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植物分布,栽培技術,繁殖方法,田間管理,病蟲防治,主要價值,園林價值,保健價值,植物文化,
形態特徵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達60厘米,全株密被灰白色具柄的分枝柔毛。莖直立,多分枝,基部稍木質化。葉片長圓形至倒披針形或匙形,連葉柄長6-14厘米,寬1.2-2.5厘米,全緣或呈微波狀,頂端鈍圓或罕具短尖頭,基部漸狹成柄。
總狀花序頂生和腋生,花多數,較大,花序軸果期伸長;花梗粗壯,斜上開展,長達1.5毫米;萼片直立,長橢圓形,長約15毫米,內輪萼片基部呈囊狀,邊緣膜質,白色透明;花瓣紫紅、淡紅或白色,近卵形,長約12毫米,頂端淺2裂或微凹,邊緣波狀,下部具長爪;花絲向基部逐漸擴大;子房圓柱形,柱頭微2裂。
長角果圓柱形,長7-8厘米,直徑約3毫米,果瓣中脈明顯,頂端淺裂;果梗粗壯,長10-15毫米。種子近圓形,直徑約2毫米,扁平,深褐色,邊緣具有白色膜質的翅。花期4-5月。
生長習性
喜冷涼的氣候,忌燥熱。喜通風良好的環境,冬季喜溫和氣候,但也能耐短暫的-5
℃的低溫。生長適溫白天15-18℃,夜間10℃左右,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排水良好、中性偏鹼的土壤中生長較好,忌酸性土壤。
紫羅蘭耐寒不耐陰,怕漬水,它適生於位置較高,在霉雨天氣炎熱而通風不良時則易受病蟲危害,施肥不宜過多,否則對開花不利;光照和通風如果不充分,易患病蟲害。
植物分布
原產歐洲南部及地中海沿岸。中國南方大城市中常有引種,北方栽於庭園花壇或溫室中,供觀賞。
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紫羅蘭的繁殖以播種為主。一般於9月中旬露地播種。採種宜選單瓣花者為母本,因其重瓣花缺少雌蕊,不能結籽,從盆栽母本中採種者,其第二代得瓣率較多。播前盆土宜較潮潤,播後蓋一薄層細土,不再澆水,在半月內若盆土乾燥,可將盆置半截於水中從盆底進水潤土。播種後注意遮蔭,15天右即可出苗。幼苗於真葉展開前,可按6×8厘米的株行距分栽苗床,拔苗時須小心勿傷根須,並要帶土球。定植前,應在土中施放些乾的豬、雞糞作基肥。定植後澆足定根水,遮蔭但不使悶氣;盆栽者宜移置陰涼透風處,成活後再移至陽光充足處,隔天澆水一次,每隔10天施一次腐熟液肥,見花後立即停止施。對高大品種,花後宜剪去花枝,再追施稀薄液肥1~2次,能促使再發側枝,初霜到來之前,地栽的要帶土團掘起,囤入向陽畦或上花盆置室內越冬。
播種時間一般在8月中旬至10月上旬,也可根據用花時間進行調整,在溫室內2月播種,則5月開花;3月播種,6月開花,依次類推,但7月播種,要等到第二年的2月至3月才能在溫室內開花。種子不宜過密,否則小苗易忠猝倒病。若作為二年生栽培,可於9月進行盆播。播種適溫16℃至18℃,播種時要將盆土澆足水,播後不宜直接澆水,若土壤變乾發白,可用噴壺噴灑或採用“盆浸法”來保持土壤濕潤。
一般播後約2周即可發芽。注意秋播的時間不能太晚,否則將影響植株的生長、越冬、開花的數量及質量。若作為一年生栽培,在夏季比較涼爽的地區,一年四季均可進行播種。
田間管理
