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定,宋代定窯釉色分類之一。“紫定”的提法最早始自明初的曹昭。對於紫定釉色有兩種學術認知,其一為古文獻中提及的紫、黑、葡萄紫定的說法,文獻認知廣泛為“爛紫葡萄色”;由於稀少罕有出土,以上世紀30年代出土的實際情況,其認知色廣泛為醬釉芝麻色;隨著河北省考古隊在遺址挖掘出一片紫定碗殘片,以及近年曲陽地區出土的紫定碗底殘片,紫定文獻色為紫定實色的證據越來越多……
基本介紹
歷史,現狀,文物價值,文物保護,
歷史
紫定,宋代定窯釉色分類之一,主要產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地區曲陽縣的澗磁村及東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帶,是定窯釉色分類中的罕見品種。自上世紀30年代我國近代著名陶瓷學者葉麟趾先生最早發現定窯遺址到已故古陶瓷專家馮先銘先生通過對考察定窯遺址收集到的瓷片以及建國後發掘出土實物資料研究。但學術界一直對紫定的正確顏色有兩種爭議:
第一種是根據文獻記載的文獻中所說的“玫瑰紫“的顏色(圖1)。古文獻中皆提及紫、黑、葡萄紫定其色彩就是那所謂爛紫葡萄色,也就是人們說的“玫瑰紫”葡萄的顏色。其色描述始見於明曹昭《格古要論》:“紫定色紫,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價高於白定。”其中對紫的描述沒有太明確。後有晚明著名收藏鑑賞大家項元汴的《歷代名瓷圖譜》,將紫色進行了詳細描繪,譜中文字同樣對這樣紫定顏色進行了準確記載:“宋紫定仿古蟬文鼎,紫定應作定窯紫色,…而泑色爤紫晶澈如熟蒲桃,璀璨可愛,定窯之色,白者居多,而紫墨之色者恆少,如此紫定之器乃僅見者…。”其實古代文人用詞是很嚴謹的,項氏圖譜有雲“紫蒨若爤熟蒲桃”可見如今廣泛被理解“玫瑰紫”葡萄色為紫定一說佐證無疑。![紫定 紫定](/img/7/40a/nBnauITOjNDZmdjYiRWOzI2YkhTN2I2NzUDZ3UmNkFWNkJWM0YWZwIWMzQ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紫定 紫定](/img/7/40a/nBnauITOjNDZmdjYiRWOzI2YkhTN2I2NzUDZ3UmNkFWNkJWM0YWZwIWMzQ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由於此圖譜失傳已久,以下圖譜照片是在歐洲圖書館中找到的由英國人一百多年前翻譯出版的中英對照版《歷代名瓷圖譜》。
![圖2 圖2](/img/7/82e/nBnauIDZ2UGNkFGOzcTZyQWZ2QTMwMWZhFzYmhTM2gTOxgjZxUDMiJWMyI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譜中介紹了五件紫定絕品,其中這樣記載:“宋紫定仿古蟬文鼎,紫定應作定窯紫色,…而泑色爤紫晶澈如熟蒲桃,璀璨可愛,定窯之色,白者居多,而紫墨之色者恆少,如此紫定之器乃僅見者…。”
宋紫定窯百摺臥蠶洗水丞,泑色紫蒨如茄花桑椹,璀璨可喜。”、“宋紫定窯蟠虬斝,泑色紫若茄苞,晶瑩潤澈,…”、“宋紫定窯小蓍艸缾,…泑色紫翠溫潤…”(圖2)、
明人《新增格古要論》
認為,“古定器……有紫定色紫,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價高於白定” 。
直到清代,定窯白瓷以外的顏色釉瓷依然罕見,致使乾隆皇帝曾發出“空傳
圖3
![圖3 圖3](/img/a/5b8/nBnaukTM0QmN0EGMiNmY3E2YiRmN0I2M5ITO4IjM4kjM1ATO3YWOwMjM3Q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紫色及黑色”的感慨。
第二種是根據當時挖掘現場未發現古文獻中所形容的玫瑰葡萄紫的器物和瓷片,只有少量醬色器物。之後鎮江章珉墓出土了定窯醬釉瓶,所以有部分學者認為所謂的”紫定“所指的是“醬色”。
故宮博物院定窯瓷器展中展示的“紫定”由於不太嚴謹,其定義的是芝麻醬色的醬釉品種(圖3 3-1 3-2 )。
