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維納斯
約會東方’維納斯 拜謁毗盧俏美神
安岳的摩崖石窟堪稱古代文化瑰寶,其“紫竹觀音”被英籍作家韓素音女士讚譽為“
東方維納斯”享譽海內外。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毗盧洞,離安岳縣城47公里,由觀音堂、
千佛洞、幽居洞、
毗盧道場、
蓮花台等組成,有造像446尊,碑刻題記32處,尤以觀音堂的紫竹觀音和毗盧道場的《柳本尊十煉修行圖》石刻最為精湛。車至石羊鎮塔子山,穿過清幽竹林,下二十餘級石梯,便來到毗盧洞。 據明萬曆(1573~1620)年間碑文記述,此處造像始刻於五代後晉天福(936~944)年間,後世陸續修造,為五代、北宋時期四川佛教密宗的主要道場之一。
外貌特徵
由於是有備而來,所以入門就徑直來到紫竹觀音鐵籠外。當我抬眼望著面前這尊創意別致,做工精湛的摩崖石刻,我被震撼了: 像高3米的紫竹觀音,因背倚紫竹而得名,作為
北宋時期的石刻藝術傑作。距今已逾千年,卻仍然那么色彩艷麗,神態逼真。只見她,頭戴雕花鎦金化佛高花冠,上穿圓口貼身羅紗,肩披袒襟
雲肩,身纏墜花
瓔珞,下穿兩節雲邊套裙,左腳輕踏怒放寶蓮,蹺右腳戲坐於
蒲葵葉上。再細看,腕戴寶鐲,斜披腋絡,胸別香帕,裙帶飄拂。容貌好似出水芙蓉,體態風韻而又端莊賢淑,神聖中透出風土世俗化的韻味,嫵媚里體現出宋代摩崖造像的審美追求。
她是一千多年前雕鑿的?一千多年前的人們有如此開放的意識?一千多年前的工匠有如此高超的技藝?一千多年前百姓有如此高的欣賞水平……因時間有限,遐想中的我將滿腦子的問號暫撇一旁,一邊靜心仔細端詳著這尊驚世之作,一邊舉起相機為盛裝的美神拍照。
側身蹺腳坐在蓮台上的紫竹觀音,背倚浮雕紫竹和柳枝淨瓶,頭戴裝飾華麗的寶冠,身披短袖紗衫,坦胸露肘,瓔珞象盤曲而下的金色瀑布,翠環網墜胸腹,下身藍色彩帶扎著一條薄如禪翼的繡花長裙,裙角褶紋飄逸自然而有風韻。看她那一雙秀麗的赤腳,右足蹺起,左足踏在蓮花蕊上,鳳眼下視,好像在觀賞水中漣漪, 表現出一種悠閒、嫵媚的表情,宛如一位丰姿綽約、溫柔瀟灑的妙齡女郎。既據少女的嫵媚,又具女神的儀貌,世俗風味極濃。難怪人們又稱她為蹺腳觀音、風流觀音、水月觀音、“東方的
維納斯”。
製作工藝
從鑿刻工藝看,這尊造像設計奇絕。能工巧匠們大膽地突破了宗教儀式的束縛,充分利用地形山勢,運用力學、光學和視覺原理,依崖雕琢。身體不是全部浮雕,右手臂、荷葉、蓮花、五指和巾帶,都用的鏤空雕技。坐的蓮台和足踏的蓮蕊間都鏤刻出大量空間,以肩搭的披巾連線,減輕了巨石重量,又給人以和諧美感。她的造型形象生動,富有情趣,刻工精細,刀法嫻熟,匠心獨運,頗有鬼斧神工之妙。她不僅體現了佛陀世容和宗教藝術,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世俗文化。更與其它雕塑藝術作品不同之處在於,她完全是在
紅砂岩石上雕琢而成,而其它地方如
莫高窟的大部分塑像都是採用木、草或石作骨,輔以泥胎而塑造的。但紫竹觀音即便是一縷頭髮,一個花墜,均是岩石精雕而成。其雕琢藝技水平之高,製作難度之大,在雕琢中堪有“一失‘手’成千古恨”之慮。看著、拍著作為我國石窟雕刻藝術的寶貴遺產的紫竹觀音,我們不得不為宋代雕刻大師們那出神入化、巧奪天工的精湛技藝所折服。
尤其令人叫絕的是紫竹觀音身軀側坐和翹起右腳的形象,突破了佛像正襟危坐的宗教儀軌,也突破了千手千眼端坐蓮台或持瓶渡海的觀音造型定局,以富於動感的形態達到了美學與力學水乳交融的統一。加上注重自然採光,我們不論從那個角度都能獲得大致相同的審美效果。 這享譽中外,全國罕見的藝術珍品,這溫馨親昵,神人合一的東方美神,著實讓我們激動、心儀。隨著不斷的“咔嚓”聲,各種角度,各式構圖的美神靚照,便一一定格於膠片。
但令人痛心的是, 這尊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石窟雕刻藝術珍品,右手掌在文革中被毀,補接的不太自然。花冠至右肩的一段飾帶被欲盜者毀壞,後頸被欲盜觀音頭像者鋸了一道數寸深的槽。為防盜,管理部門只好在觀音堂前安裝了鐵籠。眼望千年觀音坐鐵籠,我們這幫攝哥大都心裡不是滋味。不過,我還是要熱情地對各位朋友說:咱故鄉的紫竹觀音,旅遊愛好者不可不來,美術愛好者不可不看,攝影愛好者不可不拍,善男信女不可不拜!
