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介紹
紫外望遠鏡:第一次紫外觀測是用氣球將望遠鏡載上高空,以後用了火箭,太空梭和衛星等空間技術才使紫外觀測有了真正的發展。紫外波段的觀測在天體物理上有重要的意義。紫外波段是介於X射線和可見光之間的頻率範圍,在歷史上紫外和可見光的劃分界限在3900埃,當時的劃分標準是肉眼能否看到。現代紫外天文學的觀測波段為3100~100埃,和X射線相接,這是因為臭氧層對電磁波的吸收界限在這裡。
詳細信息
1968年美國發射了OAO-2,之後歐洲也發射了TD-1A,它們的任務是對天空的紫外輻射作一般性的普查觀測。被命名為哥白尼號的OAO-3於1972年發射升空,它攜帶了一架0.8米的紫外望遠鏡,正常運行了9年,觀測了天體的950~3500埃的紫外譜。
1978年發射了國際紫外探測者(IUE),雖然其望遠鏡的口徑比哥白尼號小,但檢測靈敏度有了極大的提高。IUE的觀測數據成為重要的天體物理研究資源。
1990年12月2~11日,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搭載Astro-1天文台作了空間實驗室第一次紫外光譜上的天文觀測;1995年3月2日開始,Astro-2天文台完成了為期16天的紫外天文觀測。
1992年美國宇航局發射了一顆觀測衛星――極遠紫外探索衛星(EUVE),是在極遠紫外波段作巡天觀測。
1999年6月24日FUSE衛星發射升空,這是NASA的"起源計畫"項目之一,其任務是要回答天文學有關宇宙演化的基本問題。
紫外線
紫外天文學是全波段天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哥白尼號升空至今的30年中,已經發展了紫外波段的EUV(極端紫外)、FUV(遠紫外)、UV(紫外)等多種探測衛星,覆蓋了全部紫外波段。
來自太陽輻射的一部分,它由紫外光譜區的三個不同波段組成,從短波的紫外線C到長波的紫外線A。
紫外線是電磁波譜中波長從10nm到400nm輻射的總稱,不能引起人們的視覺。1801年德國物理學家裡特發現在日光光譜的紫端外側一段能夠使含有溴化銀的照相底片感光,因而發現了紫外線的存在
空間極紫外望遠鏡(EUT)是由四個單通道望遠鏡捆綁在一起而構成,可以在四個極紫外波段13.0nm、17.1nm、30.4nm、和19.5nm同時對日成像。由於在地面裝調以及發射過程中的影響無法保證四個通道軸向嚴格平行,進而帶來觀測上的誤差。這些誤差必然會影響圖像配準、合成等。為了合成高解析度的圖像,需要測出各通道軸向夾角,對其在軌校準,從而減小觀測上的誤差。根據觀測精度的要求這一夾角的測量精度必須控制在0.1角秒內,夾角測量可轉化為探測器上圖像平移量測量。 本文提出了兩種測量圖像平移量的方法:局部邊緣探測方法和相位相關方法。通過圖像上的特徵點位置變化量來確定圖像平移量,由於受CCD的解析度限制,平移量的檢測精度只能達到像素級水平,無法滿足要求。為此必須對CCD進行細分,採用了牛頓插值法和二次曲面擬合方法,從而使平移量測量精度達到亞像素級。通過設計平移量的測量實驗,編制相應的圖像處理軟體,對上述兩種測量方法進行了實驗驗證,結果表明其測量精度分別可達0.08像素和0.25像素。 四個通道都是在特定譜線對日進行觀測,因此必須選一條公共的譜線經望遠系統對日成像,以便完成望遠鏡在軌校準。經過一系列的分析計算,太陽的CⅢ(97.7nm)譜線對EUT靈敏度滿足在軌校準使用,因此本文採用了CⅢ(97.7nm)作為在軌校準譜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