![圖3-2 圖3-2](/img/3/b84/nBnauEDZilTOwczNmVmYjRWYkNTM0I2MyM2YmdjYyImM4kTN0MDZhRDNwE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圖3-1 圖3-1](/img/6/738/nBnauEjN4ADNyUGMzImZwETNykzYzMGNkNTO3EmZ1MzNwQDZiJzN5gTMhF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現狀
隨著河北省考古隊在遺址挖掘出一片紫定碗殘片,現藏河北考古所,以及近年曲陽地區出土的紫定碗底殘片,現藏曲陽定瓷研究所(圖4)。對比項子京《歷代名瓷圖譜》的彩圖及描述(圖5),可以把第二種顏色的懸案徹底解決。可見那些誤以紫定之紫為醬色、或黑色稍微偏色一點的說法與玫瑰葡萄紫色完全不一樣。
![圖4 圖4](/img/0/8cc/nBnaukTYmNmZkBTMjJzN1MDZlZ2Y2EWN2YTNkRjZidDOwIDMidTYwUTOjF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宋紫定仿古蟬文鼎
![圖5 圖5](/img/b/70a/nBnauQ2NxMmZ4ETOzAzNmBDZlZjM5EWNwETZ2MWZ5EmZkFTMjJzN1MDZzY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2013年河北曲陽定瓷研究所的老窯工燒制醬釉時,偶然所得紫定瓶—研究所的老師傅在燒造醬釉時開爐一看,有黑、有醬還有紫,這一偶然燒造成功了失傳數百年的紫定(圖6)。
![圖6 圖6](/img/a/22d/nBnauEjN4cTNmNmM5ITYzYWMjZmY1QWY0EWMjZGO0IWZkNjZxUjZhFmZjZ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文物價值
左圖中晚唐紫定淨瓶是一件非常典型的唐代造型,它與陝西扶風法門寺1987年出土的唐代金屬帶蓋淨瓶造型接近,同時還與收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的唐代金屬帶蓋淨瓶相附證,通過釉色的年代判斷和對比能夠得出它們的時代造型風格(圖7),代表了那個時代的審美取向。
圖7
![圖7 圖7](/img/1/76d/nBnaugTZ3AjZhJWNyAjM4AjZmdjNhJWZjNDOwMDNxQWN5gzYzMTOkdTYzQ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對於現代由曲陽定瓷研究所燒制的紫定作品和唐代紫定的釉面對比可見:古代的釉質深沉厚重,質感很好,現代的釉色雖然遠看很接近,感覺單薄,缺少質感,儘管這樣已經是很難得的了,可惜的是就連這也是再也燒不出來了,定瓷研究所老窯工表示燒造過程,實屬偶然—當時想燒醬釉,結果燒完開爐一看多數是醬釉,有兩件黑釉、三件紫釉。之後窯工也再試了多次,都沒有再出現紫釉,這種機緣巧合和偶然性既成就了紫定的稀缺與珍貴又為紫定正名其身,現代紫定也僅此兩三件,仔細對比古代紫定和現代紫定差距還是蠻大的。
圖8
![圖8 圖8](/img/6/ddc/nBnauYDZ2gDNmRGMyEGMkdjYlJ2NzIjN5YDO4QDNxEGZkdTOzITM5cDZkB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紫定確實像項子京所形容的一模一樣,呈較為深沉的紫紅色,猶如爛紫葡萄,色淺者紅中偏紫,色深者通體深紫色,圖片來自於釉表面留有密集的泛銀色的油滴點(專業稱返鉛),星點遍布器身,下部積釉處,星點密集度大,個別也有破泡現象,這種釉遠看呈黑暗的紫色,這種釉色都是偶然形成的,非人為意識所能燒造,它的珍稀不言而喻。”
文物保護
紫定“玫瑰葡萄紫釉色至2018年發現的初步統計完整的有五件,再加上河北省考古所那片、曲陽出的那小塊碗底,和曲陽定瓷研究所老窯工偶然燒出來的紫定完全一致,其色彩也與明代大鑑賞家項元汴描述的完全吻合,就是那所謂爛紫葡萄色,也就是人們說的“玫瑰紫”葡萄的顏色。
紫定”醬色芝麻釉色至2018年已經被人們叫了幾十年這個“不紫”的紫定是之前人們認識的誤區,醬色釉、黑色稍微偏色一點的釉不是紫定,但存世同樣稀少。隨著出土紫色紫定的發現,這個醬色釉的紫定也會正身其名,所謂“醬定”也多指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