省紫金縣中壩鎮,希望恢復中山鎮原名”等。而1987年,時年99歲的國民黨元老陳立夫還為紫金題寫過“孫中山祖籍祠堂”、“孫中山祖籍紀念館”題詞。
流傳
中壩曾叫“中山鄉”
撇開史學界的爭議,由於羅香林提出的“紫金說”時間早、影響廣泛,紫金縣中壩鎮的當地居民深深流傳著一種“中山情結”。紫金縣圍繞“孫中山祖籍地”的概念,在文物保護、史實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立孫中山祖籍研究協會,召開紀念孫中山誕辰120周年大會,編輯整理孫中山祖籍研究史料,將孫友松墓、孫中山祖籍紀念館等列為紫金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據了解,解放後“中山鄉”的名稱還在紫金一直保持了10年之久。據《紫金縣誌》記載,紫金“中壩”曾叫“中山”。1947年紫金縣行政設定中有中山鄉,鄉公所所在地在中山圩(即的中壩圩);1949年5月,紫金縣解放,全縣劃為4區28鄉;1950年5月,紫金縣改設5區27鄉,第一區轄中山鄉;1957年12月,紫金縣撤銷區的設定,改為29個鄉(鎮),其中有中壩鄉,至此再沒出現中山鄉的名稱。
撇開史學界的爭議,由於羅香林提出的“紫金說”時間早、影響廣泛,紫金縣中壩鎮的當地居民深深流傳著一種“中山情結”。紫金縣圍繞“孫中山祖籍地”的概念,在文物保護、史實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立孫中山祖籍研究協會,召開紀念孫中山誕辰120周年大會,編輯整理孫中山祖籍研究史料,將孫友松墓、孫中山祖籍紀念館等列為紫金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據了解,解放後“中山鄉”的名稱還在紫金一直保持了10年之久。據《紫金縣誌》記載,紫金“中壩”曾叫“中山”。1947年紫金縣行政設定中有中山鄉,鄉公所所在地在中山圩(即的中壩圩);1949年5月,紫金縣解放,全縣劃為4區28鄉;1950年5月,紫金縣改設5區27鄉,第一區轄中山鄉;1957年12月,紫金縣撤銷區的設定,改為29個鄉(鎮),其中有中壩鄉,至此再沒出現中山鄉的名稱。
如今
中壩很多地方以“中山”命名
如今,置身中壩鎮上不難發現,鎮上的學校、書店和餐館等很多地方都是以“中山”命名。
位於中壩鎮的中山中學,是孫中山長子孫科意欲發展教育,經鄉人溫濟琴轉告鄉中父老,由鄉紳張渠等人倡導籌建的學校,學校建成後孫科親筆書寫了中山中學校名和“和平、奮鬥”校聯。這是全國最早、也是唯一以“中山”命名的一所中學,其他地方的只叫中山紀念中學。之後,中壩鎮還建了一所中山紀念國小,由原民革主席屈武題寫校名。為進一步弘揚“中山先生精神”,紫金縣委、縣政府還把縣第四國小和縣第四中學分別改名為“紫金中山實驗國小”和“紫金縣中山高級中學”。
此外,中壩鎮原來僅有的一所中學 中山中學遠遠滿足不了該鎮教育發展的需要,1990年春,中壩第二中學正式動工興建。為緬懷宋慶齡女士,1993年5月,中壩第二中學改名為慶齡中學,全國政協原主席鄧穎超為慶齡中學題寫了校名。
據了解,自2007年以來,紫金縣已將孫中山紀念館、孫中山祖籍紀念館的建設、修複列入了該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作為該縣打造“五彩繽紛紫金游”的主要亮點。孫中山紀念館建成開放後,將成為紫金旅遊的又一文化新景觀。
如今,置身中壩鎮上不難發現,鎮上的學校、書店和餐館等很多地方都是以“中山”命名。
位於中壩鎮的中山中學,是孫中山長子孫科意欲發展教育,經鄉人溫濟琴轉告鄉中父老,由鄉紳張渠等人倡導籌建的學校,學校建成後孫科親筆書寫了中山中學校名和“和平、奮鬥”校聯。這是全國最早、也是唯一以“中山”命名的一所中學,其他地方的只叫中山紀念中學。之後,中壩鎮還建了一所中山紀念國小,由原民革主席屈武題寫校名。為進一步弘揚“中山先生精神”,紫金縣委、縣政府還把縣第四國小和縣第四中學分別改名為“紫金中山實驗國小”和“紫金縣中山高級中學”。
此外,中壩鎮原來僅有的一所中學 中山中學遠遠滿足不了該鎮教育發展的需要,1990年春,中壩第二中學正式動工興建。為緬懷宋慶齡女士,1993年5月,中壩第二中學改名為慶齡中學,全國政協原主席鄧穎超為慶齡中學題寫了校名。
據了解,自2007年以來,紫金縣已將孫中山紀念館、孫中山祖籍紀念館的建設、修複列入了該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作為該縣打造“五彩繽紛紫金游”的主要亮點。孫中山紀念館建成開放後,將成為紫金旅遊的又一文化新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