紫羅蘭栽培播種後經過30~40天,在真葉6~7片時定植。栽植間距,無分枝性系12厘米×12厘米,分枝性系18厘米×18厘米,加溫栽培比無加溫栽培稍許擴大。注意紫羅蘭為直根系,不要挖斷根苗,應很小心地帶根土栽植。因為要保持低於15℃的溫度20天以上,花芽方能分化,因而室內栽培到10月下旬時,要把換氣窗、出入口全部打開,以便降溫,確保花芽分化。
通常無需摘心。但分枝性系定植15~20天后,真葉增加到10片而且生長旺盛,此時可留六七片真葉,摘掉頂芽;發側枝後,留上部3~4枝,其餘及早摘除。在10月中旬,植株30~40厘米高時,要張網。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重瓣植株的觀賞價值比單瓣植株高得多,所以在栽培上就出現了如何選擇重瓣植株的問題。通常是從選擇採種母株及幼苗兩方面來解決的。由於重瓣種的雌雄蕊均完全瓣化,不可能結種子,故只能從單瓣植株上採取種子。而單瓣植株有兩類,一類是後代完全呈單瓣的(稱純單瓣植株),另一類是後代中可分離50%~80%呈重瓣的。
一般來說,純單瓣植株生長旺盛,體態端直,葉色鮮綠,葉端呈卵形突尖狀,略略下垂或平直不垂,長角果直而寬,呈斜上著生狀,其頂端有角狀突起;含重瓣遺傳性的單瓣植株生長不旺盛,株態彎曲,葉色暗綠,葉端圓形並呈弓狀下垂,長角果彎曲,果頂無角狀突起,果與花枝平生著生。採種時應選擇後者,在所采的種子中又應選擇種粒較小、外觀上似發育不健全的種子進行播種。 除一年生品種外,均需以低溫處理以通過春化階段而開花,因而露地常作二年生栽培。
生長適溫白天15~18℃,夜間10℃左右,但在花芽分化時需5~8℃的低溫周期。有8片以上真葉的幼苗,遇上3周時間5~15℃的低溫,花芽就分化。因而在自然條件下,多數在10月中下旬分化花芽。為了早日出產,到10月中旬就要幼苗,遇上3周時間5~15℃的低溫,花芽就分化。因而在自然條件下,多數在10月中下旬分化花芽。
培育出具8片以上真葉的幼苗。花芽分化後在長日照條件下,如保持5℃以上,花芽形成快,能提早2周開花。紫羅蘭的花期通常是利用品種、播種期以及溫室、冷床、電照等進行調節的。對一年生品種,在夏季涼爽地區,一年四季都可播種。1月播5月開花,2~3月播6月開花,4月播7月開花,5月中旬播8月開花。因此通常要有100~150天的生長期。
病蟲防治
紫羅蘭常遭到病蟲的危害,其主要病害有紫羅蘭枯萎病、紫羅蘭黃萎病、紫羅蘭白鏽病及紫羅蘭花葉病。
紫羅蘭霜霉病在上海中山公園發現,它引起葉片萎蒲下垂甚至整株枯死。
發病葉片表面產生談綠色斑點,後變成黃盜,無明顯邊緣,受葉脈限制而成角員。在相應的葉片背面,長有白色的霜留層。嫩梢和花各部也可受到侵染,造成植株矮化或畸形。病茵以卵抱子在土壤中及病株殘餘組織內越冬。翌春開始萌發,進行初次侵染。播種過密、排水不良容易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避免裁桓過久及時清除病株。上海農藥廣試製的新型殺菌劑亞磅酸乙a3,濃度為每升水中加藥2—3克。
此病由尖鐮孢菌所引起。主要症狀是植株變矮、萎蔫。幼株的葉片上產生明顯的脈紋、在較大的植株上引起葉片下垂等症狀。
防治方法
可用50~55℃溫水進行10分鐘溫燙浸種,這樣可以殺死種子攜帶的病菌;種植紫羅蘭用的土壤應消毒後再利用,藥劑可用1000倍高錳酸鉀溶液;如發現有嚴重感染的病株,應立即拔除燒毀,以防傳染給其他健康植株。
此病症狀為植株下部葉片變黃、萎蔫。病株嚴重矮化,維束管理組織迅速變色。防治辦法同紫羅蘭枯萎病。 紫羅蘭白鏽病 此病是由白鏽病所引起,紫羅蘭植株受侵染後,病害部變為黃色,後期變為褐色。在葉片的表皮下產生鏈狀的無色孢子。