擴展閱讀
在縣城東南石羊鎮附近的厥山上。有摩岩造像465軀,碑刻題記32處。
此處由
毗盧洞、幽居洞、
千佛洞、觀音堂組成。多為北宋造像,後來各代都進行了培修、補刻。它曾是北宋年間四川佛孝密宗的主要造像區這一,其中毗盧洞、幽居洞的密宗五代祖師
柳本尊的造像以及
觀音洞的水月觀音造像別具風格。
水月觀音
水月觀音俗稱"紫竹觀音",是全國罕見的北宋
石刻藝術珍品。像高3米,半鏤雕懸坐在一突出岩石峭壁上,背倚浮雕紫竹和柳枝淨瓶,頭戴裝飾華麗的寶冠,上身著披肩短袖薄裟,袒胸露臂,瓔珞像虬曲而下的金色飄帶,翠環網墜於胸腹,下身彩帶結一繡花輕薄如蟬翼的長裙,裙角皺紋飄逸自然。其容貌風姿恰似出水芙蓉側身蹺足坐於蒲葉座上,左手下撐,右足上蹺,赤足分別踏在蒲葉座和蓮花蕊上,鳳眼下視,巍峨莊重,柔和親昵,如韶華絕倫的妙齡女郎。其世俗化風味很濃,具有人的美,神的儀,被稱為美神,造像的設計和雕技達到了令人傾倒的程度,觀賞後的專家、學者譽之為東方的"阿芙洛蒂德"(希臘美神)。
柳本尊《十煉修行圖》
柳本尊《十煉修行圖》:在高6.6米,寬14米,深4.5米的
毗盧洞內,洞額有
柳本尊自傳全文,正中兩邊分層排列柳本尊的《十煉修行圖》,並鐫刻有"十煉"清晰的說明文字,兩側還有神態威武、執斧仗劍的護衛金剛。每煉都以數像組成,構圖嚴謹合理,造像生動得體。
毗盧佛坐於蓮台上,高4.5米,頭的螺髻上戴鏤空雕花寶冠,身著
袈裟,略帶前傾的身勢,雙手
結印於胸前,曲目豐頤,慈善可親。《十煉修行圖》的內容:第一煉--柳本尊趺座,右手托至於右膝,左手平胸前,大指捏中指。第二煉立雪--
柳本尊結
跏坐雪山,閉目凝神
入定。第三煉踝--柳本尊雙手合十趺座,左腳赤裸於前,足踝處烈焰升騰。第四煉剜眼--柳本尊右手
持戒刀剜右眼,左手持方巾作接眼狀。第五煉割耳--柳本尊頭略右偏,左手大袖挽於胳臂,右手持刀割左耳。第六煉心--柳本尊寬衣敞胸,心露於外,頭略左側,面帶微笑。第七煉頂--柳本尊頭上烈焰翻滾,左手撫左膝,右手托方巾於頂上。第八煉舍臂--柳本尊頭左側,目視左臂,左臂衣袖高卷,右手持刀割臂。第九煉陰--柳本尊身臥於
金剛座上,左足微曲長伸,右足曲膝遮視陰部,膝與大腿間烈焰飄繞。第十煉?--柳本尊結跏趺座。此窟圖文並茂,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研究、藝術和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