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紅地白梅琺瑯彩小盅,清雍正,高3.5cm,口徑7.3cm,足徑2.9cm。
盅口微撇,深腹,淺圈足,足內青花雙方欄內署“雍正年制”4字楷書款。通體紫紅色地上用琺瑯彩繪白色梅花,黑色樹幹。器物小巧,色彩對比鮮明,繪畫技藝高超,為雍正琺瑯彩中的精品,我院僅有1對。
琺瑯彩是一種模仿銅胎畫琺瑯而燒制的一種瓷器彩飾,自康熙末年創製成功以來,一直為帝後所珍愛。雍正時期琺瑯彩工藝達到出神入化、爐火純青的境界,這與雍正皇帝親自干預琺瑯彩器的製作密切相關。雍正皇帝對琺瑯彩器的胎體、原料、圖案、繪工、釉色要求非常嚴格,使此時期琺瑯彩器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故宮藏《乾清宮琺瑯、玻璃、宜興胎陳設檔》中羅列了從康熙至乾隆朝宮廷收藏的琺瑯器共408件,其中雍正朝琺瑯彩器有201件,檔案記載琺瑯彩器中繪有紅地白梅花圖案的器物有宮碗、四寸碟、三寸碟、盅4個品種,共14件,由此可見,雍正帝喜愛此圖案。琺瑯彩器絕大部分收藏於台北故宮,北京故宮只有一小部分收藏。現台北故宮中可見到檔案中記載的紅地白梅花圖案的碗、碟,未曾見小盅。故宮資料中發現的這對小盅,與檔案第67條記載的“瓷胎畫琺瑯白梅花紅地盅”品名、款識完全一致,小盅雖有殘破,但卻解決了二百多年來懸而未決的問題,意義重大。
盅口微撇,深腹,淺圈足,足內青花雙方欄內署“雍正年制”4字楷書款。通體紫紅色地上用琺瑯彩繪白色梅花,黑色樹幹。器物小巧,色彩對比鮮明,繪畫技藝高超,為雍正琺瑯彩中的精品,我院僅有1對。
琺瑯彩是一種模仿銅胎畫琺瑯而燒制的一種瓷器彩飾,自康熙末年創製成功以來,一直為帝後所珍愛。雍正時期琺瑯彩工藝達到出神入化、爐火純青的境界,這與雍正皇帝親自干預琺瑯彩器的製作密切相關。雍正皇帝對琺瑯彩器的胎體、原料、圖案、繪工、釉色要求非常嚴格,使此時期琺瑯彩器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故宮藏《乾清宮琺瑯、玻璃、宜興胎陳設檔》中羅列了從康熙至乾隆朝宮廷收藏的琺瑯器共408件,其中雍正朝琺瑯彩器有201件,檔案記載琺瑯彩器中繪有紅地白梅花圖案的器物有宮碗、四寸碟、三寸碟、盅4個品種,共14件,由此可見,雍正帝喜愛此圖案。琺瑯彩器絕大部分收藏於台北故宮,北京故宮只有一小部分收藏。現台北故宮中可見到檔案中記載的紅地白梅花圖案的碗、碟,未曾見小盅。故宮資料中發現的這對小盅,與檔案第67條記載的“瓷胎畫琺瑯白梅花紅地盅”品名、款識完全一致,小盅雖有殘破,但卻解決了二百多年來懸而未決的問題,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