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簪葉,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紫萼Hosta ventricosa (Salisb.) Stearn的葉。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陝西、河北。具有涼血止血,解毒之功效。常用於崩漏,濕熱帶下,瘡腫,潰瘍。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紫玉簪葉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百合目
- 科:百合科
- 屬:玉簪屬
- 種:紫萼
- 分布區域:華東、中南、西南及陝西、河北
- 採收時間:夏、秋季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葉。
性味
味苦、微甘,性涼。
歸經
歸肝、胃經。
功效
涼血止血,解毒。
主治
崩漏,濕熱帶下,瘡腫,潰瘍。
相關配伍
1、治白帶,崩漏:紫玉簪葉30-60g,雞蛋(去殼)1個。水煎服。(《江西草藥》)
2、治頑固性潰瘍:鮮玉簪葉洗淨,用米湯或開水泡軟,敷貼患處,日換3次。(《陝西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倍量。外用:適量,搗敷,或用沸水泡軟敷。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洗淨,鮮用。
形態特徵
紫萼,又名稜子草、耳葉七、化骨蓮。根狀莖粗0.3-1厘米。葉卵狀心形、卵形至卵圓形,長8-19厘米,寬4-17厘米,先端通常近短尾狀或驟尖,基部心形或近截形,極少葉片基部下延而略呈楔形,具7-11對側脈;葉柄長6-30厘米。花葶高60-100厘米,具10-30朵花;苞片矩圓狀披針形,長1-2厘米,白色,膜質;花單生,長4-5.8厘米,盛開時從花被管向上驟然作近漏斗狀擴大,紫紅色;花梗長7-10毫米;雄蕊伸出花被之外,完全離生。蒴果圓柱狀,有三棱,長2.5-4.5厘米,直徑6-7毫米。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林下的陰濕地區。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陝西、河北。各地多有栽培。也有野生。
性狀鑑別
葉卵形,先端有銳尖,基部楔形,側脈明顯,多7對,葉柄細長。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全草)散瘀止痛,解毒。主治胃痛,跌打損傷,魚骨鯁喉;外用治蛇蟲咬傷,癰腫疔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