防治方法
該病在其他十字花科植物上危害也很嚴重,紫羅蘭如與其它十字花科植物放置在一起會互相傳染,故應剷除十字花科的雜草,並與其他十字花科的植株隔離;紫羅蘭植株發生病害前應噴波美3~4度的石硫合劑預防,生長季節根據發病情況噴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敵銹鈉250~300倍液防治。
此病是芫菁花葉病毒,又稱甘藍病毒1號所引起。通過以桃蚜和菜蚜為主的40~50種蚜蟲傳毒,也可通過汁液傳播。該病毒可危害很多十字花科植物和其他非十字花科植物。故應與這些植物隔離。
防治方法
與其他毒源植物隔離;應及時消滅蚜蟲,藥劑可用植物性殺蟲劑1.2%煙參鹼2000~4000倍液或內吸藥劑10%吡蟲啉2000倍液噴霧防治。
紫羅蘭葉片發病呈圓形大病斑,潮濕時軟腐,乾燥時呈青白色,易晚裂。莖部發病呈水漬狀、暗綠色,病部一般縊縮,但維管束不變色,患部以上部分葉片萎蔫。如植株有幾處莖部發病,全株很快萎蔫乾枯。幼苗感病,生長點常呈暗綠色,水漬狀,軟腐後枯死呈乾尖狀。
防治方法
除選用抗病品種、輪作栽培管理外,該病用藥強調及時,發現中心病株立即用藥。
是由連作密植、通風不良、濕度過高等原因引起的。
防治方法
清除病株殘體,減少侵染源;選用抗病品種,適當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實行輪作;沿土壤表面澆灌,避免在植株上噴水;噴灑 1%的波爾多液或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400~600倍液。
主要通過土壤和肥料傳播,濕度過大,土溫過高,播種過密,幼苗生長瘦弱等情況下易發生。
防治方法
及時拔除病株;對土壤進行消毒;幼苗出土前期,適當控制澆水;發病初期用50%的代森銨水溶液300~4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澆灌。
主要是由於濕度大,光照不足,通風不良而造成。
防治方法
適當控制水分,透光通風。
蟲害
主要是蚜蟲,積聚在葉、嫩芽及花蕾上,以刺吸式口器刺入植物組織內吸取汁液,使受害部位出現黃斑或黑斑,受害葉片皺縮、脫落,花蕾萎縮或畸形生長,嚴重時可使植株死亡。蚜蟲能分泌蜜露,導致細菌生長,誘發煤煙病等病害。
防治方法
主要價值
園林價值
紫羅蘭花朵茂盛,花色鮮艷,香氣濃郁,花期長,花序也長,為眾多愛花者所喜愛,適宜於盆栽觀賞,適宜於布置花壇、台階、花徑,整株花朵可作為花束。
紫羅蘭可作為冬、春兩季的切花,因其耐寒性較強,加溫等方面的費用少,所需勞動力也少,栽培價值較高,從定植到收穫的周期短,故得以廣泛套用。通常12月~翌年2月上市的是室內栽培的無分枝系,3月下旬~4月上市的多是露地栽培的分枝系。一般來說,無分枝系價值較高,而重瓣的比單瓣的價格要高2~3倍。
保健價值
能夠清熱解毒,美白祛斑,滋潤皮膚,除皺消斑,清除口腔異味,增強光澤,防紫外線照射,紫羅蘭對呼吸道的幫助很大,對支氣管炎也有調理之效,還可以潤喉,以及解決因蛀牙引起的口腔異味。
植物文化
紫羅蘭的花語:永恆的美與愛;質樸,美德,盛夏的清涼。
紫羅蘭(藍色):警戒,忠誠,我將永遠忠誠。
紫羅蘭(白色):讓我們抓住幸福的機會吧。
紫羅蘭(紫色):在夢境中愛上你,對我而言你永遠那么美。
同時,紫羅蘭也是金牛座的幸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