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門英文名
| Angiospermae
|
綱英文名
| Monocotyledoneae
|
目英文名
| Bromeliales
|
科拉丁名
| Boraginaceae
|
屬拉丁名
| Tournefortia
|
種拉丁名
| Tournefortia montana Lour.
|
生境
| 生境: 灌叢中, 密林中, 山坡路邊荒地
|
海拔下限
| 500
|
海拔上限
| 600
|
是否中國特有
| 否
|
是否引種栽培
| 非人工引種栽培
|
國外分布
| 越南
|
國內分布
| 海南省, 廣西自治區, 雲南省
|
形態
攀援灌木,高1-2米;小枝具毛。葉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乾後變黑,長8-14厘米,寬1.5-4厘米,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楔形或圓鈍,上下面均被稀疏糙伏毛;葉柄長5-10毫米。鐮狀聚傘花序生具葉枝條頂端,分枝稀疏,被糙伏毛,長2-15厘米,寬4-10厘米;花無梗,著生
花序分枝的一側;
花萼長約2毫米,裂至中部或中部稍下,被糙伏毛,具披針形或三角狀披針形裂片;花冠未見。核果近圓球形,直徑約5毫米,成熟時內果皮分裂為2個各含2粒種子的分核,但通常有1粒種子不育。
分布
產廣東及其沿海島嶼、雲南。喜中性土壤,數量不多,散生於密林。越南有分布。
據文獻記載,本種花冠白色至淺綠色或黃白色,筒狀,長5-12毫米,冠檐直徑2.5-6毫米,裂片長1-1.5毫米,寬1-2毫米,花冠基部直徑約1毫米,中部1.8-2.5毫米,喉部收縮,外面被稀疏的糙伏毛;花葯長圓狀線形,長1.5-2.7毫米,近無柄或稀具長0.4毫米的花絲,著生花冠筒基部以上1-2.5毫米處;子房無毛,近卵球形,頂端有環狀柱頭,花柱不明顯。核果近球形,具明顯的溝槽
藥名
氣味 (根)苦、寒、無毒。
主治 1、嬰童疹痘(將出未出、色赤便閉者可用本方,如痘已出而紅活、大便利者則忌用)。用紫草二兩,銼碎,泡在百沸湯一碗中,蓋嚴勿使漏氣。湯溫後,服半合。改用煎服亦可。
2、癰疽便閉。用紫草、栝樓子等分,水煎服。
3、小便淋。用紫草一兩,用成散劑,每服二錢,飯前服。井華水送下。
4、產後淋瀝不淨。治法同上。
5、惡蟲咬傷。用紫草煎油塗搽。
附方 紫草的主要功能是:並涼血、和血,解毒、滑腸。近據報導,本品對絨毛膜上皮癌有抑制作用。